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小白跟许久未见的00后亲戚交流了一会儿,气氛不能说是各执己见吧,至少也算是跨服聊天。比如,这个堂弟称呼自己是“E人”,那个表妹又说他更像“I人”,一下把小白整不会了——啥啥啥?年轻人的世界变化得太快,连我都快成“互联网难民”了。
小白发现,似乎现在的许多00后年轻群体,开始热衷于通过做网上的各种测试来了解自己,而且他们还看不上那些完全免费的测试题,那些需要付费,而且有上百道题,一测就是两三小时的“专业测试”才是他们的最爱。平时做一张考卷都静不下心,但是面对这些测试,小白的这些00后亲戚却会全神贯注,问到为啥喜欢上了接受测试,他们的回复也普遍是说,希望通过测试更加了解自己,或者让这些测试给未来的工作生活指点迷津,四舍五入就是给人生投资,虽然花了很多钱,但就是觉得自己赚了。
这种被认为有人生指南功能的测试,也被网友戏称为“赛博算命”,因为从参与的动机来看,这样的形式和算命占卜差不多。虽然和后者这种封建迷信相比,网上的部分测试确实有一些理论基础,结果不能说完全不准确,但是它们也只是提供一个结果和趋势,获得结果的参与人在之后如何采取行动来完善自我,测试也给不出特别专业和有针对性的答案,所以,很多人做完测试以后,要么就此认命,要么当成社交的标签,充实自己的个性,仅此而已。
小白也问过一些心理医生,他们都普遍表示,目前网络上流行的测试都无法全面测出人们潜藏的性格特点,有些甚至带着点玄学和迷信色彩,简单的量表测评只能作为了解自己的一个途径,还远远达不到深入自我的层面,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测试,都没有被专业医疗机构使用。
对于这类“赛博算命”,要么就图一乐,再不济也只能“仅供参考”。测试和占卜强调的是固定的人格特征和定值的命运,忽视了个体在环境和社会交往中的变化和发展,可能会导致人们盲目自信或消沉失落。有些人做完测试,今后就会刻意在生活中以测试结果来影响自己的人生抉择,甚至就此认命,凭测试结果“躺平”“摆烂”,“人生指南”反而限制了人的发展,这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因为参与了测试获得了“I人”或者“E人”的标签,平时跟人聊天提一提则可,认真你就输了。
任何类型的测试和考验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但一定别忘了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道理:人的性格和命运是可以后天完善的。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可以扭转自身的人性弱点,要相信主观能动性对自我的改善,只有自己愿意做出改变,给更好的自己一分期待和行动,比做测试被动了解自我更加重要。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6968693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