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名言名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儒家名言名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申鉴·杂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明·海瑞《治安疏》

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习了吗?

1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大意: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到耻辱。

20、三思而后行。《论语》

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大意: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大意: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大意: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大意: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大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会先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大意: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3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大意: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大意: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大意: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3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大意: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34、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大意: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大意: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6、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

大意: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大意: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大意: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享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3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大意: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4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大意: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大意: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4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

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大意: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大意: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4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

大意: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低下的位置上不要忧虑。

4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大意:君子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

47、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左传》

大意:多行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招致灭亡。

48、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春秋左传》

大意: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4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左传》

大意: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5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传》

大意: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1、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

诗表达志向,歌抒发情怀。

2、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

3、万卷山积,一篇吟成。清.袁牧《续诗品.博习

只有积累丰厚学问,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4、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高为最好,境界高格调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6、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宋.郑思肖《心史总后叙》

7、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朱子语类》

8、观其文可以知其人。清.袁牧《读书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

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3、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

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4、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5、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贞观政要.征伐》

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6、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潜夫论.浮侈》

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7、物极则反。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8、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9、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近思录.治体类》

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11、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1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13、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唐.韩愈《原道》

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14、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隋炀帝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春秋孔子《论语》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前蜀王衍

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宋朱熹

学道几人知道味,谋生底物是生涯。庄周枕上非真蝶,乐广杯中亦假蛇。身后功名半张纸,夜来鼓吹一池蛙。梦中说梦重重梦,家外忘家处处家。--元刘从益

英雄到老皆归佛,宿将还山不论兵。

美人绝色原妖物,乱世多财是祸胎。

千亩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翘起腿。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漂流在外头。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唐太宗

自从踏着涅磐门,一枕清风几万年。弱水蓬莱虽有路,释迦弥勒正参禅。谁将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雨后天。两个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白紫清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3、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4、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论语》

1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2、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论语》

1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1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1、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论语》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5、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6、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2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

3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6、道不同,不相为谋。

3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39、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40、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4、性相近也,习相远忠君儒家也。

4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4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论语》

4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4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5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5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论语》

5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4、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5、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7、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58、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6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论语》

6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3、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忠君

64、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65、虽千万人吾往矣!

6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6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68、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6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0、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7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7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7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论语》

7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7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78、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81、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82、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83、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84、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8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8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论语》

8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0、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91、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9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论语》

9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9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5、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1、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吾日三省吾身。

11、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8、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25、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孟子名言: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9、其进锐者,其退速。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7、仁者无敌。

18、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3、尽信书,不如无书。

2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5、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7、人皆可以为尧舜。

2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9、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3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1、养心莫善于寡欲。

3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3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4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荀子名言: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学无止境。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7、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变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宋·司马光《劝学文》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历来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解知识、解答疑难。

5、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明·吕坤《呻吟语·礼制》

雨水超过了需要即成万物之灾害,宠爱过头,这是子孙的灾难。

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论语·子罕》

意谓时光易逝,当自强不息。

10、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梁·沈约《长歌行》

1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氏家训·勉学》

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中说·礼乐》

世界上没有不经过学习就能成功的人。

14、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唐·杨炯《王子安集·原序》

富贵尤如天上浮云,光阴才是无价之宝。

1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宋·林逋《省心录》

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学,以下问为耻的人常常自满。

16、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以无水。宋·陆九渊《与黄循中》

1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宋·朱熹《劝学文》

18、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惰。宋·张孝祥《勉过子读书》

学习无早晚,只怕开始勤奋后来怠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菜根谭·后集百九》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22、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近思录·为学类》

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而行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是真正的聪明。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无所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也只会疲惫不堪。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29、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孟涂文集·问说》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1、《论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庄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3、《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THE END
1.周易算命准吗能信吗周易算命可信不可信(算卦准么)很多网友在算卦准么这个方面表示疑惑,细心的网友应该会发现,我之前关于频繁起卦会破坏运气吗这方面文章也有不少,近期有人问我关于,这样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是立足免费算命不付费,从免费算命不付费,算卦会反噬自己吗,卜卦准确率很高吗,算卦准吗能信吗,频繁起卦会破坏运气吗,算卦最准免费算命6个问题出发来分析算卦准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3384.html
2.随州算八字准的易经周易大师微信周易命理算的能信吗不准不收费 李方吉大师是随州算八字命理好比较灵验准的大师先生师傅,随州很有名厉害的周易命理地方民间高人在哪里联系 曾都、广水市、随县 李方吉大师:师从龙虎山天师府,深受环境的薰陶,10岁开始苦修传统风水命理文化理论,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成年后遍访全国各地名师.集众家之精髓而大成.精通奇门遁甲,八字命理,五行https://m.11467.com/product/d28010716.htm
3.八卦预测能准验君子若信自身安愚人不信神仙断祸至霉运在眼前八卦预测能准验吗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有很多的大小企业以及商铺的生意都不好做,就在这年的夏天,我应烟台莱阳几位朋友邀请,去了莱阳为他们预测运气,其中有一位政府官员杨某也在场,他起先以为我们搞八卦预测的都是一些迷信活动。 但是,在吃饭的时候看到我给在场的每一位朋友预测的都很准确,他有点不服气https://www.9-fs.com/newsinfo/728200.html
4.我说服了一个相信算命的人第二个问题,《周易》到底准不准? 准!当然准,一百个准。比如你准备让自己的公司后天上市,这么重大的事自然要算个卦,如果结果稍微显得不是很好,你可以深信不疑改日上市,也可以一意孤行该上市就上市。选前者自然没啥说的,选后者呢?如果出了事自然就应验了,没出事就能说明不灵吗?不能,因为有可能是那个算卦的人功https://www.jianshu.com/p/f764528ebdea
5.六爻如何起卦最准的方法,起卦看事准吗六爻占卦信得过吗? 2024-10-21 信得过。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完全可以信,但是不要占卜,六爻来之易经,是哲学,占卜只是帮你指点迷津,点到为止因为未来和明天都会变,乾坤两卦是纯阴阳,其他卦都是阴阳交错,爻代表交易交错。信得过啊,这些都还是有根据的,你可以去天源轩周易信息咨询服务部占卦试试看信的过,没缘份http://www.jsfctech.com/yx/g88g07/
6.易经硬币算卦准吗能信吗,易经用硬币怎么算卦易经算命准不准 易经算命是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魁宝文化,是任何人都无可置疑的。大家都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站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易经算命,既不能因为某些没水平的预测师打着周易算命的旗号骗财骗色就一味的以为周易算命就是,也不能因为某些精通五术,精通命理的预测师算的准就愚昧的相信算命就是神仙。毕竟算命也只http://www.perfectmusic.cn/youxi/1954e6/
7.算命大师逆天改命真的吗能信吗算命的可以逆天改命吗算命大师逆天改命真的吗能信吗 算命的可以逆天改命吗 算命有其依据,否则不会流传这么久1,生命能算准吗?---答案是肯定的。周易作为预测技术应用时,确实有一定的准确性、精确的公式和逻辑。是否准确只是预测者的水平问题,理论上是可以准确计算的。熟悉的生日八字算命法主要可以计算一个人一生的一般趋势和转瞬即逝https://www.e360edu.com/view/44603
8.周易八字命理准吗可信吗知乎推荐书免费算命免费算命周易八字命理准吗可信吗知乎推荐书 ? 周易八字命理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式,它可以通过分析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和性格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周易八字命理,并在各种平台上寻求帮助和建议。以下是一些关于周易八字命理的信息和观点,供您参考:http://www.zgxwzx.com.cn/mfsm/38189.html
9.算命的姻缘可信吗4、按科学无神论来讲,全不信那一套.现在宗教信仰自由,如果你信的话就当去算.至于算不算就由你自己决定了. 5、坚决不能相信 现在 是21世纪了自己喜欢才 是最重要的 6、要进行周易算命的 要有准确的生辰八字. 以上详细为您解答了关于算命的姻缘可信吗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算命https://www.xingzuoi.com/6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