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第二幕,天下大乱,众人皆灰头土脸,独算命先生唐铁嘴比原来滋润了,连呼“我感谢这个年月”。
“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
老舍先生世事洞明,唐铁嘴的理论到今日仍然适用。2020年开局不利,疫情爆发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轨迹。而不论是面对未知全貌的病毒还是难卜吉凶的经济,当科学无法彻底解释,难免就有人想求助玄学。
hhhh桃花朵朵,长这样?
比起科学,玄学才是焦虑的特效药。如今的年轻人,本来就够“迷信”了。考试不顺怪水逆,转发锦鲤保平安;情路坎坷怪能量,囤购水晶换桃花;股市暴跌怪时运,求助大师搞预测。再赶上这“庚子变局”,最近硬糖君身边求看手相、隔空开光、线上拜佛的人越来越多。
互联网算命到底靠不靠谱?硬糖君也跟风体验了一把。而且准备班门弄斧,也给算命人算上一卦。
细算起来,互联网算命在国内起码有20年的发展史,完全不输甚至还“悠久”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等娱乐形式。
2000年左右,算命网站已扎堆涌现。网友只需输入出生日期、姓名等,便能在线生成运势报告。这些测试代码多由稍懂命理、星座的程序员编写,分析简单且高度重复,但仍能为网站大量引流。
2004年《电脑爱好者》
20年过去,互联网算命也随渠道革新,从PC端迁移至移动端。阵地变了,那服务呢?
硬糖君试用了高人汇、测测星座、准了等近十款算命APP。首先,算命APP的业务更加垂直和细分,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星座占卜等中西混搭常有。除了乔迁、事业、婚姻等传统项目外,甚至还能算追星、影视作品命运和小三。
免费测算仍是保留项目。且为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各家除收集详细的个人信息外,还上线了问卷调查、语音沟通等配套功能。这些主要用于算情感、职场、人际等,也算是种心理评估吧。
但行业真正的拐点,还要数算命先生拥抱互联网,亲算服务全面流行。
硬糖君斥巨资体验了三家服务,流程基本相同。选项目,挑“技师”,打钱开工,整个流程跟理发美甲大保健没差。而且你一旦注册软件,平台客服就会用折扣价、优惠券变着法儿地“诱惑”你下单。
和美甲师一样,平台也会依照业务范围、接单数量、用户评价等对算命大师进行排序,不同级别的收费标准不同。每单咨询服务时长在60分钟左右,价格除了个别知名大师能达到万元外,大多在200-800元左右浮动。
预算有限,硬糖君选得都是100元左右的保底消费。大师先简单询问下生辰,或者建议提供面相、手相。而后,他们会根据你测算项目,先断前事,再综合分析未来命局。
硬糖君算的财运,三位大师反馈差别较小。他们都表示硬糖君近两年赚得少花得多,压力较大。现阶段没有贵人相助,财运艰难。不妨先放平心态,积累经验和人脉,等到30岁左右运势走高,财自然来了。
当然,你也能针对具体问题详谈。
问事业,大师答:“木火行业适合,像文化、艺术、宣传,你得瞅着机会”;问投资,大师答:“远期投资可以,短期投资不利,你得踏实些”;问贵人,大师答:“只要能帮助你的,都是贵人。”
准吗?准。你品品,这完全是当代社畜的集体写照。乍看挺有道理,但仔细琢磨缺乏细节支撑。就算大师说“九月出行要注意”“明年破财要避开”,你也难以证实或证伪。
和所有行业一样,算命app也有鄙视链。懂行的朋友一口咬定:四柱八字过时了,你得试试梅花易数。三场体验下来,硬糖君虽没有产生被点化的顿悟,倒也因大师们的正能量建议多了几分释然。
2019年初,SOHO董事长潘石屹起诉玄学大号神棍局就曾引发热议,准了、高人汇、帮帮测等算命app也顺势刷了一波存在感,群众纷纷惊叹算命也能融资。
其实,2016年全球首家算命公司新天地英国上市后,国内便掀起过命理公司创业潮。四年下来,已有数十家团队成功融资,但行业始终没能产生颠覆性突破。
鼓吹者称互联网算命是百亿市场、千万融资、每分钟净赚万元云云。但果真如此吗?
饼挺好。付费转换、平均客单、真人测算占比数据,还能通过站内用户多年消费记录进行测算。那45%的主流消费群体呢?硬糖君没找到支撑材料,客服表示源自“大数据”。而这组数据本就是高人汇用于招募事业合伙人的。
千万融资不假。据不完全统计,星知道、口袋神婆、测测星座、高人汇、准了等数十家玄学创业项目,曾拿到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融资。但这些合作主要集中在2016年左右,有些产品早已销声匿迹。
算命APP、自媒体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像MCN机构。它们孵化、签约算命大师,再通过系列包装、营销等,为大师们导流,从而实现双赢变现。
近来,高人汇、帮帮测等还跟风推出网赚模式。普通用户只需邀请好友注册、加入合伙团队,拉来每笔消费就能获得相应提成。其中,帮帮测的“全民赚钱”计划分为AB两档,达到对应条件就可获得不同分成。
亲朋好友帮忙砍两刀、种棵树也就算了,往后还得组团算命薅羊毛,社交链营销这是想逼死谁呀。
不管各家咋吹,硬糖君斗胆断言,模式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算命市场难有水花。问题不在舆论和政策,而在大师。
放在现实生活里,算命大师其实是“地缘+口碑”的经验产物。师傅的测算能力,会顺着熟人圈子传开。准不准,大家说了算。虽说照样没啥标准,好歹也算是经历了样本筛选。
而互联网算命,用户想判断大师水平高低,基本只能凭排行榜、眼缘和简历。硬糖君采访了身边十来个互联网算命用户,大半都是价格排序,再选个长得“像那么回事儿”的。难怪,大师们也会强调缘主一说。
即便你认真琢磨大师简历,也照样找不出解题思路。硬糖君粗略翻看了五十多位大师介绍,职业生涯高度雷同:出自易学世家,自幼研习风水命理云云;拜入高人门下,求学数十载,实战数千例;擅长分析婚恋情感,事业财运,起名断事。
顺道说下,准了(莫小棋)、口袋神婆(胖子乐)、易奇八字(董易奇)等app创始人,也都是为爱发电走上了玄学创业之路。
谁才是算命界的蓝翔?缺乏专业文凭、技能证书的标准,我等凡夫俗子难从空泛介绍里参透门道。硬糖君卧底咨询了下平台的大师入驻,负责人表示需要进行答题和模拟测算,通过后会有专业培训。
其实,大师们也发现了这点。师承关系、社会身份、学术著作等,成了他们更重要的招牌。于是我们看到:王俊午师承易学大师于教授;何天逸继承祖业明心阁易学堂;王恩全发表《论六煞水》《现在城市新型楼房翻曾》等系列易学论文。如果能带上全国各地易学家协会成员的称号,就更靠谱了。
新加坡新天地集团(缘中秀)能够成功上市,算是找到了相对讨巧的经营思路。创始人彭钟桦牵手风水大师,对其提供股权激励的同时,还开放加盟代理,构建大师培养体系,培训后再开设分店。标准化的是商业模式,并非大师本身.
最近热播的《安家》里,有这么个剧情。
土豪黄老板迷信神棍鲁大师,购买凶宅化解血光之灾后,又打算换个聚财新宅。中介房似锦好心揭穿了这出风水骗局,黄老板非但没有感激,反而悲愤痛骂:“我恨你,我特别特别恨你,你毁了我的信仰。”
无意冒犯他人信仰,马列光辉照耀下的硬糖君也挺喜欢玄学。嘛准不准的,咱就想在丧的时候找点神秘正能量。平心静气、天道酬勤、命有贵人,三位大师给的建议,硬糖君觉得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