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还有20多天,2020年就要过去了。每到年底,很多人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新的一年,自己会不会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特别是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这更加让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而就在此时,各种“网络算命”服务开始纷纷上线,美其名曰帮大家测测来年“运势”。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网络占卜是“算命”还是“算钱”?
市民:朋友有发朋友圈,有见过的,就是算未来、测性格,测这些的。
记者:平时亲戚朋友会玩这些吗?
市民:会会会,有的,大家就是觉得好玩。
记者:您做过这种测试吗?
市民:做过,挺好玩的吧,就是觉得好玩。尤其是那个熟的朋友,他们在玩,我们还点进去看一看。就是说测一测你的心情跟什么有关之类的。
市民:有的,好像是中间缺一个字的那种,我就看一看,我没工夫研究,要看孩子。
市民:不相信这些东西,命运不是靠自己吗?现在还有人信这种命运是注定的吗?年轻人都不太会信吧。
测运势测姻缘网络占卜花费几何?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占卜,先掏钱。比如预测来年运势,需要支付348元。而当记者表达出想发财的意愿后,视频发布者称这需要购买“招财黄水晶”,价格368元,并直接发给了记者收款二维码。
收费环环相扣卖家如何慢慢掏光你的钱?
以为掏了这300多块钱就能拿到自己所有的所谓运势分析结果吗?那你就太天真了。在收费这方面,所有网络占卜走的都是环环相扣的路数。对此记者进行了亲身体验。
而这只是付款的第一步,因为在这份报告中,还包含着很多单项报告。比如,想要获取“鼻相解析”报告,需要支付2.9元;获取“事业运程报告”,需要支付19.8元;同样,想要获取“情感运程报告”,也要支付19.8元。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面相是9块9,9块9测了之后,就是很多人他都会测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最高一个人可以测60多块钱。
记者:一天能测多少?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一天好几千人,公众号进来的人就很多,好几千人。我们一天差不多有五六千的收入。
账户资料显示,截至记者调查当天,该账号已注册运营了15个月。其页面数据显示,仅所谓的“事业运程报告”就有12301人购买,按单价19.8元计算,该项收入超过24万元。而所谓的“情感运程报告”则有18532人购买,收入超过36万元。另外,想要获取这些分项报告,前提是花9.9元购买所谓的总体“面相报告”,累计计算下来,该账号收入又要增加少则12万元,多则18万元。仅此三项,该账号15个月的收入就多达近80万元。
“算命”骗钱不满足账号如何更疯狂吸金?
如此疯狂敛财,您是不是已经感到震惊了?!但我要告诉您的是,此类网络占卜账号还有其他更赚钱的操作,那就是招代理。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没有推广渠道的话做不了的,光靠你身边的那些朋友赚不了什么钱的。我们给你开通合伙人的权限,你拉一个人进来测的话,我们可以给你分多少多少钱,最高我们可以给你90%的这种分成。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你可以复制我们的那个。
记者:但是那个感觉特别像复制粘贴的,大家不信。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那就只能你自己编了。
记者:你是说咱公众号里的那些,也都是自己编的是吗?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对,我们这边有专门的人写,那个就是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些类似的东西。
记者:编得越像样就越能赚钱是吗?
“AI手相面相分析”账号运营者:对,还有就是曝光量,看的人越多,操作的人越多(就越赚钱)。
当记者第二天查看时,发现该账号已被封号。
改头换面“算命”如何碰瓷儿高科技?
算命,作为存在已久的迷信活动,在进入当下这个网络时代后,也改头换面,开始蹭起了科技发展的热度。什么人脸识别算命、AI智能算命等等,打着高科技的旗号,骗取了不少人的信任。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张兆翔:在人脸识别技术当中,人工智能算法做了很多的事儿,比如说去测人脸当中的关键点,比如鼻子的位置,眼睛的位置,甚至是去测出鼻子的宽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网络算命)用了一点点的人工智能技术,又嫁接了很多的这种宿命论的观点,把它打包在一起,从而输出一个结果,我们是没有办法去验证的。这就很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算命”无科学依据为何总有人乐此不疲?
除了借助必要的技术手段,网络算命之所以能有市场,关键还在于抓住了人们的某种心理。那到底是什么心理,让一些人对算命乐此不疲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网上和在线下形式的这种算命,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去满足来算命的人,他的一些心理上的需求。我们心理学当中有概念叫掌控感,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规避。我们的很多的情感,或者说我们的很多的这种生活的压力,就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专家介绍,面对各种压力,人们往往会追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学将其分为外归因和内归因,分别指外部环境导致和自身性格使然。内归因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降低自尊。而外归因则会缓解人们的焦虑,有助于调整心态应对变化,这也是算命者对心理学的应用。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其实这个在心理学当中我们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称为“自证预言”,就是我们叫做心理暗示的作用。就是说往往我们认同一个答案,它最终可能就变成了一个真的(结果)。
另外,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也常常被算命者利用。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他也可能就是给你一个很模棱两可的一个答案,但是却是让你能够最容易对号入座的那个答案,所以就能让你觉得可信。
从几张塔罗牌,到人脸识别、AI看相,网络占卜者碰瓷儿高科技、钻研心理学,为的是什么刚刚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网络占卜,你想算命,而他想算的却是你的钱。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