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隔辈亲,亲在心,隔辈亲,连着筋”,爷爷奶奶对孙辈的爱,总能戳中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但“隔代溺爱”一旦过度,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把利刃。
2011年,辽宁大连一男子,结婚当天,82岁奶奶身披白色被单,腰上系着红带,从12楼一跃而下,且留下了一封千字遗书,里面写满对孙子的诅咒:你的婚房将永远成为我的灵堂……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让这位老奶奶对自己的孙子怀有这么强烈的恨意?
这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奶奶名叫李世兰,她一共有四个儿子,但只有小儿子是她的心头肉。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有了什么好吃的,她总是先紧着小儿子吃;买新衣服的时候,也是先给小儿子买。
对于这种情况,其他三个儿子虽然年幼,但都看在眼里。
嫉妒和怨怼在小儿子和其他哥哥们之间滋生,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
当孙子王涛出生后,李世兰更是把所有的心力和爱都投注到了他的身上。
她对王涛的疼爱和关心超过了任何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其他儿子。其他儿子看到这一幕,心中的失望更加强烈。
当时就有邻居和亲戚提醒李世兰,不能如此偏心,对孩子们要公平对待。然而,李世兰在那个时候已经陷得太深,她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告。
后来,李世兰的丈夫、大儿子、三儿子和小儿子相继离世,家中只剩下她孤独一人。
二儿子曾向她提出要将她接走照顾,但被她拒绝了。
一方面,她与二儿子的关系并不亲近,担心长期生活在一起会产生很多矛盾;另一方面,二儿子提出的条件让她无法接受。
二儿子表示可以把李世兰接走照顾,但要把她的房子过到他的名下。
李世兰认为二儿子想要争夺这套房子才想照顾她,因此生气地拒绝了。
在她心中,小儿子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孙子王涛还在。她坚信孙子会照顾她,不会让她孤苦无依。
面对亲戚的劝告,让她要看好自己的房子,不要轻易相信王涛。只要房子还在她自己手里,她就有底气不彻底依赖任何人生活。
这些话在当时的李世兰听来只是笑话,她对王涛的信任是如此之深,认为他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怎么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呢?
于是,她把亲戚的劝告抛在了脑后,全心全意地信任着王涛。
然而,她终究还是掉入了王涛设下的温柔陷阱。
李世兰从小就对王涛偏爱,总是把王涛放在心中的首位,对他宠爱有加,因此,祖孙俩的关系特别好。
当王涛提议将李世兰接来照顾时,他的目的并不是出于真心关心奶奶的生活,而是看中了奶奶的那套房子。
然而,这一切心思深藏不露,李世兰并未察觉。
她欢喜地来到王涛家,还直夸王涛懂事,真是个好孩子,自己果然没有白疼爱他。
在王涛家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对李世兰嘘寒问暖,尽心照顾,没有一丝抱怨。
李世兰看着王涛忙前忙后的身影,觉得孙子就是她后半辈子的依靠。
后来王涛准备结婚,正为婚房而发愁,李世兰就提出要把房子转让给王涛的想法。
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王涛竟然当场拒绝了,他说:“这是奶奶的房子,我说什么也不能要。”
这一番话让李世兰十分感动,她觉得王涛是个有良心的孩子,便开始劝说王涛收下这套房子。
最终,房子顺利地归到了王涛名下。
但此时的李世兰并不知道,她的苦难即将来临。
被孙子赶出家门的李世兰无处可去,只能在楼道里暂时安身。看着她落魄的模样,王涛毫无愧疚之心,甚至视若无睹。
也许在王涛的心中,李世兰对他的宠爱是理所当然的。他坦然地接受着李世兰给予的一切,却从未有过一丝感恩之情。
李世兰看着王涛冷硬的面孔,心中的痛苦无以言表。
她曾对王涛抱有的期望化为泡影,她开始自责为什么当初没有听从亲戚的劝告,多长个心眼儿。
后来,李世兰听说了王涛即将结婚的消息,婚房正是她曾经的那套房子。
这一消息让李世兰彻底绝望了,她知道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在绝望之下,她选择了轻生。
婚礼当天,李世兰穿戴好了一身衣服,把早就写好的一千多字的遗书带在了身上。
她还准备了一条红绳,希望借此可以带走孙子的福气。
王涛看到她的到来,并没有很惊讶,毕竟作为奶奶的李世兰来参加婚礼一切都很正常。
结婚现场热闹非凡,但谁也没有想到,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李世兰,独自来到了十二楼的天台,手里紧紧握着那份遗书,带着怨恨、失望和无奈,毅然决然从天台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与此同时,正在准备婚礼的王涛接到了这个噩耗。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悲痛的神情,甚至还对李世兰颇有不满。
李世兰在孙子结婚当天,选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诅咒那个曾经最爱的孙子,可想而知她有多么绝望。
人可以不善良,但不能没人性。
为了金钱、利益,甚至可以割舍血脉亲情,礼义廉耻还有人最基本的道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