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幼坚是当今香港最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介绍了陈幼坚的艺术成长历程以及在平面设计上所取得的成就。他吸收并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不断地跟随和借鉴西方的设计潮流。通过分析陈幼坚的平面设计作品,可以发现其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新颖独特的创意思维,他善于把已有的设计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进行创新并再设计;二是对传统元素的重构整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三是东情西韵的巧妙融合,创作出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西方的时尚精神融合到一起的设计作品。关键词:陈幼坚;平面设计;创意;传统;东情西韵
1、背景
2、陈幼坚简介
图1陈幼坚
3、陈幼坚作品分析
陈幼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东情西韵”、“东方视角”等评价是对陈幼坚平面设计作品再适合不过的描述,而将中西方文化融合是其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国际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陈幼坚始终有自己的坚持和想法,他的设计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主要是因为他能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传统的视觉元素,通过简单明了的现代表现手段重新组合而展现出来,这样的作品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有非同凡响的设计表现力。
3.1新颖独特的创意思维陈幼坚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商业设计师,他在设计创作时,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作品的视觉效果,既不能让设计作品成为一种纯艺术的展示,也不能使作品完全放弃艺术的欣赏角度走市场营销的套路,所以他的设计作品既要能面对市场,又要能满足客户的审美需求。因此陈幼坚很重视设计上的创造性思维,他认为创意是一个好设计的核心,不应仅仅停留在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更应该注重的是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方法,既要拥有开拓创新的设计理念,也要拥有能够将多种思维形式协调统一的设计手段,在这样的创意思维模式下,再明确设计项目的定位和目标,创意思维就自然形成了。[4]陈幼坚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每天都会翻阅不同类型的书籍,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中寻找灵感,找寻更有价值的设计资源。
图2西武百货公司的企业形象和包装设计,1990
图31979年中文标识、2003年中文标识、可口可乐英文标识
3.2传统元素的重构整合中国风尚不是照搬传统元素就能够实现的,陈幼坚认为在设计创作时,要将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段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适合融入设计作品中,还需要针对市场做好调研工作,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契合点,盲目地将中国元素运用在产品中,反而会影响设计的效果。[7]
图4香港远东广场酒店香宫标志
中国的传统艺术在表现方面很有张力,在陈幼坚的作品中,总能发掘传统艺术的表现元素和设计亮点,他对传统书法的语言形态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如香港远东广场酒店香宫标志的设计(如图4),作为现代化的都市餐饮店,远东广场酒店香宫兼具西方的时尚气息和东方的神秘韵味。[8]陈幼坚为了体现其将中西方文化融于一身的特质,以香宫的“宫”字作为设计元素,并通过篆书表现出来,将中间的两个口字以祥云的形式书写,利用传统书法的意象形态进行再设计,更是体现了远东广场酒店香宫与众不同的高雅之气。
图5香港乌龙茶标志
又如陈幼坚为香港乌龙茶设计的标志(如图5),采用了最具中国特色和象征的“龙”的图案作为基本元素,龙的图腾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图形特征和涵义,而陈幼坚所设计的这个龙形,则略带抽象。整个龙的身子呈“O”形,龙尾在龙头下方,左右错开,整个造型给人一种跃动的视觉感受。龙体的设计采用剪影的手法,龙嘴微张,龙须飘逸,这种简约的黑白处理方式增强了乌(黑)龙的符号感,使其具有更好的视觉传达效果。[9]作为中国茶,本应具有中国特色,而乌龙茶的名字中又带有“龙”字,用龙的形象来做乌龙茶的标志设计再合适不过,既传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香港乌龙茶这一品牌傲视群芳的豪迈之气。
在陈幼坚的设计作品中,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不再是简单的模仿与借鉴,而是将其与时代结合进行再创造,不仅使代表“传统的、民族的”的艺术元素传递出当下的时代风貌,而且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3.3东情西韵的巧妙融合陈幼坚虽然熟悉并深爱着中国传统文化,但并不代表他对西方艺术设计的排斥,反而他能通过西方人的眼光反观中国的传统艺术,并且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和闪光点。在陈幼坚的作品中,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领悟之下,结合西方设计思潮,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元素和西方的时尚精神融合到一起的设计作品,从而发掘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艺术设计形式。
图6罗西尼手表海报,2000
图7一样米养百样人招贴设计,2007
图8招贴设计
2000年(50岁),陈幼坚为罗西尼手表设计的海报(如图6),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海报上的刻度不是以往的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而是换成了一些不完整的文字,但是时针的走动却能为每一时刻添上一笔,使其拼成一个完整的中文小写数字,简洁明了地体现了表盘的创意,这是中国元素运用在现代设计中的一个极致体现,这样的设计产品不但美观而且极具趣味性。2007年(57岁),陈幼坚的同名系列招贴设计“一样米养百样人”(如图7),此招贴设计的元素运用了吸管、筷子、冰棒棍等材料,并将其拼成了世界著名的人物和动画形象,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的功夫明星李小龙、日本的铁臂阿童木和西方闻名世界的米老鼠等形象,这些形象通过剪影的形式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相互借鉴并融合,体现了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如图8所示,在陈幼坚设计的一幅书法招贴设计作品中,他用汉字的两个“点”作为设计元素,一个点朝上,一个点朝下,分布在海报的左右两边且上下错位,而两个点又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砚台的一部分,它们一个是盒体一个是盒盖,这样的对称形式,以静态的安定感和对称本身具有的平衡感体现出画面的和谐,给人一种单纯、淡定的视觉感受。[10]
从陈幼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在充满西方情调的设计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虽然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但同时他也在学习和借鉴着西方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并且推崇将两者结合的“东情西韵”的设计理念。他致力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令人愉悦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将西方的现代艺术观念巧妙地嫁接进其设计作品中。陈幼坚通过其独特的创意构思和中西互融的表现技法,向世人展示出其最具传统性和世界性的设计作品。
4、结语
陈幼坚作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以其新颖独特的创意思维,对传统元素的重构整合和东情西韵的巧妙融合,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设计视角和理念。陈幼坚充分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了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之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传递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在这种设计思维转变中不断地碰撞和寻觅,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每件作品都能给世人带来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因此他的设计也获得了国际设计界的认同,并极大地推动了香港平面设计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陈幼坚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并弘扬传统文化,从各行各业中学习不同的东西,创制出贴有“陈幼坚”标签的设计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满足了西方现代设计的审美需求。如今,陈幼坚凭借着自己对设计的热爱,确定了他将传统与现代互融、东方和西方兼收并蓄的艺术设计风格,使其成为了香港著名的、甚至是被设计界称为教父级别的设计大师。
注释注1:香港工业总会成立于1960年,当时是香港政府为制造商设立的法定机构,由港府出资,但不隶属香港政府,实际上是一个半官方机构,由于与香港政府有着十分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因此,对香港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注2:《Graphis》杂志是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权威性比较高的美国杂志名称,其在业界中的影响力相当于《福布斯》杂志在财富和商业领域的权威地位。
作者:李婧吴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作者简介1、李婧(1989~),女,山西太原人,2012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3级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学生宿舍22栋610室,412007。TEL:188673202062、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曾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现为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412007。
项目名称:2014年1月-2016年12月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研究生精品课程《设计艺术原理》项目编号:KC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