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一生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是坎坷艰难让人泪目?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忿忿不平,为什么那个人明明没什么能力,甚至是草包,但却当了大官,或者很有钱,好事都让他赶上了?而自己却有志难伸,怀才不遇?
那些成功人士把这都归结为别人有你看不见的能力!就这一句话就堵住了悠悠之口,不服气你也得服。有才,你只能当师爷,二逼才能当县令。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所以,命这个东西没办法解释,也没人能说清楚,但确实存在。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活的很苦很累,命不好。其实,跟那些真正命苦的人比起来已算很好了。
唐伯虎的大名中国人都知道,他才华横溢名留青史,现在他的一幅字画随便拍卖也得几千个w。即使是在他生前,他也是江南无人不知的才子。
然而,我们千万不能被影视剧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给骗了,那都是瞎编的。真实的唐伯虎命运非常凄惨!他哪有什么机会点秋香,他连活下去都困难。
唐伯虎是神童,十来岁便会写诗作画,小小年纪他就名满当地了。他父母四十多岁才得来一子,所以对他非常宠爱,而唐伯虎也是天资聪颖,十六岁就中了乡试,十八岁就省试第二名,那时候,他父母经商,生意做的比较好,儿子又有出息,这三口之家别提多幸福了。
然而,这都是暂时的。唐伯虎好日子没过几年,余生全是恶运,谁能想的到?但,生活就是如此残忍!
20岁那年,翩翩公子唐伯虎踌躇满志进京赶考,按说以他的才华不说是中个状元,中个举人是绝对没问题的。
但是,这一次唐伯虎不但没能中举,反而是他一生不幸的开端。
在他去北京赶考的路上,他碰巧遇到一个姓胡的公子,也是进京赶考的,胡公子年龄比唐伯虎大好几岁,是一个乡绅的儿子,为人豪爽大气,于是他们就结伴进京,到了京城他俩又遇到几个江南子弟,都是同乡,大家就一起去官方设置的考点报到,按那时的规定,考前,考生都要住在考院几个月复习,不准结交外面的人,就像现在的封闭式管理。由于他们是一路来的又都是江浙一带的人,所以他们几个就分在一个宿舍。
最后查出来了,买通主考的就是他们那个宿舍的考生,其中胡公子是主谋!皇帝震怒,主考官监考官当然完蛋了,由于提前泄题,他们那一届考生考分全部作废,并且几年之内不得再考。
唐伯虎虽然他说自己没有参与其中,但你们一个宿舍都参与了,你说你不知道,这有人信吗?主谋胡公子,自然罪及全家,其他人(包括唐伯虎)被永远剥夺考试资格!这就是宣判他们今生再也没有机会当官了,想想在古代,入仕是读书人一生中最大的夙愿和唯一跨越层阶的通道,现在不让考了,这和杀头有什么两样?
家里还等着唐伯虎高中的消息呢?毕竟商人虽然有钱,但在古代是最没地位的,还不如农民。可等来的却是唐伯虎因作弊永不能再考的消息。
父母虽然失望,但想想也算了,不能当官那就老老实实在家跟父亲学做生意吧,家里殷实,日子也不会难过。
第二年,父母又为唐伯虎娶了一个媳妇,唐伯虎虽然有志难伸,闷闷不乐,但又能怎样呢?到后来他也慢慢平静了下来。不久后他老婆又给他生了一个儿子,香火有传,全家都很高兴,也慢慢从唐伯虎高考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原以为他也会像父亲一样,普普通通地过完一生。但高考失败只是一个小K斯。更大的打击马上就来。
从此,他再也没心肠管理家里的生意,天天借酒消愁,流落于烟花酒巷之间,麻醉自己的神经。
不要以为,唐伯虎这样就够惨了,还没完呢。
很快,他家的店铺就出现亏损,之后就入不敷出,最后只能关张。唐伯虎又没有劳动技能,又没有管理能力,或许心都死了,哪有心情去管理呢?
之后为了生活,他不得不靠变卖父母亲给他留下的田产度日,由于整日花天酒地,田产很快被他卖光,他又卖老宅,最后,他一无所有卖无可卖了,只能流落街头,想想一个青年才俊,竟落到这个地步,街坊们也是纷纷摇头感叹!
好在他母亲在世时为人善良,经常接济邻居,所以街坊看到唐伯虎饿的不成样,也隔三差五的给他一些吃的,才让他不至于饿死街头。你能想象这是五六年前那个义气风发的唐家公子哥吗?
世事无情,人生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你不相信,只是没有发生在你身上而已!
就这样唐伯虎在街上流浪了四五年,像乞丐一样虚渡着时光,已经三十多岁的唐伯虎也慢慢地认命了,像个垃圾人一样活着。有一日他突然清醒,觉得自己还有人生路要走,不能光靠别人施舍过日子啊。
于是他就想着去挣口饭钱。可他一个文弱书生,重活干不了,加之这些年的身心摧残,他根本干不动农活,做生意又没本钱,细想之下,他只能在街上写字画画卖钱,免强谋生。
我们常说穷书生酸骨头,官宦富人给的钱多,唐伯虎又瞧不起人家,不好好给人家写,所以他卖字画的收入也仅仅只能填饱肚子而已,当然也有挨饿的时候。
之后,在他生命中,又有一个“机会”出现在他的面前!我们知道凡是带引号的机会,都不是什么好事!但当局者迷,你不能用上帝视角看问题,换谁也不知道没发生的事是好是坏!
由于唐伯虎的才气远近闻名,于是宁王就想招他做幕僚。没错,这个宁王就是玉蒲团之极乐宝鉴里的那个宁王。是一个真实的王爷,朱元璋的血脉。
这让唐伯虎心中仿佛又燃起了雄心,文人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当官吗?傍上了宁王,没准还能找回自己的入仕梦,如果以后真能当上官,也算可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了!
于是唐伯虎就到了宁王府上,其实宁王只是沽名钓誉之徒,根本不是让唐伯虎给他出主意谋事情,只是觉得唐伯虎是当地名士,把他招到身边来,是向其他人宣告他是爱才之人而已,充当宁王的羽毛,每天的工作也就是帮宁王鉴定鉴定古玩字画而已。这和唐伯虎心中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风牛马不相及!
在宁王府上虽然唐伯虎干不了什么事业,但每天锦衣玉食,吃穿不愁啊,这总比自己每天买画渡日好吧,况且在宁王府工作,说出去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然而这种好日子唐伯虎并没有享受多久,有一日他突然听到王府里有人说宁王要谋反,而且他看见山洞里果然存放了很多武器,这可把唐伯虎吓的不轻,如果宁王谋反,那他们这些人都是反贼,那是要诛九族的。想到这,唐伯虎大气都不敢出,得赶紧想办法逃走。但王府守备森严,不可能轻易逃走的。去申请辞职那更不行,王爷谋反在即,万一你听到什么风声去官府告发怎么办?
无奈之下,唐伯虎只能装疯,他每天蓬头垢面,爬在地上闻狗屎,甚至把自己的屎尿抹了一脸,开始的时候宁王不信他真疯了,他就这样在王府装疯卖傻装了半年多,王府里的人都闲他臭,宁王才放他出了王府。出了王府后,他还得继续装疯,又不敢去官府告发,因为万一宁王以后谋反成功怎么办?谁也说不准。于是他只能在街上继续闻狗屎,装疯癫。
过了一年多,宁王真的起兵造反,只不过,半年后宁王反兵便被朝庭剿灭了,宁王府的所有人都被诛了九族。
这一次唐伯虎算是侥幸逃过一劫,只是心有余悸,从此之后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了,每天老老实实的在街上卖字吧。
就这样,唐伯虎继续穷困潦倒的生活着,直到60多岁,唐伯虎在贫困交加中病故。由于没有后人,只能由街坊们凑钱将他安葬。
谁还能比唐伯虎的一生更凄惨呢?他少年成名,天姿聪慧,饱读诗书,家境殷实,本来是父慈子孝的,然而,他这一辈子过的着实憋屈,让人肝膻!
这不是命是什么?
如果他进京赶考时不遇着胡公子,如果他晚一年去高考,如果他父母没有暴毙,如果他老婆没死,如果他儿子能长大成人……!他都不会这么悲惨,无数个如果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也许这就是命吧!升官发财都得有命才行,没有那个命,只能认命,不然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