遭窃手机报失后仍被换机苹果“序列号挂失”形同虚设?
案例一: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事件近年来多次出现。
綦晓芳:按理来说,序列号和串号是唯一的,如果客户将丢失手机的串号和二维码上报苹果公司,作为生产厂商,他们都会做详细记录,而且能够查到。如果苹果的维修店明知道送检的或是送修的手机有可能是通过盗窃或是为了换取序列号,虽然这种行为有点违反相应的伦理,有点像洗白了赃物。但从法律上来说,作为维修店,它没有权利克扣这个手机,因为这个手机的物权不是在维修店,而是属于送检的那个人。而且对于赃物的认定,我认为只有司法机关才有权利认定送检的这个手机是否为赃物,或者其他不正当途径所得。因此,维修店可以报警,但是无权来扣押。
改了序列号和串号之后,比如手机对应的那些所谓隐私的信息等还能够被盗用了吗?
綦晓芳:改了串号等于给这个手机刷机了,重置了一个身份证号码,这个手机就等于是新。就我知道的,苹果手机如果丢失,用户可以通过好几种方法寻找,比如查找我的iPhone或者是iPhone的所有设置。另外,通过ICCID码,当一个iPhone手机用一张SIM卡刷卡的时候,这个SIM卡的ICCID信息会通过通信运营商,比如移动、联通发送到手机制造商,也就是苹果公司那里,而且一旦知道刷机的这个ICCID码,苹果公司能够通过对应的经营通信商设法查到刷机的这个手机号码。
案例二:
上海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向苹果公司提出异议,苹果公司客服却称“之所以不需验证任何凭证,是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项操作不违反任何规定”。它这个引发了一个张先生的质疑,难道利用苹果公司维修制度漏洞,把脏机洗白就成为公开的秘密吗?怎么叫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呢?怎么看这个事情?
綦晓芳:苹果公司当初跟用户签销售买卖合同的时候,是否有一个附存的义务必须要配合你,而且这个服务是免费还是有偿的包含在这个购机费里的,这一点上没有说明。如果是无偿的,不能给这个义务限制太多,它只能是自愿的。
苹果公司维修制度漏洞能够把脏机洗白,是不是所谓的一个串号只是形同虚设,这种洗白可能大家都够做到,可以这样理解吗?
胡钢:很多人都在用智能手机,其实打开你的智能手机,看看你的智能手机里面的安全设置或者隐私这部分,有没有找回我的手机这个功能,如果有,尽量把它打开。因为现在很多智能手机都有类似的功能,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厂家提供。我们每个人用智能手机的时候,千万记住,智能手机带给我们巨大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信息泄露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不能说有车祸我们不去做汽车,但是相应的安全设施一定要加强再加强。
消费者说,我上报了,这个情况已经输入到苹果系统,但是苹果发现还没有这个号,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因此,已经被盗失的手机,是不是相当于赃物,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律对赃物实行追缴的原则是什么样的?
綦晓芳: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务都是属于赃物,对于赃物我国法律规定应当以追缴或责令退赔。但是在实践中,赃物是否能够适用于善意取得(善意取得就是没有法律的规定你取得这个物品)还是存在很大的争议。我国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赃物是法律禁止流通的物,不适用善意取得,第二种认为,有的赃物适用,有的赃物不适用。第三种认为赃物就应当适用善于取得制度。我的观点是,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应该进行严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