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袭长袍,双指翘起,一走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的抖音,就听见她正唱着“我问天上弯弯月,谁能好过我牛郎哥;我问篱边老枫树,几曾见似我娇儿花两朵”。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走到哪唱到哪,唱一段黄梅戏,拍一段。
“去抖音上试一试。”吴琼第一次听到类似建议,来自于她身边的90后戏迷们。他们告诉她,那是个很有影响力,年轻人尤其喜欢的平台。
吴琼乐于接受新事物,自年轻时便追求戏曲创新,一口答应了。她相信,弘扬真善美的戏曲,内核在今日也并不过时。也有没说出口的理由。“现在,除了舞台的传承,也要找适合当下的传播了。”她内心有股危机感,“戏曲受众正在老年化、边缘化。”
不过她承认,自己从年轻人身上学到的东西更多——她发现,用1分钟展现内容,与传统的舞台逻辑完全不同,不仅要利用剪辑手法和道具,很多视频背后更有着专业、精细的导演、编排。
“年轻人前进得太快了。”吴琼眼见着,自己便忍不住想跟上。在她心中,戏曲本身是传承,不是守旧。这就意味着要跟时代同步,吸收当代的特质,与年轻一代不断沟通,互相吸引。
“年轻人和我们上一代不一样了。他们遇见喜欢的东西,自己再加工,再传播,有着更大的能量。”吴琼说,表达方式变了,但热爱传统文化的真心,年轻人并不弱。
众所周知,黄梅戏是安徽、湖北、江西一带的大戏。和京剧一样,这种唱腔明快的戏曲,也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地方戏的特点。凭借《夫妻双双把家还》、《女驸马》等经典桥段,黄梅戏传唱海内外。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曾荣获“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的吴琼,是站在当代黄梅戏金字塔尖的艺术家。
可是,吴琼也明显感觉到了戏曲在新时代遇到的新挑战,坦言“戏曲受众正在老年化、边缘化”。同样,这种戏曲今日也遇到了传承难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在抖音上公开展示黄梅戏,就是她的新办法。
吴琼的感觉是,用抖音传播戏曲,不代表“简单”,反而要“浓缩才是精华”。“只录30秒,那就要把最精致的好东西拿出来。”
这位入行40余年的戏曲艺术家坦言,在抖音这条路上,自己也还在摸索,但总体并不担心“劣币驱逐良币”。“比如‘女驸马’,以前就家喻户晓,现在也依旧在抖音受欢迎。大概率还是好的、拿手的经典能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