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回宫后又生了双生子,皇上待她十分厚待,又将甄氏一家从宁古塔接回来,让妹妹玉娆来宫里作陪。
不过甄嬛回来后便成了皇后一党的眼中钉,处处危机四伏,如履薄冰。
这日左不过闲着,甄嬛和槿汐一边聊着闲话,一边做着指甲。
玉娆在一旁看了直夸好看,说是甄嬛用的这款凤仙花是花房培育出来的新种,叫醉胭脂,染在指甲上可好看了。
这样的做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做美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是亘古不变的,无论是哪个民族,在任何时期,对美的向往和崇敬之心都是相同的。
提起美甲,自然会联想到手,手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工具”,对人类的进化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工具”,还被“发现”并被提升了固有的美,女性的手更是如此。
在甄嬛传里,华妃的侍女颂芝就凭借着一双美手得到了皇上的注意,成了妃子。
一般来讲,中国古代的女子都会以手指纤细洁白为美,当然,这样的手往往也意味着其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这样的审美观在很多诗词中也得以体现。比如: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为了展示手的美感,许多女孩都没少下功夫去修饰,古代女子也不例外,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蓄甲和染甲。
比如甄嬛这些妃子,为了让手指显得纤长便会蓄甲,但指甲蓄到一定程度容易断掉,为了保护指甲,她们便会使用护甲套,防止不小心弄断。
当然,染甲之风也由来已久,古埃及人就率先用臆羚的毛皮摩擦使指甲发亮,并涂以散沫花汁使其呈现迷人的艳红。
像甄嬛所使用的凤仙花就相当于古代的指甲油,凤仙花具有很强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同时颜色艳丽,用它来染指甲既能治疗灰指甲、甲沟炎,还是纯天然、对指甲无任何伤害的染色方法。而这样的染甲方法,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风尚。
取腐蚀性较强的凤仙花的花和叶放在小钵中捣碎,加少量明矾,便可以用来浸染指甲。也可将丝棉捏成与指甲一样的薄片,放入花汁,等到吸入水分后取出,放在指甲表面,用叶子包住,并缠好,包缠的方法都类似包粽子,经过连续浸染三到五次,数月也不会褪色。
据古花谱载,凤仙花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在都失传了。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甄嬛所用的,正是花房里培育出来的新种——醉胭脂。
除了染指甲,甄嬛还曾教过曹贵人迎春镶嵌在指甲上,别出心裁,必定能讨皇上开心。曹贵人听后十分高兴,连忙道谢。
不过玉娆夸甄嬛做指甲做得好看,甄嬛却没多大反应,只是微微笑了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还记得甄嬛刚入宫时,还不了解宫中的生存法则,做什么事大多都随心,比如那时虽没有侍寝倍遭冷落,但她却还有扎秋千玩的情趣。
后来得了宠,虽一心寄挂在皇上身上,但每日也有很多乐子可找,比如冬天收集寒梅落雪泡茶,给皇上绣衣服问丝线的颜色,皇上给甄嬛画花钿等都是一些充满少女心的小情趣。
随着剧情的深入,甄嬛渐渐发现很多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甄嬛流产后与皇上产生心结,后来为了复宠,不得不想出倚梅园复宠的手段,那时,甄嬛第一次感叹“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后来为了肚子里的双生子,甄嬛选择设计皇上达到回宫的目的,那时甄嬛一边叫来了温太医给自己内服药外用神仙玉女粉来调理,达到容貌快速回春的效果,一边感叹终究不过是以色侍人,这时的甄嬛从一开始的抵触到现在已经开始麻木接受了。
回宫后她的生活更加有品质了,她用玫瑰花水来泡手,用茉莉花水梳头,用凤仙花染甲,从一切细节来把控美,但她却不快乐了。
这个镜头播完,紧跟着的便是果郡王和浣碧说甄嬛的处境像风筝,一点都不牢靠。
接着镜头一转,便是甄嬛被祺贵人污蔑与温实初有染的大战。
皇宫就像围城,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来,它改变了甄嬛,将她原本的少女心磨得一点不剩。生活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每日要面对复杂冷漠的各种规矩,过得提心吊胆,她哪里还有自己的情趣可言,面对玉娆的夸赞,她也不过是麻木地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