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份易经杂说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宇宙是怎样开始的,西方宗教说,宇宙是由一位主宰创造的,人类万物都是依这位主宰创造的,但中国文化没有这一套,中国文化只说人命于天,如《中庸》所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我们读《系传》,文字很美,虽是古文,一看都认识。但是读书要深思,这里每一句话前后连接包括的内容很多,这是中国古文的简化,可又有简化的好处,尤其是在以前,孔子写《系传》的时候,还没有纸笔,那时一个观念一句话,欲表达出来,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写很多很多的字,而是用刀在竹片上刻字,多麻烦,所以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观念,把这许多字凑拢来,就是后世所称的古文。所谓文,也就是言语思想的凑合。古文,我们现在的人读不懂它,反而指责古文是狗屁,其实其中包括的科学、哲学道理,很多是值得我们注意学习的。

再依《易经》的道理,和《黄帝内经》的法则看人的生理,从眼睛最容易看得出来。眼要老花,都在四十二三岁开始,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如果起初感到眼睛不舒服、易疲倦,不待变成老花,第一赶快去看眼科医生,第二用中医的道理,培养肾经。中医指的肾,并不只是肾脏而已,中医的道理,左边的肾属阳,右边的肾属阴,左肾功能管生命,右肾功能在泌尿。中医的肾还包括了腺体、荷尔蒙等体系,所以人到了四十二三岁这个阶段,要培养肾这一部门的机能,同时要保养肝脏,否则肝脏出问题,但不一定患肝炎,如脸上某一部分发青、发黑,易动肝火发怒,而发生人事上的大问题。中医诊断,从人的鼻上发红,而可看出胃部发生了问题,甚至可依照《易经》的法则,推断出将在哪一年的什么季节出问题。

现在继续下去,我们看到另一个问题了,《易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问?是我们先民的一种科学,一种符号逻辑,代表了数理的、宇宙生命、个人生命的作用。《易经》的文化为什么拿来讲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一个如此做的是周文王,第二个是文王的儿子周公,第三个人是孔子。把这一部分法则拿来讲人生的道理,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上面看到的是有关科学部分的,而下面就是儒家的文化,说到人事方面来了。

至简至易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肾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几句话的文字,都可以看得懂,不必一字一句解释了。这几句话的文字非常优美,但在研究人文文化上,有一点要注意的,儒家孔孟的思想,道家老庄的思想,乃至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从《易经》来的。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把这一套思想,拿来做人文思想。所以下面他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里孔子明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天地间最高深的道理最平凡,有些事所以会看不懂,认为高深,乃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天下之理在哪里,是“成位乎其中”。所谓“成位”,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就是“人生的本位”或者“人的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法则,生命的意义,都可以在中间找出来的。

上面是《系辞》上传第一章,接下来是第二章。

设卦而观象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这里要注意,《易经》的道理,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它讲人事的法则,只有吉、凶两个结果,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中间的;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人的身体,不是健康好一点,就是衰老一点,为什么只有吉凶?因为人生的物理,只是阴阳的变化,物理支配的东西,刚柔相推,物质社会受物质支配而生出了各种现象,形成各种环境。

一动不如一静

现在回过头来说,用在卜卦算命上,也有一个哲学的原理,先要了解,这就是《系传》二章所说的,现在我们继续讲《系辞》上传第二章: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这就是哲学问题了,这是说人类文化。我们人类认为的吉凶,好的或坏的,以哲学来说,没有绝对的,而是根据人类本身利害的需要;我们得到,便觉得是吉,失去便觉得凶,但这并非绝对。譬如说得病,这个得就不是吉,而且人生得意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失意也不一定是坏事。所以对于古文,不要仅在文字表面上读过去,而要知道在文字的深处包涵了很大的哲学思想。可见吉凶只是根据个人的观念而来,而悔吝就是忧烦愁虑之象,虞即虑。前面说过,卜卦的结果,不外“吉凶悔吝”四个字,没有六个字,换句话说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好,一个是坏,——或吉或凶,悔吝只是加上去的。因为“悔吝”两个字,是忧虑。在《易经》中一方面是小心,如卜到一个卦是悔吝,就是有烦恼,事情办不通,有困难。所以人生的一切,看《易经》只有四个角度,吉凶悔吝。这吉凶悔吝怎么来的,下传有两句话:

“吉凶悔吝者,生手动者也。”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动就有好有坏。再说任何一动,坏的成分四之三种,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种,所以中国人的老话,一动不如一静。凡事一动,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不过这三分当中,两分是烦恼、险阻、艰难,如此而已。这把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业的道理都说清了,所以儒家就知道慎于动。动就是变革,变更一个东西,譬如创业,譬如新造,这个动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作慎重的考虑。所以学了《易经》的人不卜卦,因为大概的道理都知道了。“善于易者不卜”,用不着卜了,看现象就明明白白了。

千变万化非进则退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生死、昼夜、刚柔

天地之变尽于六

“六支之动,三极之道也。”

六爻是重卦的六爻。为什么画六爻,曾经报告过,我们的老祖宗,不知道哪来这么高的智慧,几千年前就知道了宇宙间的任何变动,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这是以现代的科学文明作的解释。以原始的六爻解释,要注意六爻之动的“动”字,一定要有动,而动则变,尽管在睡觉的时候,打坐的时候,也照样在动在变,血液还在流动,下意识还是在活动。一动必有变,而“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为天、地、人。三极也有阴阳,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也有阴阳。为什么要用六爻,孔子的解释,三极之道也,这个“道”不是修道之道,是“法则”的意思。所以八卦要有六爻,是天、地、人三极阴阳变化的法则。下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观念,《易》中的卦象,大原则是从象数来的,是科学的。可是一到周文王,尤其到了孔子写的心得报告中,才把《易经》的道理,拉到人文哲学上来,后来就成为儒家思想的根源,而形成中国文化的正统,如这上面所说的是科学,尤其天文方面的大原则,后面又讲到人文思想上去了。

居之安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动的哲学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懂了《易经》后观其象,不是观象来研究《易经》。这个象,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我们自己个人、身体、家庭、国家、世界天下的关系。这一大现象就是一本《易经》,随着八卦的法则在变。平常处在这大环境中,观其象,对这大现象变动的前因后果都知道了,再看文王《周易》中所研究的内容,但并不是说文王怎么说,我们就相信,而是要“玩其辞”,通过他的思想创出自己的思想。于是姓王的也可著一本《王易》,姓李的著一本《李易》。

人生一定要动的,“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我们自己有时候动了,要观察动所产生变化的现象,而玩其占,事实上占、卜、筮是三件事。古代用骨头卜卦,把骨头用火烧后,看上面所裂成的纹路,这是卜。各种卜的方法很多。占是用数理来推定结果。筮是《周易》以后的卜卦方法,用筮草的一定数字来卜。以现代来说,庙里的抽签,看签诗,这是近于筮。这是神秘学的范围、精神学的范围、心灵学的范围,有它的道理。如历史上的风角之术,演变为梅花易数,都属于占卜一类。梅花易数,假托是邵康节发明的。

自助、人助、天助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中国文化根本没有迷信。中国人是说人助天助,要靠自己。上面两句话就是说,懂了《易经》这些道理,上天就会保佑你。上天怎么个保佑法?就需要你自己照《易经》的道理,做得合情合理,天人合一,要你的修养到达这个境界,就可以天人合一。再严格说,这个“天”并不是另外一种力量,只是自己的心。懂了《易经》的道理,以此道理做人,动静都看准了,一定是一切都大吉大利,没有坏的,一切都看自己的学问修养如何,所以《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智慧中的智慧,包括了科学、哲学、宗教,一切都涵盖了。

以上是第二章,下面继续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支者,言乎变者也。”

读这本《周易》,有三项要注意。外国人,尤其日本人研究《易经》,专门拿动物来搞,龙呀!马呀!象呀!在这些上绕圈子。象亦是一种兽,据说能够吃铁,把铁咬断。《易经》每卦下面有一个“象曰”,就是“断语”的意思。这里是说“彖辞”是用来解说现象的。换句话说,“彖辞”是根据某一现象下的定论。至于“爻辞”,每爻下面有一个解释,为“爻辞”;整个卦下面的解释为“卦辞”,爻辞是讲变化的道理。

善补过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在将来研究《易经》的内容时,看到卦的后面有的是吉,有的是凶,有的是悔吝,有的是无咎,这是爻辞常用的话,吉凶悔吝,已经谈过了。无咎,翻成白话就是“没有毛病”,但并不等于“好”,而是在进退之间要注意。换言之,“无咎”是没有大错误,好的。从这里可以看到《易经》的哲学,一个人到了平安无事的时候,这情形又怎样?孔子说“善补过也”,要特别小心,人不会没有错,随时有错,善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就是真正到了无咎的时候。因此我们做事业要尽量地谦虚,倘自认绝对没有毛病,这是靠不住的,天下事没有这么好的。“善补过也”还是好好的,懂得小心谨慎反省与改正错误,这是最高的哲学。

《易经》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

以上的道理都懂了,我们再进行下面的部分: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手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齐小大者存乎卦”,齐就是平等。乾、坤、坎、离四个卦是大卦,其余六十卦都是大卦变出来的,那是小卦。卦就是现象,也就是大的现象、小的现象。现象有大小,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也有大小。有如发财,甲发得多,乙发得少,这有大小,但立脚点是平等的,不管大小卦都是卦,都是一个现象。庄子的书中有《齐物论》,何以名“齐物”?万物不能齐,没有平的。人的智慧、学问、体能都是不平等的。即使有两人体能一样,其中一人生病了,另一人为了平等也生病吗?物是不能齐的,但是庄子提出来有一项是齐的——本体的平等。如太空是平等的,太空中万物的现象是不平等的。所以庄子有一句话很妙,他说“吹万不同”。孔子研究《易经》讲究“玩”,庄子讲究“吹”。吹万即万有。他以风来比方,他说大风吹起来,碰到各种的阻力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意思是说,风吹来是平等地吹,而万象遇到风以后,自己发出的声音不同。

“辨吉凶者存乎辞。”什么是吉凶悔吝?“存乎辞”,看文字的记载。换句话说,这文字代表人的思想,吉凶悔吝在于各人的观念,各人的看法。“忧悔吝者存乎介”,这是说卜到悔吝卦的时候,忧虞到悔吝,就要独立而不移,下定决心,绝对要站得稳,端端正正。人到了倒霉的时候,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现象都可以改变。“震无咎者存乎悔”,无咎就是善补过也。人生没有绝对自己不错的,只要知道忏悔,忏悔的结果就是要补过。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这里这个“之”字要注意,将来研究《易经》有关的书籍时,常常会看到“卦之”这个名词,“之”就是“到”,卦到了那里就是“卦之”,譬如乾卦,如果初九爻变了以后,成了姤卦,这就是乾卦的“卦之”。曾有人看不懂“卦之”而改成“之卦”,如乾卦卦之,改成乾之卦,这就不对了。

万事通

前面《系传》已讲到第三章,这里继续讲第四章,这一章很重要。

“易为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三大问题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这一节里有:一、知幽明之故,二、知死生之说,三、知鬼神之情状等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文化,幽明之构成,幽是看不见的一面,是阴面;人能看得见的,是光明面,是阳面。换言之,我们人类世界一切活动看得见。但人是哪里来的,有没有上帝?有没有鬼神?有没有宇宙的主宰?这些看不见的一面没有摸到,这是幽明的道理。后来我们中国文化发展到幽,就是代表阴间,死了到阴间去了,反正是看不见的,宇宙间很多看不见的事情还有两面,对于看不见的一面,要读《易经》才知道。

第二个问题,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究竟人的生命以及万物的生命,原始从哪里来?死又死到哪去了?这是人类文化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有没有鬼神?这个问题很严重,所以现在全世界有一些人疯狂地研究灵魂学。目前是这三个大问题还没有解决,未来的发展有待我们注意。

《易经》文化的起源,不是盲目的想象,是科学的,“仰以观于天文”,也是孔子说的画八卦,由观察天文现象,不晓得经过多少万亿年,大家累积观察及研究的经验。“俯以察于地理”,看地文之理,地球的物理。如现在科学家认为地心有人类,神秘飞碟即来自地心。现代科学界的思想,的确承认另外有一个有生命的世界的存在,而且大家还在寻找这另一世界,这就是《易经》上的“地理”,不是学校课本中的地理,也不是我们古老的看风水的那个堪舆术的地理,而是地文之学,是科学。这就是说我们中国老祖宗的《易经》文化思想,不是乱来的,是科学的,所以知道了看得见的一面,也知道了看不见的一面。看不见的一面现在要检查,根据《易经》的原则不需要检查了,就知道幽明的原因,这个原则是什么?在这里没有讲给我们听,孔子自己懂。

这是讲生死的现象,下面一个问题来了,有没有鬼神、灵魂的存在?这不是物质的,不是唯心亦不是唯物。外国人现在对灵魂的研究有一个名称叫“超电磁波”,超越了现代物理科学的范围,原子、电子、核子都不能了解它的,这就叫灵魂。在我们是认为有的,但它是“精气为物”,心物一元的。什么是精?什么是气?如何构成物质方面的东西?“游魂为变”,物质以外,我们的身体是物,宇宙中这个物理世界都是物。可是唯物学家,认为世界一切唯物,还有另一半,他只认出了一面,没有搞清楚。他们把精神,也向唯物方面拉。西方哲学中有认为一切都是唯心的,也只认了一半。“一切唯心造”拿不出证据,科学讲证据,可是“精气为物”讲物质的道理,“游魂为变”讲精神的道理,这几句话又产生一个大问题了。这里承认有鬼神,这个鬼神是心物一元的功能残余力量所形成,所以晓得鬼与神,鬼是鬼,神是神,以道德为标准分为两种。何以知道鬼神的现象?孔子提出证明,鬼与神都有,可是我们的这位老师,他只告诉我们原则。《易经》有那么大的学问,包罗万象,至于怎么样有鬼神,他没有讲。他大概来不及写稿子了,还是要我们自己去摸。

上面讲了《易经》的学问,归纳出来,大概的三个重点,实际上如作详细的分类还不止这三个重点,总结一句话,就是“弥纶天地之道”,包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大原理。

乐天知命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下来这一个小段说,《易经》这个法则与天地相似。天地就是宇宙、太阳、月亮的运行,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不能变。春、夏、秋、冬、白昼、夜晚、南极、北极,一切变化的法则都是固定的。而《易经》学问的原则也相似,真理的准确同宇宙的法则一样的固定,所以人类提出来的任何学问,都不能违反《易经》所提出来的法则,超不出《易经》的范围,不管人类任何学问,人类如何伟大。比如人类今日到达了月球,也只到达了月球,并没有超出宇宙,月球、太阳,都在宇宙的范围之内,而《易经》的学问,就有宇宙这样伟大,所以,没有办法违背。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这里说了,为什么我们要懂得《易经》这个学问?因为懂了以后,才能“知周万物”。知即智——智慧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大原理无有不懂,然后“道济天下”,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官也好,随便做哪一行职业,都可以达到救世救人的目的,因此不会有错误了。在《论语》上看到孔子的感叹,他在四十九、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读《易经》,而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假如上天多给我活长久一点去学《易经》,可能达到没有错误。故以他的立场来说,人生的修养必须要学《易经》,才能智慧周乎万物,不致发生错误,也和无违的道理一样。如果欲济世救人,就要很大的学问,大学问的原则,就在《易经》,懂了《易经》才能济世救人,因为任何学问,没有超过《易经》的。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旁行是什么?研究易数时说过,就是旁通,也是错综复杂的“错卦”,如乾卦的三爻动了,就会成天泽履卦,等于大家坐在这里,只要其中任何一个人动了,都会影响每一个人互相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旁通,也是旁行。宇宙万事万物,不能永恒不变的,有纵的关系,还有横的关系,但旁行不流,流是散的意思。它是有规律的,不会散开,能旁行不流,对人生的生命非常清楚。乐天知命,知道自己,也知道天命,永远是乐观的人生。我曾告诉佛教界的人,一切宗教都是悲观的,尤其佛家的大慈大悲是讲悲的,只有中国儒家讲乐。像《论语》上几乎没有悲字,都是乐。有一本明朝的笔记,曾经统计过《论语》上都是乐字,而不谈悲,这也是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谈生命只谈生的这一头,不谈死的那一头。人多半是悲观的,本来生命是很可怜的,以另一个角度看是很令人悲观,但以《易经》的角度看生命,是乐天知命,很乐观的,没有忧愁。所以人欲达到真正的乐观,只有从观念中懂了《易经》的法则。

安土敦仁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先解释“安土”,一般而言,中国自大禹治水以后,步入农业社会,所以过去在历史上经常看到“安土重迁”四个字,对于家乡都很喜欢,重视迁移,不肯搬动播迁,这是中国文化安土重迁的思想。假如有一个儿孙,要迁住到另外一个地方,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今日社会的观念,恰恰相反,以不安土、流动为好,这就是交通、经济发达的现象。如以现代的观念看安土,则是旧文化,没有进步。另一个观念看安土,以五行来解释,土者中央也,土是中心,人要有中心思想,这在文字来解释是很通,但太生了。又有一说,地球有一个中心地点,有中心的立场,然后人生的修养走仁道,以仁修养,才能爱人、爱物,如果没有中心,而说能爱人、爱物,这是做不到的。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这是一个观念;“曲成万物而不遗”,这又是一个观念;“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又是一个观念;“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一个大结论了,很重要的。研究易学要知道这是正统的孔子思想,也是《易经》正统的道理。

THE END
1.一般人的命都能算出来,但大善大恶之人的命算不准大恶和大善为什么算不准?广种福田,命运为什么就可以改?了凡先生前面被算中,后面就算不中,算命算的是什么?什么地方变了,命就变了呢?肯定有一种东西决定人的命运,算的就是这种东西。一定有一种根本的东西变了,命就变了,就算不准了。 广种福田,改变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心态改变了。心态,是个大概念。其实决定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39618
2.为什么人的命运可以预测?同时,根据你的行为,命也是可变的,虽然很难。 ?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Flowersam易经改运 2019-3-4 22:20 来自HUAWEI Mate 20 X 因为人跟自然界一样,都是五谷杂粮得形成,都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你既然知道每样植物得生长规律,种在不同地域的各种差异,为何不能知道人的生长规律,所处https://weibo.com/p/2313474265238911448859/wenda_home
3.获奖惊悚短片《窥秘人》:墙纸&心脏(窥秘人)影评是非曲直谁说了算?到现在还听那些培训机构的……不会吧?女:可铁头也是网红啊,打假也是为了钱,为了博出位!博出位怎么了?以后每个媒体人都要自立门户,都要博出位!关键,怎么博出位?靠舔啊?为钱就不能做正义的事情吗?律师打官司,法庭上直接跟法官硬刚,懂的都懂,现在不能找当地的律师……为啥?个个胆小怕事你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383401/
4.算命的人为什么短命为什么会算命的人命短算命的为什么能算出生日算命的能算出人的寿命吗,为什么算命的都说“李小龙是个短命鬼”,他的身体有一个重,八字免费测命能算出寿命吗可以算出哪些第一星座。 八字算命里规定了人的寿命(根据人的生辰八字能算出寿命吗),算命先生说长寿(算命能算出寿命吗),易经算人的寿命准不准(算命真能算出寿命吗),怎么办我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1193.html
5.每个算命的都说我很快就结婚,可我依然是单身,你说网上算命准不准2015年笔者通过朋友介绍的方式找到这位占星师,这位对出生年月日的要求精确到分钟,并且表示如果不能提供的话,将直接影响占卜结果。 自2014年起,笔者通过淘宝和熟人介绍的方式,先后接触过4位在线占卜者。但这一样的生辰算出来的命,4个人给出的答案却不太一样。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45043
6.请回答!这一战,中国为什么能赢中国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的 历史节点上 请跟随长安君的脚步 再次去感受 70年前峥嵘岁月里的这一战 再次去回答 时代与历史提出的这道必答题 1、以战止战,以武止戈 鸭绿江岸白雪皑皑 志愿军的队伍蜿蜒至对岸 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665974.html
7.聆听大家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要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好长时间内,我都是个蹩脚的演员,但几十年来我一直演出、演出、再演出,一点点进步,始终不放弃,才一直到了今天,成为了别人眼里的成功演员。所以说千万别想一下就能成功,不能着急,但是不能松劲,不要甘心,要做到永远努力,成为享受努力过程的人。要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 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1804/t20180424_170615.html
8.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掌握养老及涉老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养老机构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老年人实施整体照护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老年照护、养老护理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民政事务管理等领域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9.命越算越薄是真的吗算命不给三种人算命每个人打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就被注定好了未来的人生方向,即人们常说的命运。命运如人们的影子一样,无声无形,却又默默影响着你。所以,有不少的人会去算自己的命运。那么,命越算越薄是真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命越算越薄是真的吗? https://www.qiyuange.com/zhanbu/73784.html
10.金命真的克木命吗?金命木命怎么算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行命格,而命格之间是有相生相克的原理的,那么,金命真的克木命吗?金命木命怎么算出来的?快来华易网查看更多关于金命的内容吧! 金命真的克木命吗? 如果说只是单纯的从五行的相生相克上来看,金命是克木命的。 因为在五行的相克中可以看得出来,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https://m.k366.com/wuxing/131051.html
11.年轻人一边不信命,一边狂算命而热衷于此的年轻人,一边说着我命由我不由天,一边热衷于算命祈福。给这个玄学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一名大学教授,就对这个现象发出了自己的疑问:年轻人拜的究竟是佛,还是自己的欲望呢? 但不管动机如何,不管灵验与否,年轻人所追求的或许从一开始就是,玄学隐现那一瞬间的快感享受。 https://m.36kr.com/p/133829592249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