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世间之事有因必有果,既然万事皆有定数,又岂是求神问卜能解决的呢?难怪孙悟空给他师傅菩提祖师说“求神问卜不如自己做主”。今天大董要给朋友们讲一个聊斋《妖术》的故事,说的一个人为仆人问卦却被算卦术士陷害,主人公凭借自己智慧和力量战胜邪术,将算卦的术士绳之以法的故事。故事十分精彩,且听大董慢慢道来——
话说明朝的时候有位于公,年轻时行侠仗义,喜欢练拳比武,力气大得能把高脚的漏壶举起,旋风般地舞动。
崇祯年间,他在京都参加殿试,因仆人得病卧床不起而十分忧虑。正好集市上有个精于算卦的人,能够算出人的生死命运。他准备替仆人去问一问病的吉凶。
于公来到算卦人的跟前,还没有开口,算卦的就说:“你是不是想问仆人的病呀?”于公吃惊地点头称是。算卦的又说:“病人没事,而你却很危险。”于公便请他给自己算一卦。算卦的卜完卦后惊愕地说:“你三天之内就会死。”于公听了惊诧半天。算卦的从容地说:“我有小小的法术,送我十两银子,就可以替你消灾。”于公自己思忖,生死已经注定,小小法术怎么能解除?他没有答应,起身要走。算卦的说:“吝惜这点钱,不要后悔,不要后悔!”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担心,劝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哀求算卦的人为他消灾,于公不听。
转眼到了第三天,于公端端正正地坐在旅店里,静静地观察动静,但一整天都没什么意外。到了夜晚,于公关上门挑亮了灯,靠着宝剑端坐在室中。一更将过,根本没有死的征兆,就想躺下睡觉。忽然听到窗缝里有窸窸索索的响声,急忙一看,有一个小人肩上扛着矛戈进来,刚落地,就变得和平常人一样高。于公拔剑而起,急向小人砍去,但飘忽未能击中。小人急剧变小,又去找窗缝,想要逃跑。于公飞快地砍去,那小人应手而倒。拿灯一照,是个纸人,已被拦腰砍断。于公不敢睡了,坐在那里等待。
过了一会儿,一个怪物穿窗进来,面目狰狞如鬼。刚落地,于公急忙向它击去,砍为两截,都在地上蠕动。恐怕它再起来,又连连击去,剑剑都中。发出的声音,不像是软的肉体,仔细一看,是个泥偶,一片片碎落在地上。
第二天,于公遍告所有的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算卦人的住所。算卦的人老远看见于公,转眼间就不见了。有人说:“这是隐形术,用狗血可破。”于公按那人说的准备好了再次前往。算卦人又像上次那样隐匿起来。于公急忙用狗血浇他站的地方,只见算卦人头上脸上狗血模糊,目光一闪一闪的像个鬼一样站在那里。于是就把他押送到衙门处死了。
这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寓意深刻有内涵,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主人公虽然遭遇生死劫难但他凭借自己的智勇和坚定信念终于战胜了这场劫难。然而,在这惊心动魄的故事背后,我们不禁要思考:人世间的祸福往往都是自己招惹的,面对未知的世界,人往往会好奇与不知所措,所以才诞生了术士巫术。而那些以卜卦、妖术为生的江湖骗子,往往会利用人们的恐惧和无知,来操纵他们的命运,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故事中的于公作为一个有着侠义精神和拳勇之力的士子,原本对卜卦之术持有怀疑态度。然而,在仆人病重、自己面临科举考试压力的多重困境下,他不得不求助于一位擅长卜卦的江湖术士。这种情境下,人们的心理防线往往最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和影响。而江湖术士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以神秘的卜卦之术和模棱两可的言辞,让人们相信他们拥有预测生死、改变命运的能力。
卜卦之术,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综合运用。它通过对人的心理暗示和诱导,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某种预设的观念或行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卜卦者往往利用一些模糊、含糊不清的言辞,让人们在自我解读的过程中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从而深信不疑。在《妖术》中,卜卦者对于公的生死预测,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暗示的手法,使于公在惊恐之下产生了强烈的求生欲望,进而成为了卜卦者实施妖术的对象。
然而,卜卦之术并非万能的。它无法真正预测生死,更无法改变命运。卜卦者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善于把握和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在《妖术》中,卜卦者试图通过妖术置于公于死地,但最终却败露了自己的真面目。这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和勇气,远比虚幻的卜卦之术更为可靠。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卜卦之术和江湖骗术呢?首先,我们要保持一颗理性和冷静的心。在面对困境和未知时,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神算子”或“江湖高人”。要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其次,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对于那些以卜卦、妖术为生的江湖骗子,我们要保持警惕和警惕。不要轻易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生死和命运交给他们去操控。最后,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信仰。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尊重它、爱护它。而信仰则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相信真理、相信自己,而不是盲目迷信和依赖卜卦之术。
总之,《妖术》这个故事不仅是一场关于生死和信仰的博弈,更是一场关于智慧和勇气的较量。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未知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要轻易被外界的信息和干扰所左右,正所谓“求神问卜不如自己做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命运的主人。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些以卜卦、妖术为生的江湖骗子,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鬼话和把戏。只有保持一颗理性和警惕的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作者简介:
董成竹笔名:苳竹,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中国城市媒体联盟(中城媒盟)秘书长。原亚豪机构品牌经理、北青集团整合营销中心房地产策划总监、新京报房地产事业部策划总监。现担任中国城市经济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仓央嘉措诗社副社长,2006年涉足房地产、媒体行业,撰写财经、地产、文学类作品数百篇,作品公开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财经媒体、主流媒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