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以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包括苏州历史、苏州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健康向上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拼搏精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团市委、市广电总台联合推出“家在苏州·伙伴计划——‘小小苏州通’”比赛活动。现将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周密组织,认真安排。
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市旅游局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共青团苏州市委员会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
2015年4月15日
附件:
“家在苏州·伙伴计划”
——《小小苏州通》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举办单位
主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团市委、市广电总台
承办:苏州市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
协办:苏州全民阅读促进会
二、比赛安排
(一)参赛单位和范围
1.参赛对象: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范围内的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以及市教育局直属小学的正式在籍学生;
2.以学校为单位自愿报名参赛,赛事主办方组织一轮海选,海选成绩合格的学校有资格组队参加区级挑战赛。
2015年4月~6月
1.4月:宣传造势、报名、题库准备、编导前期探营、网络专区建设
2.4月中下旬:校园海选
3.5月23日开始区级挑战赛,每周录制一次(两场),分三周录完,共六场。
区级赛场地: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
4.6月下旬全市总决赛
5.节目播出:7月开始,每周一档15~20分钟特别节目
(三)比赛规则及赛制安排
1.比赛规则:
本届比赛以知识竞赛为主要形式,考察选手对于苏州历史文化的了解,涉及苏州方言、吴语童谣、苏州名人、苏州园林、苏州美食、苏州民俗、传统工艺和手艺、著名建筑等内容。海选阶段以电子答题的形式,个人参加。根据海选成绩,学校组队参加区级挑战赛,每队选手为3+X人组合。区级挑战赛为各队现场答题PK的形式,各区最终选出一支队伍参加全市决赛。
2.赛制安排:
比赛为三级赛制,初赛(校园海选赛),复赛(区级赛X进1),决赛(全市6支队伍参加总决赛,另可考虑额外增加特别战队参与PK)。
初赛(海选手机下载做题软件4月中旬到5月上旬)
(1)各区学校发动学生自愿报名参与答题、参加海选。
(2)海选试题由赛事组委会提供,组委会设计手机APP答题软件(广电总台负责),参赛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下载答题软件,填写相应的选手信息后,方可参加答题测试。海选为99秒限时冲关答题,题型是选择题。后台有300道左右的题库,难易分层,电脑随机抽取题目,先易后难,选手在99秒内答对的题目越多,分数越高。每个报名账号可有5次答题机会,取分数最高的一次作为正式成绩提交后台。
(3)学生做完提交后,后台会统计相应的分数。组委会根据个人成绩和学校海选的总成绩等因素,确定各区晋级区级挑战赛的学校名额。进入区级挑战赛的学校挑选学生组队,每队选手为3+X人组合,以学校代表队为单位,参加区级挑战赛。
(4)海选成绩优秀的个人选手,组委会考虑提供特殊通道,组成特别战队参加区级挑战赛或决赛。
复赛(区级赛X进1)设置主持人和点评专家(5月下旬到6月上旬)
(1)以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为单位组织现场知识竞赛,共六场比赛(三个比赛地点)。
(2)每场区级挑战赛选出一支队伍进入决赛。
(3)区级挑战赛比赛题目、形式,主持人,点评专家由主委会确定。
区级挑战赛通过三轮PK,选出一支获胜队伍。
第一轮淘汰赛(X进四)必答积分:主持人出难易程度相当的题目,每支队伍轮流答题,答对加分,回答错误要扣分,答题完成后看比分排名,并根据积分情况确定进入第二轮队伍。
第二轮积分赛(四进二)抢答积分:共20道题。各队抢答,答对加分,回答错误要扣分。20道题抢完看比分排名。前二名晋级。
第三轮两两PK三局两胜(二进一)
②轮转答题:类似苏州的桥名,PK双方轮流说,哪个队先答不上来,哪个队输一局。
③互考题:每队轮流出题考对方,先答不上来的队输(考题事先要组委会通过)。
(4)区级赛胜出的队伍,各区可以根据情况,优化队员组合,参加全市决赛。
(5)为提高效率,区级挑战赛分三个比赛点,三次录制,每次录两场。
决赛
6支区级获胜队伍终极对决(可考虑另设特别战队参与PK),形成1到2期特别节目。最终获胜团队即为全市总冠军,并颁发若干优秀个人奖,最佳单项奖。
(四)奖项设置
设全市总冠军、以及若干单项奖。
冠军团队获得1万元。
明星选手参加苏州和杭州两城市青少年真人秀节目《鸡蛋碰石头》,电视对抗。
还有机会参加苏州市广电总台组织的夏令营活动。
(五)特别节目理念及播出平台
1.制作理念:
电视节目将以学生参加比赛为线索,穿插每个参赛队伍在比赛前后的故事——学校的历史渊源、特色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活动介绍,队员的选拔,领队老师的辅导,怎么样更快了解苏州文化。在比赛输与赢之间的欢乐与痛苦,在合作与竞争中感受到的摩擦、友谊和成长——节目将通过这些故事来丰富比赛的内涵。比赛的胜负是节目的悬念,而在这个悬念上叠加的对这群孩子们原生态的记录,则是节目的血肉。
2.播出平台:
(1)赛事期间,《社会传真》周一至周五不定期推出1~3分钟左右的固定板块,展示队伍、挖掘故事。周末推出15~30分钟的特别节目。《传真聚焦》进行重播。
(2)社会经济频道将利用自身频道资源,通过《非常帮助》、《施斌聊斋》等其他栏目进行特别策划,对本次活动开展大力宣传。
(3)频道新媒体平台、总台网站、网络电视同时开通专题。
(4)决赛拟以特别节目的形式呈现。
(六)题库设置
1.海选、复赛、决赛题目均有主办方统一提供。
2.题目范围:a方言俚语类b民俗类c地名典故类d传统手工艺类e曲艺类f历史名人类g苏帮菜h旅游园林类i非遗类j其他类。
3.题目类型:a选择题b问答题c判断题d抢答题e场外任务实践题f斗牛题。
(七)注意事项
1.支持、鼓励学校学生参加海选,各区参与活动学校情况由区级教育部门汇总后上报(见附表),原则上每个区不少于6所学校参加区级比赛。
2.海选和区级赛均要有电视台编导和组委会监督员参加,区级挑战赛由电视台转播车录制。
3.区级赛由承办单位具体实施,赛事场地所在学校协助、支持,主持人由电视台主持人担任,点评人员另请专家。
(八)咨询及联系方式
(九)其他
1.参考书目:《苏州旅游文化千问》、《书香苏州》、《市民阅读手册》、《苏州名人故踪》等。
苏州广电“摇摇看”客户端
三、工作要求
2.精心组织、有效实施。要加强宣传发动,调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作为评价活动的重要标准。要结合各校原有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丰富形式、创新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细化组织方案、强化过程实施来取得宣传、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工作实效,并在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考核等方面提供措施和制度保障,努力为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搭建平台,原则上每个区参加区级比赛的学校不少于6所。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提升学校师生对活动意义、目标、内容以及程序的知晓程度,将参与活动作为了解苏州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要注重与媒体的配合协调,将参与活动作为学校已有德育成果和特色的宣传过程;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将参与活动作为师生素质形象和良好风采的展示过程,传递青少年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优秀传统、弘扬苏州精神的正能量。
苏州市教育局地址:苏州市公园路198号邮政编码:215006网站支持IPV6总机号码:0512-65225216(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