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若如初见001-止水(图虫第60帖)
感谢图虫给了大家这个平台,感谢图虫的所有工作人员,辛苦!
否者我会追诉其责任,请尊重原著!
转载必须注明原帖出处(图虫网)和我图虫的ID(我图虫ID:若如初见001-止水)
抖音:Tang2013623
本文的开头我想说一段话:(可能会引起你的不认同)
一个人摄影的知识越是匮乏,越会自信百倍
甚至会升起莫名的自豪和自我认同感
掌握的知识越贫乏,对自己坚信的东西越是牢不可破
久而久之,相信的东西就会越绝对,
越认同普罗大众的观念,从不怀疑
越不能接受不同的声音,最终:导致停滞不前
因为视角的局限性:让你从来没听过与之相对立,不同的观念
比如此文标题:太多的影友,非常相信定焦画质比变焦好
我是不是需要买个定焦?
而我一般的回答是:你现在持有哪枚镜头?
如果是标变(24702.82470F424105F424120F4称之标变)
你大可不必着急购买定焦,你需要用好标变,当你技术积累到一定层面后,
你一定会有完全不同的心得
我持有24120F4,我经过几年沉淀,用它拍人像,
完全可以和我手中的85定区别不大
什么?24120F4和85定拍人像区别不大?
画质区别不大?止水,你八成是疯了吧?
我没疯,我在2019年之前用标变拍人像很少,
或者说,我很难控制好其景深,再简单点,
为什么大部分人觉得定焦画质比变焦好?
(不算702002.8这类长焦恒定大光圈定焦,
但你也不要拿1855和851.4对比跟我说事,别当杠精)
这里主要谈标变镜头持有者,可以暂缓购买定焦镜头,
再重复一次:所谓标变,是指标准变焦镜头+恒定光圈
(24702.82470F424105F424120F4)
无怪乎3点
1定焦有大光圈,可以虚化
2可以获得更浅的景深(虚化好)
3虚化好,还是虚化好
虚化好不重要?重要,不然定焦大光圈为什么卖那么贵?
尤其1.4的牛头定焦,确实,在刚接触人像拍摄之初,
你需要一枚定焦大光圈来掩盖技术的不足,增加信心,
比如: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
你如果实在架不住身边人的统一某些观念(虽然在我看来,不一定对)
你可以买一枚定焦,一般我推荐:501.8
(价格便宜,大光圈较大,保值率相对高,覆盖的题材很广)
很遗憾,很多朋友,不一定听我的经验,买了一堆昂贵的镜头,
3年下来,什么好作品没拍出,不但浪费了很多银子,
比RMB更重要的是:丧失了摄影的信心
所以,第一个结论是:人不管学什么,做什么,要有主见,要有恒心
先说答案,造成定焦画质比变焦好的错觉:是景深,而不是画质,
什么叫景深?就是定焦有大光圈,
有大光圈就可以获得更浅的景深(人像突出,背景虚化好)
,这样就最大化掩盖了人像技术的不足,
同时也最大化掩盖了摄影师对人像+背景的融合不足的弱项
1拍摄光线
3前期构图
4服装搭配
5环境融合度
6最重要的后期修图能力
这些加在一起,构成了画质好,或者坏,
所以画质好坏,是不分镜头焦段的(定焦,变焦都一样)
今天止水用我个人的多个题材(古风,武侠,80后怀旧,村姑等)
图文会写的非常详细,不要怕麻烦,认真看每一个字
提示:由于我的图被很多人盗用,因此就不附带EXIF参数了,希望各位理解
这些图,有一个共同特点,95%的作品景深较浅(你可以理解为虚化很美)
除了最后3张,好像不是85定大光圈拍的(我卖个关子,后面详谈)
好像不是85拍的,其实是85
最后3张图,,没背景虚化,但又是定焦拍的,
能解释下吗?能
往下看
节选,高小糖系列《中国风之绿色》
这个系列是我的《国风系列》绿色的合集,
除了85定+50定,多了241204F4
我想您应该能轻易看出,哪几张是24120F4的,
但有些图,你又很难分辨到底是85定,还是24120F4拍的
所以:
下面我会在难以分辨的图片上方标记出哪些是24120F4
这个是85,但是24120F4也能出
看起来是24120F4拍的,因为没虚化,但它是85定拍的
85定拍的,但24120F4也能出
这个毋容置疑,是24120F4拍的,85能吗?能,但是要有足够的后退距离
您是不是明白了些?
这个也是85拍的,同样,我用24120F4也能出,85定不单单是虚化背景的功夫
节选,高小糖系列之村姑
村姑这个系列,基本是85定+50定完成的,其中85定占据了95%以上
当然,我用24120F4也可以完成,
这些图,大家可以看出定焦拍人像的魅力
附:你千万不要觉得,定焦大光圈虚化背景很容易拍,就好比糖水人像想拍好
同样需要非常好的技术
上图开始:
比如这个图:我用24120F4同样可以做到,但这是85定拍的
这个村姑系列,大部分是85定+50定完成,
但有部分图片,看起来好像是24120F4拍的
所以,您相信技术吗
节选:高小糖《唐女侠专辑》
85定+24120F4
这个系列,我对标变(24120F4)相对得心应手了,
几乎用到和85定不分上下
24120F4在这个系列大显神威,上图
通过这些图,你能分辨出24120F4和85定的区别吗?
如果不公开EXIF参数
很难分辨吧
上图:
下面的武侠系列,98%是24120F4拍的
像不像85定实际不是,是24120F4
你以为是85定?又错了,是24120F4
这个系列镜头如下:
镜头:24120F4+85定
这张不用说了,标准的85定
这个呢?85能,24120F4也可以,因为:背景和人物高度融合,我不需要虚化
所以,不一定需要85定
特写类,24120F4和85定都可以完成
总结下:镜头是不是技术永远非常重要呢?
也就是说:当你的技术沉淀到一定程度后,
标变和85定的人像王,你会用到没什么区别
持续的努力,以及狂热的拍摄和无数次失败的总结
下面我用详细的文字,解说这些有代表性的图
我也是从这个过程走过来,但我希望你不要在这个阶段停留太久
下面正式上图:(上面发过的图,做下大总结)
大家认真看文字:
1这是85拍的,为什么不用24120F4?
2因为空间足够大,我可以退很远
3因为我是自然光+PS的摄影师,不用任何灯
4所以,现场光线不太理想,仅仅窗户有光线,对我足够了
5那么85定这个时候的作用是:大光圈获得进光量
6另外一个作用是:这个照片有窗户,容易产生畸变,但定焦畸变几乎没有
8所以,我选择用85定,而不是24120F4
9如果你退无可退,空间非常小,只能用24120F4了,后期费劲去掉畸变
1同样是85定拍的
2因为不需要虚化背景
3不需要虚化背景的前提,大光圈定焦就失去了最重要价值
4那为什么这个图,不用24120F4,因为用啥镜头都一样
185定拍的,但没有虚化啊?
2如果你认为85定就能干虚化的活,就狭隘了
3此图为什么用85?因为焦距刚好,不需要拍太长焦距
4所以,此图,用24120F4和85没区别,因为不需要虚化能力
185定拍的
2但是24120F4也能拍
3为什么用85?因为有窗户,建筑,定焦畸变接近零
424120F4就算焦距拧大,但改变不了光学物理区别,会有一定畸变
5所以,我用85,这是器材爱好者很少思考的问题,嗯,是这样
185定拍的,因为有窗户等建筑,定焦畸变接近零
2所以,聊到这,您听懂了吗?很大程度用85是因为畸变小
3在24120F4也能完成的同时,不需要的前提,我用定焦
这个图理由同上:
最新的一组作品,用85定拍的非常多
24120F4同样可以完成一模一样的景深
那区别是?
这组图的另一个知识点是:
1你用85定大光圈去拍,哪怕1.4大光圈,只要离的足够远,背景虚化能力严重下降
2你用24120F4去拍,虽然最大光圈只有F4,但是,你离的足够近,虚化能力完全可以
3但是24120F4如果拍全身人像,那么对背景要求较高,这点需要注意,这是考验能力经验
4所以,我不在乎持有的是24120F4还是85定,比如以下这组图,这2个头都可以拍等同效果
第一个问题:此图用85主要考虑几点,光线不太理想,
但窗户可以进来光,对我这个自然光出图的摄影师足够了,8
5定大光圈此时的作用不是虚化,请看图:(这个图背景没有虚化)
此刻85定的意义则是:最低的ISO+控制噪点+接近零畸变的优势
二:我这个图1.8大光圈拍的,为什么没有虚化?
这是景深基本知识,也是重要知识,再科普下:
景深3要素
1光圈越大,虚化越好(景深越浅)
2摄影师离模特越近,虚化越好(景深越浅)
3模特离背景越远,虚化越好(景深越浅)
4根据这一知识,此图我就算最大光圈去拍摄,
由于人物离背景非常近,同样获得大景深(虚化能力弱)
5同时,我离模特较远(再次获得大景深,虚化能力再次弱化)
与此同时,我就获得:人物+背景都清楚(俗称:大景深人像)
OK,您明白了吗?1.8大光圈拍摄并不是只能获得虚化
先说答案,不但24120F4可以,
用最便宜,没人要廉价的18105都可以
经验如下:
假如你用24120F4去拍
1焦距开大,变焦头焦距越大,畸变越小
2找个凳子站上去,相机端平(控制畸变)
3那么24120F4的光圈够不够?够,肯定够
4用F4最大光圈去拍,ISO开到800到1600就行了
5在全画幅的机身加持+PS的威力下,感光度:用1600和100,经过后期处理,画质没区别(100%放大)
6所以,就算你用18105光圈在F5.6拍摄,感光最多2500,经过PS处理后,画质同样没啥区别(半幅机身在尼康D7100起跳级别即可)
在学习上有1万小时的法则,当你对一件事情持续输入
到了1万小时的时候,基本成为高手,或者大师的说法
我不是大师,但对摄影的投入精力,早已远超1万小时
补充:1855和247024105多少有点区别,前者很难塑造人像浅景深,
后2个镜头,是可以模仿定焦的浅景深的,如果是大景深人像图(没背景虚化的需要)
1855和2470和70200和85定,也是没区别的
因为鉴于大家对虚化背景非常有兴趣,虚化背景也造成了:画质好的错觉
画质:简称清晰度,但如果细分清晰度:也可以拆开看:
比如过度柔和+高清的画面+虚实有度的表达=画质
如果从字面解释:画质,就是清楚和不清楚的区别
但很多朋友,因为定焦可以获得浅景深,就显得画质好:
实际是非常武断的看法:
我在自己的几个学员群讨论该话题,引发了热议,根据大家各种私信内容,我将
1噪点
2镜头解析力
3抗眩光
4焦外
5锐度
6畸变
7科学未知领域继续深究
下面针对这六点,分别解说
一:噪点:
补充噪点问题:从我说起,我用尼康8系(850+810),
ISO64的地感光下,可以负责的说:就算白天,
就算ISO64就算快门几百,同样有噪点,
噪点不是仅仅是弱光下+高ISO的专利,白天也有噪点
所以:理论上讲,我在白天拍的摄影作品,
只要我感觉需要降噪的,需要画质更好的,
我同样会在ISO64的情况下降噪,弱光+高ISO更不必说
如果是怀旧题材(比如糖糖最近2年的作品),
我反而会增加噪点,因为噪点适当增加
更符合题材的立意和表达
总结:噪点只要你拍了照片,都会有,多少说话而已,看不顺眼,后期降噪即可
附加补充:强光下+暗色衣服+暗色背景(蓝黑等颜色)拍摄人像,
也会有噪点,哪怕是低感光+大白天
ISO高低问题:ISO高和低都有噪点,
在很多时候,低感光的拍摄比高ISO的噪点还多,
当然这个高ISO控制在一定值(51200的感光什么大概率下都是高噪点的)
艺术的唯一不变规律就是:不一定必须这么做,也不一定不必须这么做,因地制宜
我理解的镜头解析力:比如新头,所谓的大家公认的画质好,
第一点:它一定抗紫边能力强(逆光,大光圈),
第二点:最大光圈能用(同样在不利条件+逆光居多的情况)
这是我实战中发现的硬件差距,但同样可以靠技术的手段规避最大化
所谓解析力第二个理解:每次拍摄都需要拿出100%的技术去规避,
如果拿出95%的态度就变得有点力不从心,而解析力好的设备,
你拿出90%的态度就可以了,而不是每次都要靠技术规避而力竭
抗炫光:比如尼康的老D头,紫边,炫光严重,
尤其大光圈逆光,比较明显,但这可以前期避免解决的,
规避所有风险的,可以挑理想的光线去拍,但什么光线是理想的?
什么是不理想的?
这需要摄影师热爱到骨子里的无数次实战失败,
再失败,再成功,再失败的过程,同样是可逆的,
但也可以说不可逆,对没有任何经验,
或者经验少的摄影师,专门挑光线强的时候拍,那就不可逆
焦外受背景的颜色影响,景深影响,光线影响,环境颜色等因素影响
因为这些所有的不同,就会造成过度好,或者坏(所谓的虚化柔美,感官上看)
但有一点是镜头本身的差距:
比如光斑的形状这类,镜头不同,有的光斑圆,有的不圆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有人觉得某头画质好,或者画质不好
所以:焦外过度,也是造成画质好坏的因素之一(虽然这很玄学)
锐度是后期可以完成的,镜头作用不能说没有,
但在不同光线下,镜头锐度完全不同,
比如:一个所谓镜头锐度大的头,在理想光线下,
变得不那么锐(前期来说),反之,光线不理想,锐度直线下降
但是:后期都可以增加或者减少锐度,这是可逆的,有人说,
后期加的不自然,那就要看这个摄影师的后期技术水平了
总结:镜头的99%的情况,都是受到前期的各种因素制约,影响发挥
当然也包括镜头的锐度,可见一枚镜头的所谓的贵贱影响微乎其微
畸变:我认为这是唯一镜头的区别,因为变焦头的畸变就是大
(尤其广角变焦+标变更是如此,720这类镜头就好许多)
尤其用广角端拍,和定焦没法比,
所以,我能用定焦拍带建筑背景的人像,
摄影器材和其他爱好一样,分贵贱,优劣,简单说是价格,但又和其他爱好完全不同
因为:摄影器材非常依赖光线,而你买的手机,电脑,车子等数码产品,几乎可以说
贵一定好,因为这些电子产品,并不依赖光线
而摄影设备则完全不同,谁对光线把控的经验的越丰富,器材的本领就会最大化发挥
因为有这个:神奇的光线“作祟”,就算热爱摄影到骨子里的我,也在不断积累经验
诚然,在技术领域,还有神奇的,伟大的PS后期,单说前期的光线把控,就影响了器材
的发挥优劣,再有后期能力的水平高低加持,让我看到了摄影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所以,在近5年,我对购买器材的欲望已经降低至冰点
但对技术的研究,探索的RMB投资,远超器材,所谓:发烧,大概如是也~
器材选择,请不要问我,这是您的权利和选择,我无权进行干涉和强加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