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体诗词期刊三种(全九册)2024pdfepubmobi电子书

民国旧体诗词期刊三种(全九册)2024pdfepubmobi电子书

图书标签:诗词民国文獻诗歌中国文学近代文學文学史料考辨

出版說明

爲了方便學界對民國時期舊體詩詞和相關期刊的研究,我們選了以刊發舊體詩詞爲主並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三種:《詩經》《民族詩壇》和《雅言》。下面依次作簡單介紹。

一、《詩經》

上海大夏詩社編輯,封面題字爲馬公愚集《尹宙碑》,創刊於一九三五年二月,至一九三六年四月共出版六期。大夏詩社是上海大夏大學的社團組織,由在校學生锺朗華發起創建,成立於一九三四年,《大夏週報》有相關的報導。主編鍾朗華(1909—2006),四川自貢人。抗戰時在五戰區孫震部任少將文職。抗戰勝利後返鄉從事教育工作,後於蜀光中學退休。民革黨員,自貢市政協原文史委委員。自貢市詩詞學會顧問。著有《己生詩草》《泡沫存稿》等。

《詩經》雜誌每期的《編後》,簡單記録了詩社和社刊的基本情況。鍾朗華發起詩社,“原想集合幾個興趣相近的朋友課餘時互相研究”。刊物依靠“募股”的辦法集資出版,認股者包括詩社中的學生,還有一些師長。在辦到第三四期合刊時,大夏詩社宣告解散,但刊物仍繼續刊行。詩社裏比較熱心的有李懲驕、王廷熙、袁愈荽、劉策華等大夏大學的學生。在創刊號的《編後》,編者認爲,把新詩舊詩截然對立起來,並將新詩歸爲進步,把舊詩歸爲落後的做法存在偏見。他認爲,“詩本是生的靈動,靈的叫喊,真情流露的結晶品”,祗要用適當的章句,自然的音韻,豐富的情感,自然寫出,則無論白話文言詩,都是完美的詩。編者由此宣稱《詩經》要“捉住現實,歌唱新的意識”,力圖在“高深過於高深,通俗過於通俗”之中,“找出一條生路”,“無論是深奧的文言,通俗的白話,紳士們的吟詠,販夫走卒的歌唱,都願意虛心地去研究。”《詩經》雖然聲稱爲雙月刊,但並不是每期都能按時出版。

雜誌大致分爲文言詩、白話詩、詞曲、歌謠、譯詩幾個欄目,其中文言詩和詞曲每期占三分之二左右的版面,白話詩占六分之一左右的版面,譯詩和歌謠很少。比較特殊的第二期,將白話詩排在了最前面。文言詩詞曲多唱和之作;白話詩與歌謠則關注時局,關注下層民衆的生活,關注女子和兒童的命運問題;譯詩僅寥寥數篇,且並非每一期都有。從作者來看,除了社內師生,還有陳衍、趙熙、陳柱尊、黃侃、林思進、柳亞子、馬公愚、王蘧常、夏敬觀、龍榆生、江亢虎、冰心、田間、李劼人等等,可謂陣容強大。

二、《民族詩壇》

盧冀野主編,一九三八年五月創刊於武漢,獨立出版社印行。創刊號出版以後,每月一册,到十月第六册爲第一卷。此後仍然是六册爲一卷,到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共出版五卷二十九册,終告停刊。第一卷第五輯以前在武漢發行,一九三八年十月以改爲重慶發行。雜誌的支撐性人物是主編盧前。盧前(1905—1950),字冀野,江蘇人。他是一位在詞曲方面成績斐然的學者。先後任教於金陵大學、成都大學、河南大學、中山大學、上海暨南大學等。

《民族詩壇》每期都將有關舊體詩的論文,或者隨筆放在卷頭,然後按詩(絕句,律詩等舊體詩)、詞、散曲、新體詩(現代詩)的順序刊登作品。以作者來看,出現頻率較高的有江絜生、李元鼎、李仙根、林庚白、盧冀野、錢少華、王陸一、許崇灝、于右任、易君左等,這些人顯然是該刊的核心作者。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雜誌是以于右任爲中心,以與于右任有關聯的文化人、政客爲主體的人群發表舊體詩的陣地。

《民族詩壇》的宗旨是“以韻體文字發揚民族精神激起抗戰之情緒”,故而作品多以控訴日本侵略,表達國土遭受蹂躪的憤怒、憎恨、厭惡、悲哀之情爲題目。那麼,于右任等國民黨文人集結於《民族詩壇》,以舊體詩爲武器參與抗戰的歷史事實,顯然應該在抗戰文學史上佔據應有的位置。

三、《雅言》

餘園詩社編,一九四〇年一月創刊於北京,綫裝本。這是北京淪陷時由日本人和偽政府官員辦的一份文言雜誌,以刊發舊體詩詞爲主,也有序、跋、考據、遊記、藏書題記等。《雅言》之得名,“洙泗之教,詩與書禮,並屬雅言,而詩爲稱首,故以雅言標目。”

北京餘園詩社的地址在傅增湘的藏園,即西城的石老娘胡同七號。《雅言》雜誌社以傅增湘爲社長,贊助雜誌出版的是汪偽政權的要人,如周作人等。翻看雜誌,可知一位中國名字叫王嘉亨的日本人負責其具體編輯工作,而瞿兌之、郭則澐等也參與其中。然而,雜誌本身刊登的內容,主要是詩人唱和及對舊文獻的保存,並無明顯的政治傾向。對中國近代詩壇來說,所存史料相當豐富,傅增湘著名的“藏園群書題記”,也多由此刊發,值得細細品味;而傅增湘的此段歷史,也異常複雜,需要深入研究。

《雅言》的作者多是晚清的遺老遺少,主要撰稿者爲余園詩社成員,其中傅增湘、王揖唐、胡先骕、梁鴻志、張伯駒、夏仁虎等人的作品較多。如果單純以雜誌的背景是偽政府而言,對其作者的評價容易產生問題,如啟功、黃賓虹、王季烈、謝國楨、冒廣生、葉公綽、劉盼遂、劉承幹、盧弼等,也爲其撰稿,如何認識這種行爲,必須考慮到當時歷史的複雜性,不可簡單下結論。

刊物每月一期,偶有合刊。至一九四四年改爲季刊,出版兩期後停刊。前後延續四年多,共出版了四十四期。現在各地圖書館收藏均不齊全,想見到一套完整的,非常困難。此次是以國家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所藏配補,方得完璧。

這三種期刊是均由相應詩社編輯,可以視作“清末民國詩詞結社文獻”系列的一種。因爲都較有特點,先行彙集影印,希望對現代文學界的研究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此類刊物尚多,續編工作,有待來日。

THE END
1.一本难求!年轻人排队4小时买故宫日历,图啥?文物印章乾隆故宫博要说文创届的顶流,那一定非故宫日历莫属。 早在91年前,刊登在《益世报》上的故宫日历广告一出现,就引发了全民性的抢购热潮! ▲ 民国时期的《故宫日历》 100年前,为了满足众人好奇心,刚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出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介绍故宫的藏品。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CRV71D05439A3X.html
2.民国算命第一奇才林庚白,是民国初年,术数界中一位奇人。他的一些推算,由于种种原因不便宣扬,但是非常神奇!此人精于星相,对相学及子平命理,颇有独到功夫。,并著有《人鉴命理存验》。他曾预言章士钊何时入闽、报人林白水将遭横死、孙传芳何时领兵进驻浙江等,均一一应验。林庚白家为福建闽侯望族,所以是一名世家子弟。原名学衡,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70574608646525
3.他是民国最厉害术士,算尽天下,最后却被日本人杀死!在民国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算命大师,他算出自己会早死,最后果真应验,这位算命大师就是林庚白,林庚白的身份众多,他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热心政治的人物,但是最为让他名声大噪的就是他算命的本事了。 他对命理术数精通到什么地步呢?林庚白著有《人鉴》一书,其中记录了包括慈禧太后、孙中山、蒋介石,梅兰芳等一百一https://m.douban.com/note/781846694/
4.民国时期著名诗人:林庚白的生平事迹简介林庚白(1897~1941),原名学衡,字凌南,又字众难,自号摩登和尚,民国时期诗人、政治人物。1897年(另有1894年、1896年之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州尾村)。幼孤早慧,由其姐抚养长成。8岁便负笈北京,一生热心政治,曾加入京津同盟会,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民国元年,在上海秘密组织'铁血铲除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6/09/32628105_1129705566.shtml
5.民国四大才女1914年,她在上海加入由柳亚子等人创办的著名诗歌社团——南社。当时,吕碧城与南社同仁,如汪精卫、张默君、铁禅、余十眉等,都有往来。柳亚子称其为“南社女诗人中的佼佼者”,林庚白赞其曰:“碧城故士绅阶级中闺秀也,惊才绝艳,工诗词,擅书翰……读之使人回肠荡气,有不能自已者。”这一时期,吕碧城还自学了法、德http://baike.soso.com/v760587.htm
6.林庚白/白玉石居士:民国名人命鉴八字《民國名人命譜》原名《人鑑》,作者(觀瀑主人)本名 林庚白,是民初著名的詩人,著有《子樓隨筆》 《麗白樓詩》(與林北麗合著)等書。林庚白精通命理, 二十八歲撰此書。書裡收集有孫中山、袁世凱、黎元洪、曹 錕等數任總統:段祺瑞、馮國璋、徐樹錚、汪兆銘(精衛) 等幾位總理:吳佩孚、馮玉祥、張作霖、陳炯明等大https://www.xinyibooks.com/goods.php?id=1763
7.诗人林庚白:民国命理大师的生死之劫于画眉;只是有件事,常常困扰林庚白。 那就是他的星命之学。早在民国10年,林庚白就在北平出版过一部专著,名叫 《人鉴》。据说他算命奇准,要人名流的八字,大半经他推算过。当时还有一位专 家,就是名诗人兼外交家的汪荣福之子汪公纪;也是名流要人,乐于问休咎的一个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1655491_1058083472.html
8.被称之为民国“第一神算子”的林庚白,曾经为许多达官贵人批过八字被称之为民国“第一神算子”的林庚白,曾经为许多达官贵人批过八字,其中最有名的是预测了袁世凯的死期,且分毫不差。 他也曾为自己批过八字,预测活不过45岁。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住在重庆的林庚白天天遭受日机轰炸,担惊受怕。 他决计去吉祥的用神方向,以躲开命运劫数。 https://www.meipian.cn/55n37yes
9.1934年:于右任题书名.林庚白骆经畲序.上海命学社.張一蟠著1934年:于右任题书名.林庚白骆经畲序.上海命学社.張一蟠著【定命录】83名人,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民国旧书,社会/科学,平装书,32开,1934年:于右任题书名.林庚白骆经畲序.上海命学社.張一蟠著【定命录】83名人等民国旧书相关商品收藏交易,上7788书籍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301_35897044.html
10.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陈三立的诗才,在当时不但获得同光体作家的认同,也为诗界革命派诗人梁启超等人所激赏。江西派著名人物还有王瀣、陈隆恪(三立子)、胡朝梁等。 同光体闽派诗人以郑孝胥、陈衍为首领。这一派诗人以学习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陈师道、杨万里为标榜。南社著名诗人林庚白曾表示对于郑孝胥的推崇。郑孝胥(1860-1938),字苏堪,https://poetry.cnu.edu.cn/xwxx/gdzm/130249.htm
11.春望二之一春望二之一翻译春望二之一赏析林庚白(1897~1941),原名学衡,字凌南,又字众难,自号摩登和尚,民国时期诗人、政治人物。1897年(另有1894年、1896年之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州尾村)。幼孤早慧,由其姐抚养长成。8岁便负笈北京,一生热心政治,曾加入京津同盟会,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林庚白是南社著名诗人,有“诗怪”之https://www.gushici.com/t_35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