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主,我看你的面相印堂发黑,恐有不祥的事情啊”“看事业,看姻缘,看健康,祖传算命世家大师亲算……”近年来,“网络算命”活跃于互联网平台。很多网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与其中,却不知藏在网络另一端的“大师”们看钱不看命,甚至不乏有组织的行骗团伙混迹其中。
网络算命花样百出
隐蔽的屋子,寺庙的周边,天桥上的小摊,神神秘秘的“宝典”……这是不是你对算命的印象?不过如今,你跟“大师”之间的交流,只需要一部手机。
据媒体调查,网络算一次命,如“事业运”“测姻缘”等单项价格多在50-500元之间,组合运势测算价格则多在500元以上。在客服发来的业务讲解中,有姻缘、事业、财运等项目,个人综合运势测算还可以组合打折。一家收费较高的店铺声称:本店是先根据八字推算一二前事,符合了再测未来,要是不准确,大可以直接退款。
据多家媒体报道,在测算后,根据“个人八字命理特点”“五行强弱”和“近年运势”等等,师傅往往还会请测算人去恭请一道“化解符”,用以“改善命运”。
更为“与时俱进”的是,现在面相已经可以通过AI来看了。
一款名叫“面相研究院”的小程序曾经风靡朋友圈,号称用人工智能来测面相,准确率高达95%。只要上传一张露出五官的正面照,就能换来一份人生事业、财富、爱情的分析报告。
网络算命,算的是你兜里的钱
事实证明,网络算命不但不能改命,还可能遭遇诈骗。
此事一出,“算命大V团伙落网”立刻上了热搜。
无独有偶,重庆警方此前也抓捕了一个“网络算命”的诈骗团伙。在4个窝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余名,缴获作案手机16000余部,诈骗金额高达2400余万元。
近日,安徽一名“算命”网红也已落网,据报道该网红每卦至少300元,三年间非法盈利200余万元。当民警问其是否算到自己会被抓时,他称:“算命都是骗人的,主要依靠揣摩客户的心理,按照客户的需求看单下菜。如果算命真准,自己就不会被抓了。”
看到上述新闻的网友纷纷留言,有人表示自己也遇到过,有人则调侃“大师也没算到自己有这一劫吧”。
“网络算命”有哪些拿捏人心的套路?
营造“算得很准”的假象引流客户
“大师”一对一聊天有专门话术本
免费或低价算命后续被“带节奏”高消费
一些诈骗分子声称免费算命,或者收取金额较低的算命咨询费用。当获取受害人初步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进一步“对症下药”,夸大宣传,连哄带恐吓,趁机兜售“转运”“消灾”等护身产品和做法事、立功德碑等付费项目,从而骗取大额钱财。很多人在得到不好的预测结果时,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的想法,多花一些钱,求一个安心,而诈骗分子也正是拿捏了受害者的这种心理。所谓“开过光”,能“改命”“改运”的护身符、护身珠等物件,价格动辄数千元、上万元。实际上,这些改运物件都是批发来的,进价低至几十元。一诈骗分子称,测八字、做法事、超度的事,只是按照话术的内容与客户聊天,给客户发一些“做法事”的视频,最后告知客户一切都给他们做完了,客户就信以为真了。还有一批犯罪分子,把“占卜算命”当做幌子,利用话术获得受害人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利用刷单返利、预先降价、中奖免单等网络电信诈骗手段行骗。
虚构事实诱导占卜金额达标涉嫌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若遭遇玄学诈骗,消费者应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诈骗财物价值超过3000元的,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说。
健康生活未来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外,“网络算命”还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隐患。一般情况下,“网络算命”需要网友提供姓名、出生日期、个人照片甚至是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而这些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打包出售,后果不堪设想。在算命过程中,一些人也许不知不觉就跳入了早早设好的陷阱里,稍加引诱就自愿一掷千金。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