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微短剧团队越来越看重豆瓣评分了,想冲一波高口碑。”
“不少知名演员都在接触新的头部微短剧项目。”
“很多影视公司也开始攒人入局微短剧了,制作水准一下子拉高了几个维度。”
……
有不少从业者发现,行业越来越热闹的同时,也在隐隐呈现精品化趋势。
一方面,这与用户的需求变化有关。近年来大批同类型套路短剧,导致不少观众出现审美疲劳;这就倒逼想要脱颖而出的微短剧团队升级剧本能力,或是展开更多元的类型探索。从今年完成备案的微短剧片单中来看,除了都市、古装题材,悬疑题材占比提升显著,且拓展到了乡村、青春、职场等领域……
另一方面,传统影视公司的批量入局也给行业带来不小的“正规军震撼”。华策影视、柠萌影视、长信传媒、北京精彩等头部影视公司的入局让微短剧的制作水平有了全面提升。抖音过去一年来上线的《大唐来的苏无名》、《二十九》、《全职主夫培养计划》等项目,从演员阵容到拍摄水准、服化道,都可与长剧媲美。
但与此对应的却是库存不足的现状。一线影视厂牌的入局让整个短剧内容行业从原创故事到制作品质快速提升,用户规模快速提升。但行业整体优质创作者和内容供给不足。微短剧制片人莉姐告诉小娱,“准确来说,是优质的头部项目还不够丰富。中腰部公司、小而美制作还远远不够。”
小娱认为,随着内容水准的提升,微短剧在营销侧、演员成长侧和IP养成侧,都有着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总局近年来对于网络微短剧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已经对行业生态的重构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而各家各家平台的举措也对于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担负起了平台的社会责任。未来,这个赛道可以期待出现更多的精品力作,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网络视听文化需求,同时能够更好的用新赛道的叙事方式、题材类型和传播模式进行正向的、健康的生态探索。”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员、《传媒蓝皮书》副主编周逵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也向娱乐资本论表示:“从主管部门扶持影视文化产业的角度、到新媒体平台创新转型、再到市场用户受众需求,都需要微短剧这个赛道健康有序的发展。总局网络司一方面持续加强价值导向及内容审核管理,另一方面也鼓励微短剧形成良性市场循环。如此庞大的创作及受众链条,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及坚守社会公序良俗的认知。
人物立体、情感真实、创意丰富,微短剧剧本升级进行中
此前数年,传统影视公司的微短剧试水一度“水土不服”。“那会儿大家还是在遵循长剧逻辑来做项目,用的还是传统的导演编剧,剧情上铺垫很长,甚至会有一些特写镜头,比如花一分钟拍一个夕阳,用户看不到剧情就会划走,效果很差。”编剧落落告诉小娱。
近一年来,逐步摸到创作诀窍的传统影视公司们,所出品的微短剧有越来越多开始获得热度、口碑兼收。陕文投的《大唐小吃货》,长信传媒的《女神酒店》系列,柠萌影视的《二十九》,完美世界影视的《全职主夫培养计划》等项目,均获得了用户侧的广泛认可。
这也带动整个行业跳出了饱受观众诟病的“赘婿升级”“婆媳吵架”“打脸绿茶”等套路化剧情。当下,微短剧的内容逐渐撕下了“抓马”标签,呈现出更立体的人物塑造、更丰富的细节铺陈和更具时代价值的内核表达。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不少影视公司在项目筹备期对微短剧剧本的要求更为严格,其不再是边写边拍或者边拍边改。“我们会参照长剧的流程,人物论证、大纲、分集都不会省略。比如现实题材内容,团队在保证爽点和信息量的同时也会反复思考,生活中真的会有人说这样的话吗?会如此行事吗?只有内部推导过了,才会进入下一环节。”落落表示。
这直接提升了微短剧中人物的多面性。例如,《全职主夫培养计划》中的女主杨嘉因为家庭责任分配的原因与丈夫频频争吵,于是夫妻职业身份互换,杨嘉重返职场,而丈夫学做全职爸爸。
类似的新鲜人设和不落俗套的剧情,不仅呈现了都市女性强大的内心、更成熟的处事能力,也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一面和冲破现实自我成长的不易,相比悬浮的“爽文流”,更能引发观众共鸣,且更具备现实关照价值。
“这是微短剧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成功示范,也是快节奏、时尚化叙事与国风国潮融合创新的典范,东方美学为肌理的微短剧气质拉升了整体的品质。另一方面,故事情节的高度浓缩把戏曲张力和戏剧化矛盾冲突展示得十分充分,叙事的反转合情,人设的反差合理,这都说明我们微短剧的编剧水平明显提高。”冷凇告诉娱乐资本论。
抖音内的微短剧《承诺无声》则将消防员题材与家庭情感题材叠加。这部讲述消防员张子寒照顾牺牲战友张大伟妻儿的故事改编自真实经历,不仅呈现了消防员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敢、战士之间互相扶持的友情,也体现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面对爱人和孩子的“不得已缺位”,立体的描述和生动的消防员细节也收获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这些不同题材短剧受到热捧,正说明微短剧用户对丰富题材的需求。也正因此,各大平台储备的微短剧项目内容也趋向多元。以抖音今年发布的短剧片单为例,致温暖、致想象、致青春、致勇敢四大篇章中涵盖了现实主义、都市情感、科幻、悬疑等多元类型题材。显然,下一阶段,不同内容偏好的用户都有机会在平台内寻觅到符合自身兴趣的优质内容。
女主服装高定,投入成本数百万,微短剧迎来制作升级
与剧本能力同步进化的,还有微短剧的制作水准。长剧团队的入局直接拉升了微短剧在演员阵容、拍摄特效和服化道上的投入,呈现出显著的制作升级。
“以往微短剧选用相对草根的演员或新人,表演颗粒度不够,我们就很难设计复杂的心理戏,因为写了也呈现不出来,长此以往很多角色就很脸谱化。专业演员的下场会带动角色设计的丰富,搭配演员的专业呈现,自然也更能让观众共情。”落落说。
专业团队的介入也带来了服化道的全面精品化。《女神酒店》中,女主服装精致,为高级时装设计师郭培定制,凸显其酒店主人的气场。《二十九》开篇置景在二手奢侈品店,一众大牌包包看得人眼花缭乱,也让女主的精英身份更具可信度。《全职主夫培养计划》中女主妆造优越,两集更换六套服装,贴合不同年龄段和场景身份。
据悉,当前头部微短剧的制作成本已达数百万。微短剧不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也可以精耕细作,从而带给观众不亚于长剧的观看体验。
IP联动、营销升级,微短剧的下一步
影视公司微短剧项目不完全统计(根据各平台片单及公开信息整理)
这些影视作品播出时,已在抖音具备广泛的影响力和用户基础。同世界观微短剧的出现,不仅降低了IP角色认知和世界观推广的门槛,还能满足很多剧粉的好奇心和意难平。
第二,随着用户消费热情、平台和制作公司投入的增加,微短剧的营销资源也有望进一步丰富,内容传播打法也会更为系统化、规范化;优质作品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为更广泛的观众带来正向的价值引导。
当前,大量微短剧传播还是主要依靠平台剧场、厂牌宣传。未来,更多精品微短剧也会更趋向长剧的传播方式做融合。“我们希望尝试更多硬广资源和话题玩法。今年,《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话题传播已经印证了优质作品的自来水力量,实打实创造出了全民追剧的效果。未来在精品项目上,还有很多的营销发力点。”微短剧制片人莉姐表示。
最后,微短剧的制作团队或将实现进一步的能力融合。目前,微短剧精品项目背后的MCN机构和传统影视公司正处于互相学习阶段。MCN机构努力学习影视公司的人才储备系统,宋平便向我们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批量培养编剧和导演这些幕后人才,打造更多强势的短剧IP,同时降低对头部达人的依赖。”
长剧公司则看重MCN机构的故事能力、拍摄技法和平台沟通能力,正着力于构建专业的微短剧团队。长信传媒明确进军微短剧后,便投资了短剧团队“风也传媒”,解决长剧人创作微短剧水土不服的问题。完美世界副总裁、影视业务负责人曾映雪也表示,“微短剧对传统影视创作者来说,具备一定的创作差异和壁垒,去年,完美组建了专门的微短剧团队,并积极和微短剧导演、编剧、演员合作。”
“微短剧创作更像是集团军作战升级为特种部队般的化整为零,他改变了以往传统影视作品大阵仗、大队伍、大消耗、大周期、大规模的创作方式,改善了过去资源、人力、精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损耗与消耗问题,恰恰符合此前主管部门提出的‘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冷凇表示:“微短剧的横空出世,在小大正之后,又补了一个高,也就是高效率。”
未来,随着制作团队间的“取长补短”、深入融合,也会促进更多优质作品的诞生。
当下,微短剧行业已走过初期的草莽时代,穿过良莠不齐的发展丛林,向精品化走去。正如人民文娱在提到《逃出大英博物馆》时所说:“无论载体几何,投资多少,篇幅大小,用心、用情、用功夫才是关键,更证明小短剧不只有搞笑,也可以充满正能量,这是小短剧的突围,也是我们给所有心怀山海,脚踏实地的创作者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