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子:13岁上北大,给自己算命后果断抛妻,并成功把自己算死

林庚白,这位神童,四岁便能写作文,七岁开始作诗,十三岁时以第一名的佳绩考入当时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今北大),打破了众多“奇迹”的记录。他的名声响彻历史,却主要是因其“神算”而流传。

在袁世凯复辟之时,年仅19岁的林庚白竟然凭借书算预言:袁世凯即将暴卒。此番预言不仅表达了他对袁世凯的不满,也颇有鼓动民众反抗之意。

果然,袁世凯不久后便暴亡。而后,林庚白的名声在江湖中大盛,络绎不绝的名流前来请他算命。其巅峰时刻,为求算命,名流们竟愿意花费高达400个大洋的天价。

在为人算命时,林庚白绝不似常见的“半仙”那般信口开河,他作为北大的高材生,会先认真查看命理排盘,并结合经典文献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寻求他算命的名人中,许多人的命理“奇验”令他自己也感到惊叹。

“这本是偶然,但中国人在侥幸心理的影响下,更因历史上封建政治的缘故,将命数视为愚民的工具。同时,在家族制度的背景下,许多人也利用命数来为自己谋利,因此'玄之又玄’的命数不期然地深入了整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中,我反而因此被误认为'预言家’,尽管我并不以此为生。”

林庚白虽然起初并不信命,但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准确算命”后,他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存在。毕竟,他每一次轻松算出的“命”,最终总是应验,这让他无法再对此置若罔闻。

时光荏苒,林庚白为陆小曼、徐志摩等人进行算命,他的测算甚至准确预示了徐志摩的离世。正如他所言,徐志摩在34岁那年因飞机失事与世长辞,令林庚白更加深信“人的命数是天所注定”的说法。

徐志摩去世那年,林庚白也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算了一命,结果显示:命中有一吉一凶。吉预示他将迎娶一位才貌双全的妻子,而凶则暗示他活不过五十岁。

得知这个结果后,林庚白显然有些不悦,他多次为自己算命,结果却始终如一。在感叹“这就是命”的同时,他悄然决定与妻子许今心离婚。

林庚白心中暗自思索:“命里说我会娶到才貌双全的妻子,但我现在的妻子无才又无貌,这不是在说明她并非我的命中注定之人吗?”

虽然许今心其实并不差,她贤良淑德,对儿女非常关爱,并且还是林庚白姐姐的小姑子,二人在18岁那年走入婚姻,无疑是“亲上加亲”的结合。

然而,当林庚白心生离婚念头后,他便开始物色自己“命中注定的妻子”。经过多次寻找,他最终在一次朋友的宴席上,遇见了铁路部的一位女职员——张璧。

见到张璧后,推崇欧美社会主义文艺的林庚白,自认为她可以与自己志同道合,犹如“燕妮”般成为他的“革命伴侣”。

随着对张璧的幻想愈发强烈,林庚白的离婚意愿也愈加坚定。甚至有时,他在梦中一边喊着“离婚”,一边惊醒。

1931年,为了实现离婚,林庚白毫不犹豫地选择“净身出户”:他将全部家产与子女悉数转交给许今心,完成了这场看似命定的决裂。

当林庚白急切地找到张璧,向她倾诉自己离婚的种种经历时,张璧的反应令人始料未及——她显得无比震惊。显然,张璧的态度与林庚白想象中截然不同:他本以为这位高洁的女子会给予他理解和支持,然而她的眼中却充满了不屑,似乎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离婚男子。

尽管林庚白不断地以各种理由试图说服张璧愿意与他共结连理,然而,这位小姐始终能够找到无数借口来拒绝他。不久后的1932年10月30日,两人的关系终于走到了尽头,彻底分手。分手时,林庚白感到无比痛苦,他在自传中深情地回忆起当时的心境:

“我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痛苦,经历了个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极大损失与牺牲。”

在此时,林庚白的政治生涯同样不尽如人意,由于对国民政府的失望,他选择辞去南京市政府参事的职务。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林庚白感到异常压抑,他在沉思中说:

“对于这种灰暗的人生,我愈发感到模糊与困惑,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趣味。因此,我开始寻求刺激与麻醉,以取代我心中那无尽的幻想与慰藉。”

于是,林庚白开始通过追求女性来寻求刺激,他坚信:真正能够让他麻醉的,不是鸦片,而是女性。他将自己的追求目标锁定在人品、才华与家世俱佳的女子身上。民国时期的不少名媛,都曾被他追求过。

秉持“广撒网”的原则,林庚白最终找到了一个才貌双全且愿意嫁给他的女子,她就是林北丽——一个比他年轻20岁的才女诗人。

林北丽乃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堂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旧体诗更是她的拿手好戏。与林北丽成婚后,林庚白对命运的信念愈加坚定。

通过实践验证了“命”的存在,林庚白对自己曾经算出的“一吉一凶”更加信服。然而他始料未及的是,在实现了那个“吉”之后,他却开始对那一“凶”感到无比恐惧。

林北丽的容貌和才华令林庚白深深倾倒,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他对自己“活不过50岁”的忧虑。他频繁做噩梦,梦中的自己面临着惨死的情景。每次从噩梦中醒来,看到身边熟睡的妻儿,他竟不禁在夜深人静时流下泪水。

此时,“早死”的思想已在林庚白的潜意识中扎根。一旦某种念头进入潜意识,就很难被改变。林庚白并未学习过心理学,无法理解潜意识的深远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人的潜意识成为了所谓的“命”,这一点难以逆转。

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林庚白只需转换观念,也就是不再相信自己算出的命。然而,他并未做到,而那些支持他的人亦相信他所预测的“命数”,因此,他们同样注定要经历与他相似的命运。

随着抗战的爆发,林庚白越来越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此时的林庚白再次为自己算命,结果与以往一致:他不久将死于非命。这一结论令林庚白感到无比愤懑,日军每一次轰炸后,他都会重新推算自己的八字,希望找到解脱之道。

眼见寻不到破解的办法,林庚白决定寻求外部帮助,最终在重庆找到了一位颇有声望的算命师傅。这位师傅名为陶半梅,人称“陶半仙”。经他细致观察林庚白的面相后,分析道:

“你算得不错,确实会在不久后死于非命。如今形势如此紧迫,我劝你去乡下暂避,保全性命。”

在听完半仙的话后,林庚白回到家中再为自己排八字,结合了半仙的看法,他终于在八字推算中发现了生机:如果能逃往没有战争的南方,或许能避过这一劫难。于是,林庚白决心前往当时仍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以求庇护。

林庚白在抵达香港仅一周后,太平洋战争便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对香港的全面侵占。身为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的林庚白一向主张抗日,但在这危急关头,他内心忐忑不安。日军的搜捕行动如火如荼,他们专门对与国民党和共产党有联系的人进行追击,林庚白深知自己正是这场风暴的目标。

在慌忙之中,林庚白决意要进行一场偷渡,返回内陆寻求安全。他和几个朋友租了一艘渔船,计划夜间悄然离开。无奈于日军的重重戒备,他们的逃生计划不得不一再延后。最终,林庚白只能无奈地留在香港,暂时隐藏身份。

12月19日,这一天,林庚白与妻子及孩子一起,带着简单的行李前往朋友家以避过风头。为了不让日军识破,他们特意将自己伪装成本地居民,林庚白甚至努力让自己的外貌看起来更加普通。

夫妻二人的伪装非常费尽心思,如果不仔细观察,日军恐怕难以辨认出他们的真实身份。当他们打扮妥当,准备从后门悄悄出门时,却不想几名日本士兵突如其来,声称要找“林委员”商讨事情。

日本士兵为何紧急寻找林委员?原来,他们获得的情报存在误差,错误地将林庚白视作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虽然“立法委员”与“中央委员”仅一字之差,但其地位与危险程度却截然不同。

林庚白和妻子在屋内听到混乱的声音,感到十分惊慌,便迅速向前逃跑。他们的慌乱举动引起了日本士兵的怀疑,一名日本宪兵迅速跟上,并对林庚白进行了详细的审视。看着他无精打采的模样和朴素的装扮,宪兵并未将他与“林委员”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句简单的询问后,宪兵误以为他确实搞错了人,挥手示意林庚白继续前行。然而,当林庚白看到不远处肩负孩子的妻子时,他突然想起自己算得的一卦:“一吉一凶”,顿时愣住了。

林北丽注意到丈夫的不对劲,发现他的双腿因紧张而颤抖,行走时仿佛有些无力。日本宪兵也察觉了这一异常,其中两个士兵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其中一人厉声呼喊:“站住!”

听到这一声喊叫,早已惊魂未定的林庚白在鬼使神差之间竟转身向住所的方向跑去,令日本宪兵愤怒不已,他们终于下定了杀心,随即一颗子弹穿透他的背部。

在他倒下的瞬间,林庚白恐惧地睁大了双眼。他曾预测的“死于非命”“必见血”的命运,竟在这一刻不幸应验。后来的评价认为,林庚白痛苦的死法,其实是自己算不清命运的结果。若他并未预感到自己“不久之后将死于非命”,何以言逃亡到香港,何以在被拦截时因过于慌张而酿成悲剧?

这场枪击事件中,林北丽在试图扶住丈夫的瞬间,也遭受到一颗子弹,夫妻俩双双倒在血泊之中。林庚白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便已经去世,而林北丽因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日后一直闷闷不乐。

可悲的是,因时局危急,许多朋友为了自保无暇顾及林庚白的丧事,其处理方式显得极为草率。他的葬礼几乎没有仪式,连一副棺材也没能用上。他的葬身之地,竟是在附近一户人家的菜地里。

抗战胜利后,林北丽和已经行动的亲友们返回他的埋骨之地,想要将他的遗体重新挖出安葬,但他们四处苦寻,也未能找到林庚白的遗骸。

受到丈夫生前影响,林北丽坚信命运的安排,她后来找了街头术士算命,得知自己晚年将凄苦不堪,因而对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最终,她像个行尸走肉般度日,对两个孩子的照顾也明显出现了疏忽。这样一来,她的孩子们也未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与教育。

算命之所以常被视为“害人的把戏”,正是由于如林庚白与林北丽这样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对命运抱有极端执念,因而忽视了生活本身的音乐,不理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个遥远的真实故事:

在一个偏远农村,某个小男孩通过算命得知自己成年后将会从事挑大粪的工作。这个消息令小男孩整整哭了一夜。醒来后,他暗自决心:“我一定要努力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绝不会成为挑大粪的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个小男孩考上了著名的医学名校,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肛肠科医生。

若林庚白能够审视这个孩子的故事,他对“命”的理解或许会有更深刻的领悟。这种情形下,即使他最终遭遇不测,其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孔子曾提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句话隐含着重要的哲理:人要了解命运,但不能被命运所束缚。知命之后,个体更应当主动去“尽人事”。因此,孔子的言辞实际上更加强调对“现实”和“事实”的接受及遵循。

“命由天定,运由自己掌握,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命运。”这一观点早已被众多哲人所证实。可惜的是,林庚白始终未能领悟这一真谛,因而陷入命运的桎梏,最终使自己和家人饱受困扰。

合情合理地说,“可怜之人亦有可恨之处”这句格言,几乎可以完美适用于民国时期才华横溢的林庚白。

THE END
1.诗人林庚白:民国命理大师的生死之劫靠林庚白一份立法委员的待遇,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裕,但诗曲相和、闺中之乐,甚 于画眉;只是有件事,常常困扰林庚白。 那就是他的星命之学。早在民国10年,林庚白就在北平出版过一部专著,名叫 《人鉴》。据说他算命奇准,要人名流的八字,大半经他推算过。当时还有一位专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1655491_1058083472.html
2.《人鉴》:民国诗人林庚白的命理戏墨(《人鑑—命理存驗?命理擷林庚白是一个营销高手,“每算一命,须致百金”不仅在年纪轻轻就享算命大师盛名,而且当时卦金收得很高。懂命理八字的看完这本书,想必会颠覆这种看法,他的算命技术真的比收费差太多太多了。林庚白用命理借以讽喻时事,为一爱国诗人。但实际上,他在《人鉴》的笔法,抱的观点是不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94779/
3.宜昌2024十大算命大师都有谁,精选命理约言白话注解韦千里价格,韦本书是民国著名命理学家袁树珊所著。是当时命学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命理学的理论、观点,并加以批评、诠释,是一部实用性、知识性相结合的命理学全书。它从简单的命学概念、原理,推命的方法,吉凶休咎的判断以及各种五行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了介绍,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对我们了解传统命理文化甚有http://shanghai.qinyangming.com/news/9048.html
4.民国命理大师林庚白八字命理解析林庚白生于一八九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戌时 乾造: 甲午戊辰丁酉庚戌 大运: (3)己巳 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命理分析 : 此造丁火日元生于季春,土正当令透出月上,时支戌土,时上财星得刃,克泄重重日元太弱,最喜日元得禄在年支,且通根戌库,更妙甲木印绶得春天之余气,克土护身,“伤官佩印”!聪明绝顶,一生富贵。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3501000014213861631842061
5.民国算命大师林庚白林庚白准确预测了袁士凯的死期,地心天王冲本命土星合本命北交点,本命金星与木星60度,土星在中间平分,这不这就等着重要的星来冲吗? 这种+字架式的盘面凶多吉少。 日心天王冲本命土星命,看长红线,木与本命土120度,看右上下绿线。还有左边月地水与本命土也是120度,这成了正三角形了。 https://www.meipian.cn/56y9q0dx
6.林大师的八字探究相传林庚白大师早算到1941年会有血光之灾,也防大限。为避灾,就千里迢迢跑到香港用方位避祸,就是其命理方的辰或巳方。可仍被日本兵误伤至死。命也! 下面看下香港此方位对其避祸有无实质帮助。 香港属南方,火盛之地,也是其认为能救命之理由,所以避祸香港。香港虽属南方火地,但香港香港,更多为水域,就是灭火之https://www.jianshu.com/p/b07fd8dc291b
7.林庚白/白玉石居士:民国名人命鉴八字《民國名人命譜》原名《人鑑》,作者(觀瀑主人)本名 林庚白,是民初著名的詩人,著有《子樓隨筆》 《麗白樓詩》(與林北麗合著)等書。林庚白精通命理, 二十八歲撰此書。書裡收集有孫中山、袁世凱、黎元洪、曹 錕等數任總統:段祺瑞、馮國璋、徐樹錚、汪兆銘(精衛) 等幾位總理:吳佩孚、馮玉祥、張作霖、陳炯明等大https://www.xinyibooks.com/goods.php?id=1763
8.Hengsheng'sspaceJustanotherWordPress.comsite日前,本报与云南大学联袂举办了纪念熊庆来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藉此机会,本版特刊发此文,向远去的大师献上我们的怀念。 1 若要简单扼要地用一两个词来描写父亲的性格,我想可以说:平实、诚笃。 他的面貌方正,嘴阔,鼻系“悬胆”型,眼睛较细而近视,目光含蓄平和,举止言谈也比较缓慢而持重。我记得很小的https://caihengsheng.wordpress.com/
9.读书网“学衡派”编年文事,作者:沈卫威,在线阅读《“学衡派”编年文事》 - 读书网|dushu.comhttps://m.dushu.com/showbook/133754/1919118.html
10.1934年:于右任题书名.林庚白骆经畲序.上海命学社.張一蟠著1934年:于右任题书名.林庚白骆经畲序.上海命学社.張一蟠著【定命录】83名人,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民国旧书,社会/科学,平装书,32开,1934年:于右任题书名.林庚白骆经畲序.上海命学社.張一蟠著【定命录】83名人等民国旧书相关商品收藏交易,上7788书籍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301_3589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