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因为中二或一时冲动或要努力看书学习工作才这么做的,我这么做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强大到了足以让我恐惧的程度。
一共有五次过往的经历促使我做出这样的决定,而这五次过往的经历都基于一点:我的账号在具备了标签性之后,已经成了在毫无保障的网络世界里一个最快的寻找我,同时也是了解我,乃至窥探我的工具,它提供给了无数潜在、在未来对我不怀好意的人以最便捷的方式来让我陷于难堪。
第一次,是我和某上市公司发生的纠纷。
据认识的朋友讲,此事直接惊动总裁本人,同时公司的公关部门紧急开动起来,调查的调查,取证的取证,上上下下恨不得要将我的祖坟刨出来。
此事过去以后,我也很认真的反省了自己。但我反省的主要是我的做事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没有深刻到认识我现在正在力求改变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下一次事件的发生,才让我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次,是论坛上一次比较大的争吵。
当时我在某国内大型论坛上和人争论问题,争论的火药味颇为浓厚。
回到这个争论上,争论焦点不提,我在争论的初期本身是占据上风的,支持我的人也占绝大多数。不过随着争论的进行,反对者开始增多,其中的一些用辞非常激烈甚至过火,让我非常恼怒。
我这人脾气不好,很难控制,每每在互联网上和人交火,总是越说越激动,最后忍不住双方都开始讥讽嘲弄,辱骂攻讦,终至器官横飞。但大家其实都明白,无论什么争论、怎么器官横飞,其实都是无法让对方闭嘴的。想要让对方彻底认输,只有动用一种更强大、更残酷、更严厉、更没有人道的办法。而这一次,我就彻彻底底的见识了这一招放出的全过程。
这一次,我见识的不是一个人面对一个公司时的可怕,而是一个人面对另一个时的可怕,而且那个人你还根本就不认识,仅仅只是通过几个细微线索稍加搜索,就能看透你的旁观者。这次经历极大的改变了我,彻底的让我意识到了那个可怕问题的存在,从而根本的扭转了我在互联网上乃至现实中的行事风格。
第三次,是我搜索豆瓣上一个姑娘的信息。
这个姑娘,现在有可能正在看这篇日志,如果她有看友邻日志的习惯的话。
当然,她也有可能从头看到尾,压根不知道我讲的是她,这样最好了。
不过,尽管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你,你也有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在谈论谁,我还是要向你道歉,因为我是主动故意的知道了你的一点隐私,虽然没有通过任何违法的、不道德的途径,也没有心怀哪怕一点点的恶意或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这位豆瓣姑娘的事情中,我扮演的是搜索者,寻找者的角色,和前两件事情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心怀恶意,没有不良目的,也不想伤害别人。
这次主动的搜寻,让我真正的、主观直接的认识到了一点:一个互联网的经验丰富者,一个搜索引擎的重度使用者,如何就能通过一点蛛丝马迹就能获知一个人过去的很多事情。
起因是,我和另一个朋友都很欣赏这个姑娘。欣赏她的才情、谈吐,学历等等。然后当他跟我讲起这个姑娘,就勾起我过去的回忆,于是我尝试着搜索她一下。
略去搜索过程,我最后获得了充足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还是要再次向这个姑娘致歉,因为我知道我做的不合适。但请你放心,这件事不会再有进展,也不会有人知道我说的是谁。
只是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今天我作为一个并不专业的人,以一个善意搜索一个姑娘,得出的结果都远超我的预期,那以后呢,未来的某一天,一个更专业的人怀着恶意去搜索这个姑娘,搜索我,搜索我的亲人、朋友,结果会是如何?
想想都可怕。而更可怕的一点在于,绝大多数人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第四次,是我和我女朋友的相知。
这一点比较有意思,也算我这篇日志里唯一一段比较有趣的内容了。
我女朋友远在海外,回国机会不多。按理来说,我和她连认识的机会都等于零。
当然,命运安排我们相遇了,这不提。
需要提的则是,我和我女朋友的相知,居然讽刺的也是依据和上几条事例一样的原因。
我一开始虽然很欣赏她,但其实只是想把她作为一个朋友。因为最一开始,很坦诚的说,虽然我认定她就是我梦中情人的模样,但我认为自己并不能配上她。
于是,当她问起我的学校和一些详情时,我选择遮遮掩掩不告诉她。
结果呢,当然是她想办法知道了,而且还知道了更多。然后就谈起了学校,然后就谈起了过往的事情,还有过往的过往……最后,略过许多许多过程,我们相知然后相恋了。
这个剧情太狗血了是吧?只是我想说的是,不是每次隐私泄露带来的都是这么美好的故事的,更多情况下,你会觉得自己被人死死勒住的喉咙,而对手的样子你甚至都不知道。
第五次,是微博收到的神秘私信。
这件事最终促使我做出决定,直接开始行动。
2013年2月,我已经逐渐感觉到了,微博成了我的一个累赘。它臃肿、繁杂、浮躁,信息多的使人焦虑。同时,它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低到几乎没有。因为任何人其实都只能在上面看到无数真真假假的八卦、传闻、议论,而收获不了多少有效、有益的内容。
这条微博收到的神秘私信,就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条私信是如此的无聊、无趣、无足轻重,以至于我完全不理它,完全把它抛到一边去了。
但有的事情就是这样,你以为你把它忘了,但实际上它一直在心中暗示着一些不好的可能性。你以为它小到不足为奇,但它像墙上的小黑点,你总以为是一只飞虫,想要把它打下来。
为什么一个陌生人会知道这些?这是我不知道多久以前微博的内容,远到我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为什么要说这句话都忘的一干二净了,可为什么有的人还要帮我记起?
为什么?
是的,就是这样。
2013年3月16日,我删除了微博上的所有内容。
2013年4月17日,注销了三个博客、一个空间。
17日,注销了人人。
18日,重新注册了天涯账号。
19日,我坐在这里,一边吃午饭一边写这篇日志。
我把我的所想和我过去的这些经历讲给了我的朋友听,所有人,无论他们上网多还是少,都陷入了沉默,然后,他们做了和我类似的事情。
即使在最轻的一种情况里,你也想象不到会有一个陌生人或你很熟悉但你绝不想让他深入的了解你的这么一个人,把你的过去了解到指掌之间。
这不单单是密码泄露的问题,这是全局的问题。
建议:
1、当你的微博或任何一种类似微博的东西发送数量超出你的控制范围时,控制它。
4、尽可能的关闭或注销或删除你已经废弃了很久了账号,无论是什么。即使没有致命隐私,想想吧,你25岁的时候被人翻出了15岁时写的博客,丢人不?
5、请尽量低调,即使是在网上。
6、不要连续多年用同一个账户名,尤其是在某处已经出名了的那种。如果你既不想低调又想使用同一个账号,请参考2.
7、当你想用虚拟身份掀起一场风浪的时候,再次参看2.
8、不要去恶意的窥探别人的隐私。
9、别吵架,吵架也别去伤别人的自尊心。网络中吵的天翻地覆的,现实中完全可能可以是好朋友。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