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时候缺乏安全感,认为母亲是唯一从心里爱他的人,在这个阶段有恋母情结,或者被谁从小带大就跟谁亲,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成年后还跟小时候一样过度依赖,那是幼稚性人格的体现,心理有问题。像上述那个博士儿子对母亲过度依恋导致恋母,母亲对儿子过度依恋导致恋子,两者的结合导致儿子成年后不正常的恋母情结。
蒙蒙虽然还小,但我已经决定:该放手时就得放!其实,孩子过分恋母或恋父的情结是父母一手种下的“害果”。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掌心里的宝,没有哪个父母不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爱也需有个度,有一个原则。像上述那位博士的极端行为和偏执想法,就是其母亲过度溺爱的反面教材了。。。很多家长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忧虑和担心:如孩子那么小,独睡会不会掉下床?独睡会不会缺乏安全感?等之类的过度焦虑和恐慌。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按专家的话说:“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等生理需要外,爱抚、拥抱、亲吻等也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温暖的感觉。”在这点上,我们中国的家长真该好好向西方国家的父母们学学,体会那份“放手也是爱”的育儿真谛。。。
最后,蒙妈还是那句话:无论是“母子同睡”还是“父女同睡”都需要有个度,所以说,分床这事是解开“恋母(父)情结”的有效手段,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该果断分床!希望,像上面那样的杯具再也不要发生了。。。
男孩子恋母的重大危害:
(1)不利于男孩子阳刚、勇敢等品格的形成。
(2)恋母的男孩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没有主见。
(3)为将来的社交埋下隐患,因为恋母男孩只喜欢和妈妈在一起。
(4)恋爱和婚姻将会遭遇麻烦,可能在选择对象时喜欢年龄大的,要求对方要宠爱自己,婚后如果疯狂恋母,更会带来很多问题。
如何预防孩子的“恋母情结”?
每个孩子来到人世,最先接触的都是“母亲”;在婴幼儿时期,关系最亲密的也是“母亲”;当遇到困难时,很多孩子最先想到的是向“母亲”求助。可能许多孩子,对母亲都有或多或少的依恋,因为母亲经常照料自己,和母亲在一起更加安全。所以,“恋母”可能是一种天性,不必太紧张。
不过,我们也要警惕孩子的这种天性往“畸形”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注意预防,将来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生活,对工作事业、恋爱婚姻都会产生难以弥补的后果。
(1)该断奶时,就要断,不要狠不下心。否则孩子不仅生理上不断奶,心理上更是不“断奶”。
(2)该分床时,该分房时,就要分,不要拖拖拉拉。(其实我更主张,孩子从生下来的第一天开始,就要独立睡在自己的小床上,虽然婴儿期照顾起来很不方便,但是可以免去日后很多“隐患”。)
(3)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失的重大作用,可以给孩子树立坚强的男子汉形象,培养孩子独立、勇敢、果断的性格。如果一个家庭中,总是女人在带孩子(不管是妈妈、奶奶、姥姥),缺少“男性环境”,那么孩子都非常容易娇惯、胆怯。所以,贤妻良母们,给孩子爸爸创造一些陪伴孩子的机会!
(4)孩子大了,妈妈们也要有所避讳,比如不要穿的太暴露、不要在孩子面前换衣服、不要和孩子一起洗澡、睡觉时注意锁门,等等。
(5)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生命启蒙和性教育,让孩子理解男女有别。
(6)让孩子多接触集体环境,多参加社会活动。平时的生活对象不要局限于母亲一个人,也不要局限于几个家庭成员,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减少孩子对某一个人的“畸形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