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王者荣耀》一经发行迅速风靡全国,不少人也靠直播打这款游戏发家致富。其中,就有一个叫寂然的少年游戏主播。
然而,年少成名的他,却在2021年年底,用一纸诉状把亲生父亲告上了法庭。
这个事情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讨论:
“寂然未免有点不孝,刚赚了点钱就不要自己的老父亲?”
“游戏主播好歹也是公众人物,一般不会如此行事,恐怕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吧。”
“寂然到底为什么告自己的父亲,想吃这个瓜。”
很快,随着寂然在网上发的一篇长文,大家才知道原委。
网瘾少年
2001年11月,寂然出生在浙江一户普通家庭,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寂然父亲虽然年轻,但没有正经职业,经常跑去天桥底下和一些老人一起摆摊,给人算命看风水。
在寂然5岁那年,父亲干脆连这种小活儿也不干了,在家躺平。
家里没个稳定的经济收入,母亲只好扛起大梁,找了个工厂上班,拿着每月一两千块的工资。
日子过得拮据,虽然寂然不至于挨饿受冻,但也很少吃零食买玩具。
在他印象里,童年最大的愿望就是逛超市,买一包海苔。只不过,这种情况少得可怜。
直到后来寂然上幼儿园,父亲花重金买了台电脑在家打游戏。
看着眼前这个趣味十足的“玩具”,寂然天天围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有时候还能在爸爸的引导下玩上一把,这足以让他开心老半天。
没想到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竟发掘了寂然的“游戏天赋”。
7岁时,他打《星际争霸》展现出惊人的手速,每分钟能点击鼠标150-200次。
要知道,一个普通成年人平均值仅在110次左右。
刚过8岁生日,寂然就在魔兽争霸游戏世界里,打遍了所有的魔兽RPG地图。
有一次,父亲带了一个朋友回家玩。
朋友听说寂然游戏玩得不错,想要比赛一局,最后却输给了寂然。为此,寂然还“收获”了父亲朋友给的一个红包。
2016年年初,上初二的寂然放寒假在家,父亲给他一部平时不用的旧手机。
看到他有手机,不少玩《王者荣耀》的同学就把他拉进了战队一起打游戏。
那是寂然第一次接触手游,然而凭借多年的网游经验,他的战绩很快超过了其他人。
有一天,寂然正和同学们在游戏里激战,突然有人大喊:“寂然,你排位第一啦!”
这事儿寂然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却特别激动,争相竞传,不到几天,全校都知道有他这号人物。
在学校“出名”后,寂然发现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泛着光,就连学校的“校草”都跑来向他请教游戏秘诀。
玩个游戏竟能成“学校名人”?这让寂然感到特别骄傲和自信,整个人的状态也和以往不同。
更令寂然想不到的是,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会因为朋友的一个小小建议,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年入百万
2016年下半年,一股直播风在网上兴起,很多游戏公司招兵买马,准备大展拳脚。
这时,寂然的队友想,寂然玩游戏能力出众,正适合吃这碗饭,便建议寂然去试试,给网友直播打游戏。
一听到这,寂然瞬间来神了,他想:“反正我对学习已经不感兴趣了,何不试试。”
于是,寂然瞒着家人,每天放学回家锁着门鼓捣起了直播来。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除了战队的几个战友,根本没什么人看他。
好在寂然有耐心,认为自己闲着也是闲着,直播游戏也很好玩,并没有放弃。
就这么做了几个月,收获来了。先是一块钱的打赏,紧接着两块钱,五块钱……最多还有666块钱的赏金。
被人认可,又可以赚到钱,寂然很开心,直播的劲头越来越足。
然而,钱是赚到了,可这些钱怎么拿到手却成了问题,因为他那时还未成年。
想来想去,寂然觉得可以绑定父亲的银行卡,把钱直接转到父亲的账户上。
结果这一举动,暴露了他“游戏主播”的身份,父亲发现,这个不起眼、沉默的儿子竟是一棵“摇钱树”。
为了让寂然好好直播赚钱,在寂然初升高最关键的时刻,父亲想了一个“好主意”。
有一天寂然放学回家,父亲找他说:“儿子,你学习成绩也不太好,现在直播这么赚钱,我们不如休学吧,全职直播赚钱怎么样?”
寂然本就对读书不上心,见父亲这样说,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然而寂然母亲却不是很同意,得知寂然同意休学后,便提醒寂然:“孩子,你赚钱多少妈妈觉得无所谓,只希望你能多读点书,学门技术也是好的。”
有人说:“世人慌慌张张,不过为碎银几两。”可在寂然这里,这碎银几两似乎来得格外容易。
升级为“百万富翁”的寂然,出手阔气多了,经常让父母带弟弟到处旅游。
只是他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一心在家搞直播,吃饱喝足就行,对生活要求不高。
就在寂然以为岁月静好时,父亲开始动起了坏心思,想吞掉他的钱。
父亲说:钱放在银行收益少,不如把钱拿出来做点事,可以钱生钱,赚更多。
那时的寂然终究是个未成年小孩,没什么辨别能力,出于本能选择相信父亲,同意父亲帮自己打理这笔“巨款”。
家庭破碎
那天,寂然和往常一样凌晨下播,原本想停下来好好休息,却意外看到哭着跑下楼的母亲。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母亲哭得那么伤心,停都停不住。收起眼泪后,母亲才犹犹豫豫告诉他原因:
原来,父亲在外面找了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小三,不仅如此,还和对方有了孩子。
在两个月前,父亲就打着寂然的幌子,借口说儿子要从游戏公司跳槽,需要父母离婚,“诱骗”寂然母亲签下了离婚协议。
听完母亲的哭诉,寂然一下子蒙了,他不敢相信母亲嘴里的那个“渣男”就是自己的父亲。
印象里,小时候对他最好的就是父亲。
父亲虽然没有正经工作,吃软饭,但给他的陪伴是最多的。带他玩,支持他的爱好,还因为他玩手机眼睛近视,给他买了一部平板电脑。
比起从小忙于工作的母亲,寂然更依赖父亲,实在想象不了父亲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如今证据确凿,寂然没办法再任由父亲为所欲为了。为了保护母亲、拿回自己的钱,寂然决定“站”起来,坚决向父亲说“不”。
就这样,寂然开始清算自己的财产,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不知不觉已经向父亲卡上打了420万。
虽说母亲咬定这420万全被父亲花光了,但寂然觉得,父亲应该是把钱转移给了小三。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终止向父亲卡里打钱的操作,及时止损。
紧接着,他咨询律师如何要回父亲手里的420万。
在寂然的认知里,就算父亲真的大手大脚把这些钱花了都无所谓,最起码在自己人身上,但现在花在别人身上了,他不能接受,所以必须要回来。
考虑到是家庭矛盾,寂然还未成年,律师建议先以协商为主。
为了顾忌父亲的颜面,寂然同意了律师的建议。可父亲却满不在乎,协商期间一直不正面表态,一会儿说没钱,一会儿说投资失败,能拖就拖。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父亲趁寂然去广州直播,母亲又骨折住院,家里无人时,跑到家里偷拿身份证,卖掉了寂然给母亲买的车。
寂然气愤极了,协商了近3年,一点效果都没有,父亲还变本加厉,实在忍无可忍,他决定起诉父亲,追讨属于自己的420万。
做出这个决定后,寂然多少有些害怕,毕竟对方是自己的父亲,一旦对簿公堂撕破脸,不知道父亲会做出什么过激行为。
果然如寂然所想,在得知自己被起诉,法院冻结自己银行卡后,父亲暴跳如雷。
趁寂然在房间里直播时,父亲直接闯了进去,拿出一堆东西让他签字,想通过条约继续控制他。
看着眼前杀气腾腾的父亲,寂然匆忙闭播,立即报警保护自己人身安全。
经历了这次“突发事件”,寂然彻底对这个只要他的钱,抛弃亲情的父亲心灰意冷,只想法院早点受理他的案子,早点“断绝”父子关系。
起诉生父
第一次开庭,父亲信心满满,坚信自己会赢,连律师都没带。
他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的理由是,寂然是他儿子,他是监护人,寂然赚的钱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可法官大人没有支持他的话,驳回他的请求。
这下,父亲意识到法律是严肃的,不能再以耍无赖的方式应对,只能卖掉自己的车请了一个律师。
很快第二次庭审开始了,双方律师展开了拉锯战。
父亲一方认为,自己除了是监护人,还是合伙人。因为寂然这些年只会打游戏、直播,没有任何团队,所有打杂、经纪人的活儿都是他在负责。
冲着这一点,寂然必须付工资,赚的钱要分一半。
除去家庭开支,纯收入只有280万,对半分就是每人140万。
此外,属于寂然的140万里,还要减掉家里装修房子、给寂然买手机电脑、每个月给父母家用,算一下只需要还10万就够了。
寂然一方则表示,父亲压根就不能算合伙人,总共就帮过三次忙。
一次是签合同,当时他还未成年需要父亲签字;还有一次是直播打榜,父亲帮忙打榜了;最后一次是直播送礼物,父亲也帮了忙。
仅凭帮几次忙就想分走上百万,这完全不合理。
平时寂然在家,很少出门,除了必要生活开销,买手机电脑外,根本没有花那么多钱,顶多就50万。
家里杂七杂八和该给父母的花销,最多也就100万。
这么算下来,寂然怎么也要拿回至少300万。
这一次庭审在双方的争执下长达3个小时,最后谁也不服谁,没有一个结果。
经法院调解,寂然与父亲达成庭外和解,父亲得返还100万,分7年还,每年15万。
刚开始寂然并不同意这个结果,可法院工作人员分析:
父亲已经没有钱了,能还多少就还多少,要是他耍无赖不还,除了限制高消费,限制坐车外,寂然可能一分钱也得不到。
更何况,如果非要父亲还那么多钱,当时挪用420万是在与母亲婚内,这么算,母亲也要跟着一起还。
为了母亲,寂然咬牙答应了。
这场伦理闹剧,表面上看是寂然一方获得了胜利。可寂然却认为自己只是无奈向现实屈服,即使身上还流着一半父亲的血,也绝不再承认这个父亲。
寂然的故事一经流出,网友纷纷表示同情,有人称他“年度最惨主播”。
同时,也有网友反思,如果寂然没有直播,没有赚那么多钱,他们家是不是就不会分崩离析。
然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直播,也不能保证家庭关系不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土崩瓦解。
爆火之后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寂然一家收获了短暂的快乐,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家庭解体的悲剧。
上天似乎总爱开这种玩笑,开一扇窗,就关一道门,然而,这就是生活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