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拉屎臭和不臭,谁更健康?若出现这些气味,小心癌症盯上你

Hey,今天上线的是冲浪人小编本编,最近在知乎上看到好多个“又好笑又好气”的帖子,下面请欣赏一下:

被室友的臭屎逼疯的人……

被自己的臭屎逼疯的人……

真的是验证了《还珠》里那句经典的对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的大便会臭成“生化武器”?大便臭背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便便臭和不臭的人,谁会更健康?若不想拉出臭便,我们又该怎么做?

相信你也想知道答案,那就请大家别嫌弃这篇有味道的科普,接着看下去吧!

一、

为啥拉的屎总是“屎臭屎臭”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我们吃的东西都是美味佳肴,怎么拉出来的便便总是带有味道的?

咦,你不要过来啊!

那我们可以先透过现象看本质,来了解一下「被人嫌弃的」的诞生记,答案就在其中。

众所周知,便便的前身是吃进去的食物。

食物被我们吃下后,经过口腔牙齿咀嚼吞咽,紧接着由食道和胃部初步消化后被运输到小肠、大肠。

小肠负责吸收食物中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水等营养,之后转到大肠,它会最后将食物中的水分再次吸收,使不成型的食物渣转变成固态,精华最后被身体吸收,排出体内的也就成了我们见到的「便便」!

若我们一层层放大「一坨」,会发现里面:其实3/4是水分,1/4是固体物质。

这固体物质就包括以下:

约30%是已光荣退役的肠道菌群;

约30%是无法消化的残留食物或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等;

最后剩余的30%以上是各类杂牌军组合,如不被身体吸收的脂肪、蛋白质、无机盐,体内的色素、胆固醇、残留农药等。

食物在体内进行的消化全过程示意图

(图源:cerescommunityproject)

这些肠道里数以万亿计算的微生物群大多是细菌,也存在病毒、真菌等(主要集中在回肠和大肠),它们能帮助分解消化食物。与此同时,食物会在它们的参与下进行发酵,从而产生二氧化碳、氧气、甲烷、硫醇等代谢气体,在体内形成“肠气”。

甚至肠道微生物还会产生像氨气(厕所味)、粪臭素(臭豆腐拥有的成分之一)、吲哚(屎臭味)、硫化氢(臭鸡蛋味)等杀伤力较强的气体……让大便“别有风味”!

所以说便便“臭名昭著”的威名就是拜这所赐!

你喜欢的臭豆腐在猫猫眼里

无疑是陈年老

二、

那拉屎特别臭,是身体出状况吗?

说完「便便为何会臭」之后,这时候可能有些人会联想到:「拉屎臭的人vs拉屎相对不臭的人,谁的身体更好」、「便便的臭味是不是也代表了人的健康状况」……

揭开谜底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互动!

1

拉屎臭VS拉屎不臭的人,谁更健康?

而且,在一坨健康的便便中,有99%是无味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甲烷等),真正发挥作用的是1%的臭味气体(如氨气、粪臭素、硫化氢等)。

若你的便便臭味久久不消,臭到让人昏厥,那你就要反省下你的饮食结构和多久拉一次等方面因素了。

这年头,拉个屎都不容易

●吃肉多的人,屎会更臭

如果你是“无肉不欢”、“蔬菜摄入少”的人,那你便便肯定和营养均衡摄入的人“臭味值”不同!

肉类食物由于富含高蛋白,摄入过多会导致肠胃消化负担过大,在整体消化过程中释放的臭味气体增多,使得便便的气味变重、变臭。

●便秘的人,自带“屎臭”属性

众所周知,如果我们一直不排便,那便便就会“回炉再吸收”,这样一来,便便会在体内各种“肠气”的包裹下一直发酵,等到排出时变成更具“杀伤力”的生化武器(不仅臭,还更硬了)。

●吃某些特定食物,屎会变“重口味”

人体是缺乏某些消化蛋白酶的,一旦吃多了某种特定食物,肠胃不一定能完全清除食物本身有的味道,像榴莲、葱姜蒜、猪大肠等食物摄入多了,那可能便便也会携带对应的气味(说话同样“口气重”)。

●肚子难受,屎也不会让你“好过”

要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是暴饮暴食、生冷不忌,那难免会“闹肚子”。此时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系统就会被破坏,有害菌疯狂繁殖,造成像窜稀等情况发生。

有害菌增加,那“臭气制造”的力度也就跟着加重了!你让肚子难受了,它也会给你致命一击!

总结一下,无论你的便便是臭还是不臭,都属于正常情况。但是我们的消化系统方面或者身体有什么疾病,那便便的臭味也是有迹可循的!

2

便便异常臭味,可能是疾病“信号”?

便便虽说是人人嫌弃,但它确实是我们身体情况的「晴雨表」,其气味、颜色、形状都是帮助诊断人体消化道疾病的重要依据。

如果你的便便也出现以下几种异常气味,你可要当心了:

大便恶臭味,见于慢性结肠炎、消化道大出血、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引起;

大便有刺鼻酸臭味,多为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的结果;

大便有腥味且便黑便血,提示消化道出血且量较多;

水样便伴肉或鱼的腐臭味,提示肠道内有较多的血液或黏液;

肉汤样大便伴奇臭味,多见于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大便腹泻伴烧焦味,多是由于小肠机能下降诱发的消化不良症状。

话说如此,便便的气味能作为疾病的参考,但也不能直接说“便便臭=肠道不健康”。

如果你也发现便便气味异常,建议及时看医就诊。医生会在结肠镜等专业检查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便便其他特征,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三、

不想成为“臭便人”,我们能怎么办?

●肉食人:多喝水多吃蔬果

喝水能帮助润肠助消化,2022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指出,建议每个男性与女性每天喝水量分别是1700ml、1500ml。

日常多吃膳食纤维类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谷薯坚果类),能增加粪便体积,增加排便次数,这样排便自然就稀释了臭味!

p.s.加深颜色的食物为纤维素含量高的

对了,每周适当进行健身锻炼(累计150分钟)也有相同“排便减臭”的效果哦!

●携带手机如厕党:专心拉

所以,放下手机和其他干扰物吧,专心排便、尽快离开厕所才是头等大事。

●排便不规律者:掐点不要憋

●所有人:多观察便便,有异常及时就医

鉴于便便是健康的指向标,建议大家“事后”记得回头看一眼,说不定还能救你一命呢!

最后再送大家几张便便对照表,分清“好粑粑”与“坏粑粑”。

看便便颜色——正常颜色为土黄至深棕区间,其他颜色为异常!

看便便形状——正常形状为光滑长条便,其他请参考下列图片▼

最后的最后,附赠一个秘密:

粑粑吃起来是苦的,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互动话题:你们听过或经历被臭晕的事吗?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讨论!

THE END
1.大便后有腥臭味怎么回事39降网核心提示:大便后有腥臭味可能是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大便后有腥臭味可能是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http://xh.39.net/a/241122/s9umpey.html
2.为什么吃的越好大便越臭?所以肉吃的越多的话,大便就越臭。 不同臭味提示哪些疾病 除了吃好的会大便更臭以外,在一些特殊的疾病发生时,大便也会特别臭: 1、大便恶臭多是进食高蛋白食物或肉类较多,长此以往肠癌的发病率增高; 2、大便有刺鼻酸味,多数是发酵性消化不良,是“食滞”的后果,可吃保和丸、鸡内金、山楂等促消化; https://jiankang.163.com/15/0825/16/B1SL4CIP0038002L.html
3.为什么吃的东西越香,拉出来的屎越臭?这个问题,其实在以前困惑了我很久,现在也有一点点了解,毕竟这是人的神奇生理。 我每次上厕所的时候在想,为什么吃的东西越香,拉出来的屎越臭? 其实,按科学理论来说,是有依据的。 食物在胃和小肠内,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进行消化吸收。 如果食物在胃肠道内存留过久或消化不良,由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吲哚、粪臭素、https://www.jianshu.com/p/984416faeb9a
4.大便奇臭无比是什么原因专家文章因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性急性肠炎,也会有大便奇臭无比的症状。其中阿米巴虫引起的大便腥臭且呈果酱样,贾第虫引起的急性肠炎特点是爆发样水样便,且有恶臭。 3、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引起大便特别臭的情况,尤其是在中老年人进食食物之后,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明显减少,有害菌增多时,会导致排便时有很臭的气味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ns26ku35krfiw00.html
5.为什么有人拉屎特别臭有人拉屎不臭为什么有些人的大便特别臭呢?有时候是因为吃了特别的东西,有时候是因为某种健康问题导致的,所以不可忽视。小编整理了为什么有人拉屎特别臭有人拉屎不臭,欢迎借鉴参考。 为什么有人拉屎特别臭 可能导致大便特别臭的健康问题包括: 1. 腹腔疾病。 2. 克罗恩病。 https://www.xuexila.com/swgwhy/c247034.html
6.为什么有的人拉屎很臭有问必答我今天去公共厕所大便的时候发现,有人大便很臭,有的不臭,为什么有的人拉屎很臭?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黄玉红 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问题分析:大便比较恶臭是因为粪便排泄物中会释放有毒和有臭味的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气体等,就会有刺鼻的臭味。如果平时https://3g.club.xywy.com/static/20221101/195819057.htm
7.拉屎臭说明吃的好为什么吃的越好,屎越臭?有人拉屎特别臭,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调养,具体详细有大奖。 大便气味是肠内环境恶化的最佳证据。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大便不会特别臭,除非有时吃得肉食特别多,但往往只是一时的,清淡饮食便会恢复正常。但如果有的人每天排便都会恶臭无比,这样的情况就值得警惕了。” http://m.boqii.com/article/19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