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太准”的算命先生为何算不了自己的命
与庞先生遭遇雷同但结局比他幸运的是广东深圳的另一位算命先生张先生。据今年一月份的一则视频新闻报道,在街头摆摊,靠取名、算命、看风水等“业务”为生的张先生,得到了一中年男子的邀请,希望他能给自己在东莞新开的商铺看看风水,且开口就给出“八百八”这样丰厚又吉利的报酬。欣欣然便接下了这件需要“出差”生意的算命先生,却被对方在饮料中下了迷药,等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身处东莞宵边的一条马路上,一摸口袋,随身携带的2500块钱没了,那名男子也不知去向。张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可无奈依然神志恍惚,只好求助警察才回到深圳。当被问及既然是以看相为生,为什么当初没看出那名男子心怀叵测时,张先生却一本正经地解释说“那人面相看上去好像不是那么(像)偷东西的人!
其实,这些年来,不要说像暴尸街头的庞先生和中了迷魂药的张先生这样的街头算命先生,就连一些能呼风唤雨的“大师”级人物,也未能先知先觉自己的结局:通过电流治癌和水下闭气的“神仙”道长李一、用绿豆治百病的“神医”张悟本、隔空打人的“太极神推”闫芳、让众多高官明星趋之若鹜的“气功大师”王林、已经畏罪潜逃海外的“特异功能者”暨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可如今他们却因敛财、贪色、诈骗的真相被明眼人和媒体揭穿后要么锒铛入狱、要么远遁海外、要么销声匿迹。比起南充的庞先生和深圳的张先生来说,他们所谓的“业务”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也更加让他们获益匪浅,但最后的结局却只能说明了“人算不如天算”这样的真理。
一个人上当受骗是难免的事,可是面对一个接一个前仆后继的“大师”现象,以及像庞先生、张先生这样能算别人的命却算不了自己命的街头摊主,我们就不得不认真反思,为什么国人如此容易迷信“大师”和“算命先生”呢?
我想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故事《黄帝的新装》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那两个骗子之所以能轻易让皇帝上钩,不外是他们抓住了皇帝爱好浮夸和虚荣的弱点。再加上他们将自己的“衣服”渲染得神乎其神,于是,这一带着“神秘色彩”的新装自然就让包括皇帝在内的众多大臣和贵族们拜服得五体投地,最终上演了赤裸游行的闹剧。幸亏有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敢于说出真话,才避免了一场全民及全国上当受骗的悲剧。无独有偶,上述各路“大师”、“先生”之所以能在各个非富即贵的人群和过路行人中,靠民间杂耍与三寸不烂之舌游刃有余甚至呼风唤雨,也是因为他们抓住了人们爱好浮夸和虚荣的弱点。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上述现象也说明,当今人们对前途的不确定、对未来的迷茫、对自身的不自信和对真宗教的无知,自然而然地也给上述江湖术士们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市场。这些人要么通过算命预测,要么通过养生治病而兜售一种根本就无法兑现的保证和承诺,但是,“有病乱求医”的人们却在急剧变化、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视其为一根救命稻草来逢凶化吉甚至长命百岁。这样一来,只要懂得如何向他人兜售自己“秘笈”的人,自然很容易就摇身一变成为“大师”和“先生”。这种“大师”和“先生”小到像街头看相算命的庞先生、张先生,中到各式各样的传销组织和“成功学家”,大到如李一、张悟本、闫芳、王林、张海等借“神气”来向社会名流和弟子们兜售“秘笈”的明星骗子。尽管他们的规模和名气不可同日而语,但方法和伎俩却和那两个在《皇帝的新装》中的骗子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