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似乎已经很少有人提及陈晓旭了,只有当人们再一次看到《红楼梦》的时候,才会想起,曾经有一个将林黛玉演“活了”的演员,而她的命运似乎也如同林黛玉一样悲惨:在41岁时,她便香消玉殒。
而也许更加巧合和难以解释的是,在陈晓旭出生前和去世后,都曾发生过一些“怪事”,单独来看时,这些怪事似乎不能代表什么,但结合起来看,或许就会令许多人相信,有很多事情,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或许,陈晓旭生来就是为了扮演林黛玉,为了让林黛玉有一个具体的形象,为了留下这一部经典之作。
出生前,母亲做了一个胎梦
看过87版《红楼梦》的观众,恐怕都忘不掉陈晓旭所饰演的林黛玉,她所饰演的林黛玉,仿佛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不少人觉得,是因为有了陈晓旭,林黛玉才终于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
而在她之后,不管有多少人扮演过林黛玉,但似乎总是差一点什么,观众们总是忍不住拿她们来与陈晓旭相比较,并最终得出结论:陈晓旭演出的才是“真正的”林黛玉。
这件事情,要从陈晓旭出生之前说起。1965年,陈晓旭的母亲王元夕怀孕了,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她对于孩子的到来十分期待,尤其是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更是令她十分激动。
在怀孕期间,王元夕并没有感到什么特别的,孩子也一直在她的肚子里健康成长,但就在怀孕期间,王元夕做了一个胎梦。所谓胎梦,就是怀孕期间所做的梦,不管古今中外,人们似乎都认为胎梦有着特别的预示意义,因此,王元夕也格外重视自己的胎梦。
陈晓旭的父亲曾在一个节目中透露,当时王元夕梦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告诉她,要为这个孩子取名为“陈ye芬”,其中这个“ye”是草字头加一个“也”字,这个字在一般的字典上没有,陈父也是四处打听。
最终才找到了一位来自南方的老师,才打听到这个字的来由:那位来自南方的老师告诉他,这是南方一种不起眼的小草的名字。
陈父仔细思索了一番,觉得虽然这个ye字有些特别,但这个“芬”字实在有些俗气;王元夕也觉得如此,而他们觉得,如果要将孩子的小名取作“芬儿”念起来着实不太顺口,他们便对这个名字心生犹豫。
拿不定主意之际,两人又找了一位精通《易经》的老先生,请对方帮忙算一下“陈ye芬”这个名字到底如何,他们可能想着,如果这个名字好,那念起来不太顺口也就算了。
可那位老先生一算之下,便告诉两人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因为这个名字是“林黛玉的命”。林黛玉是《红楼梦》里的角色,她虽然聪明清秀,可她的命着实算不上好:六七岁时母亲早亡、11岁时父亲又逝世,她自己则在17岁就“泪尽而逝”,整个人生都充满了悲剧色彩。
为此,陈父陈母决定放弃这个名字,为自己的孩子重新取一个名字,他们似乎觉得这样就改变孩子的人生。
1965年10月29日,王元夕在即将天亮之际诞下了孩子,为此,他们决定给孩子取名为“晓旭”,这个名字充满了朝气,听起来就蕴含着无限生机,但似乎改了名字,最终也没能改变陈晓旭的命运。
“我就是林黛玉”
陈晓旭出生后,当然没有人会将母亲曾经做过胎梦这样的事情告诉她,但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陈晓旭在读了《红楼梦》之后,便沉迷其中,并且深深地喜爱上了林黛玉这一角色,这似乎就让她在冥冥之中和林黛玉联系在了一起。
1983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角,陈晓旭当时的男友毕彦君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陈晓旭,并鼓励她去参与选角,就演林黛玉这个角色。
虽然一开始陈晓旭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但她一路上却过关斩将,进入了剧组的演员培训班,只是具体要饰演什么角色,还没有决定。
而陈晓旭的内心是十分坚定的,她心想,自己只演林黛玉,可是,当时林黛玉一角有3个演员在竞争,而陈晓旭还不是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人。
为了演林黛玉,陈晓旭付出了很多,她甚至曾经表示,“她就是林黛玉”,最终,因为她柔弱的外形、安静又有点偏执的性格都很契合林黛玉的形象,加上她十分坚定的决心,让导演选择她扮演林黛玉。
正是这一决定,最终给观众带来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形象,从此之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似乎就是陈晓旭的样子,不管是其他谁来扮演林黛玉,观众们似乎都觉得“有点奇怪”,又“有点不像”。
而对于陈晓旭来说,林黛玉是她演艺事业的高峰,但同样也是低谷,因为或许她真的就是林黛玉,在此之后,虽然她还扮演过其他角色,可不管演什么,观众总觉得她还是林黛玉,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是致命的缺陷。
因此,最终陈晓旭放弃了演艺事业,转战商海,成为了一名商界女强人。可虽然她从“林黛玉”变成“女强人”,可似乎也没有真正改变她的命运:2007年,陈晓旭不过41岁,却英年早逝,这与林黛玉早逝的命运“重叠”了。
去世后,同样发生怪事
在转战商界之后,陈晓旭就生活得十分低调,她很少接受采访,更少出现在大众面前,因而,当2007年陈晓旭剃度出家的消息曝光之后,人们格外惊讶。
后来,根据媒体报道称,其实早在1999年,陈晓旭偶然听到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录音带时,就已经与佛结缘,后来,陈晓旭特意前往新加坡拜访净空法师,并在芽笼的净宗学会皈依了。
净空法师曾表示,陈晓旭有“善根”,多年来学佛一直很用功,而且她一直“吃长素”,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直到2007年,陈晓旭决定剃度出家,可净空法师不给人剃度,所以便介绍她到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那是一个女众道场,主持常慧法师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女法师。
常慧法师请净空法师给陈晓旭取一个法号,最终净空法师用“学习箴言的真诚”为意,给她取法号为“妙真”。当时,人们以为陈晓旭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归处”,可没想到的是,其实当时陈晓旭已经患上了乳腺癌。
虽然那是在2007年,但乳腺癌依旧是可以治疗的癌症,通过正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人并不在少数,可陈晓旭却希望自己能够“干干净净”地离开,拒绝接受治疗,反而直接选择出家。
在百国兴隆寺,陈晓旭每天抄经、吃斋、念佛,在三个月之后,她便因乳腺癌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的死讯一经传出,无数观众都立刻联想到了同样早逝的林黛玉,直呼没想到命运还有这种“冥冥之中”。
陈晓旭的出生以一件“怪事”开始,而她的离开最终也以“怪事”结束,这或许又是另外一种“注定”。
2007年6月,陈晓旭的追思会在北京召开,陈晓旭生前的好友,《红楼梦》剧组的化妆师杨树云特意从安徽赶到北京去送她最后一程。
据杨树云自己表示,他到的有点早,现场人还不多,他看到现场有一张由他拍摄的、陈晓旭所饰演的林黛玉的剧照——这是陈晓旭最经典的剧照之一,被选择放大并印上了“陈晓旭追思会”的字样,便想要将这张海报拍下来,留作纪念。
可就在他向这张海报走近时,海报突然向他倒了下来,当时并没有风,海报也有铁块压着,摆得十分稳固,怎么会突然倒下呢?
杨树云扶好海报,才想明白,这是好友芳魂再现,前来迎接他了,想到这里,他顿时泪流满面。
事后,杨树云曾多次说起此事,他说,她知道我来给她送行,她来迎接我了。
有人会觉得这是某种一厢情愿的巧合,但其实这种巧合也不止一件。王元夕曾说,在陈晓旭去世后,他们一直开着女儿房间里的灯,因为以前陈晓旭工作忙,经常半夜才回家,他们怕她看不清路,总是为她亮着灯,等她回家。
在陈晓旭去世后,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着,王元夕在晚上起夜的时候,甚至还会向女儿房间的方向喊几句话,期盼着女儿回来。
王元夕有一次透露,在陈晓旭去世后,她总是对着楼上亮起的灯说:“那灯,你闪一下,我就知道晓旭回来了。”
巧合的是,每当王元夕这么说之后,楼上的灯总是会闪一下,王元夕见了,便觉得是女儿回来了,她就站在楼梯口对女儿说几句话,才能放心睡觉。
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那盏灯突然不闪了,王元夕知道女儿没有回来,那个夜晚,她是哭着回到房间的。
这个故事虽然充满了巧合和神秘,但也同样充满了温情,或许这也是王元夕一厢情愿,但体现的却是母亲对于孩子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