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食谱千万不要选择那些油腻腻的大鱼大肉,一定要考虑宝宝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食物。
方法一
材料
3分肥7分瘦猪肉180克,香甜玉米粒30克,胡萝卜20克,碗豆20克,姜蓉1/2小匙。
调料
盐1/2小匙,生抽2小匙,玉米淀粉1/2大匙,芝麻香油1小匙。
做法
1.将生姜磨成蓉,胡萝卜切成2mm大小的方块,甜玉米剖成粒备用。
2.猪肉切成小块,用搅拌机搅成泥状。
4.加入碗豆,胡萝卜粒,玉米粒,用筷子将蔬菜粒拌入肉泥中,加入芝麻香油拌匀。
5.用手将绞肉拌挤成肉丸,摆放在盘子上。
6.蒸锅上烧开水,摆上肉丸,加上锅盖用旺火蒸20分钟即可。
小诀窍
1.给孩子吃的肉类千万不要太肥腻,最好选用3分肥7分瘦的猪肉,在搅肉之前先把肉切成小块。
2.做这道菜的玉米粒最好选用新鲜的甜玉米,老玉米少了那份香甜味,而且不易熟。
方法二
原料
胡萝卜1小段,猪骨适量。
1.去菜场买一些新鲜的猪骨,然后回家之后把猪骨用清水洗净,与胡萝卜同煮,并滴2滴醋进去。
2.待汤汁浓厚胡萝卜酥烂时捞出猪骨和杂质,用勺子将胡萝卜碾碎即可。
方法三
河鱼或是海鱼,胡萝卜。
1.选择河鱼或是海鱼,蒸熟,取出肉,并小心将鱼刺全部除去,压成泥即可。
2.将做好的少量鱼泥,连同胡萝卜泥一起拌在米粉里。
方法四
菠菜,鸡蛋黄1个,软米饭,适量高汤,熬熟植物油。
1.将买回来的新鲜菠菜用清水洗净,开水烫后切成小段,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熬煮成糊状留着备用。
2.将1个蛋黄、软米饭、适量高汤(猪肉汤)放入锅内先煮烂成粥。
3.将菠菜糊、熬熟植物油加入蛋黄粥即成。
方法五
胡萝卜,青菜,蒸熟肉末,大米厚粥,适量高汤,熬熟植物油。
1.将胡萝卜、青菜煮熟制作成泥。
2.锅内放入肉末、厚粥、高汤(猪肉汤)。
3.再加入胡萝卜泥、青菜泥,小火炖开后,加入熬熟的植物油和少量盐煮开即成。
方法六
青菜适量。
1.将适量青菜叶洗净,加入沸水内煮约1-2分钟后。
2.取出菜叶用粉碎机粉碎,或在铜丝网上研磨,滤出菜泥。
方法七
土鸡一只,土豆1/4个,姜适量。
1.将土鸡洗净斩块,入沸水中焯一下,慢火熬汤,取部分汤汁冷冻。
2.土豆洗净去皮上锅蒸熟,取出研成泥。
3.取鸡汤2勺,加入少许盐,稍煮,浇到土豆泥中即可。
方法八
熟鱼肉,盒装嫩豆腐,苋菜嫩叶,米粥,适量高汤、熬熟植物油。
1.豆腐切细丁,苋菜取嫩芽开水烫后切细碎,熟鱼肉压碎成泥(不能有鱼刺)。
2.将白粥加入鱼肉泥、高汤(鱼汤)煮熟烂。
3.再加入豆腐与苋菜,及熬熟的植物油,煮烂后加少量食盐即可。
宝宝1周岁以后,乳牙渐渐出齐,消化、咀嚼能力增强,饮食已从过去以乳类为主,逐渐过渡为以谷类、肉、蛋、蔬菜为主。
三色虾泥
妈妈营养经
这道菜的营养特别丰富,其中虾仁能补钙健脑,豆腐益气补虚、健脾胃,西兰花能增强抵抗力,胡萝卜则能保护眼睛,防止呼吸道感染。
宝宝常吃此菜对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十分有利。鲜香的味道,软嫩的口感,再加上艳丽的色泽,相信一定会受到宝宝的青睐!
材料:虾仁100克,豆腐50克,西兰花50克,胡萝卜小半根。
1.豆腐洗净,压成豆腐泥。
2.虾仁剁成虾泥,备用。
3.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末。
4.西兰花用开水焯过,切末。
5.炒锅放油烧热,下入胡萝卜末煸炒。
6.炒至半熟时放入虾泥和豆腐泥。
7.继续煸炒至八成熟时再加入西兰花末。
8.续炒至熟透时加盐调味即可。
香瓜鸡盅
香瓜鸡盅非常适合体质虚弱的小宝宝,它具有健脾开胃以及调理滋阴调理的功效,非常适合一岁以上的小宝宝补充营养。
材料:香瓜1个,鸡胸肉50克,香菇10克,火腿1片,葱末、姜末、盐各少许
1.香瓜切成杯子和杯子盖形状,去子后放入碗里。
2.鸡胸肉切丁,用热水焯过;火腿切丁,香菇切丁。
3.将所有的材料和调料都放入香瓜内,然后上锅蒸15分钟即可。
什锦蛋丝
什锦蛋丝营养很全面,鸡蛋富含维生素a、d、b2及铁,还含有人体必需组氨酸、卵磷脂、脑磷脂,它们都是对大脑和神经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加之胡萝卜、香菇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青椒中维生素c丰富,并利于铁和锌吸收。这一款美食营养阵容强大,真可谓绝好大组合。对于成长发育的小宝宝来说,是一款不错的营养食谱。
材料:鸡蛋2个、青椒50克、干香菇5克、胡萝卜50克及油、盐、味素、水淀粉、麻油适量。
1、先将鸡蛋蛋清、蛋黄分别打入2个盛器内,打散后加入少许水淀粉打匀(不可打起泡);
2、再分别放入涂油的方盘中,入锅隔水蒸熟(用中小火,大火会起孔变老);
3、冷却后取出,分别改刀成蛋白丝和蛋黄丝;香菇用温水浸泡变软,青椒洗净挖去籽,胡萝卜洗净,分别改刀成丝;炒锅中加油,放入胡萝卜丝、香菇丝、青椒丝,煸炒至熟,放入蛋白丝和蛋黄丝,加入盐、味素,翻炒均匀,淋入麻油即成。
1、忌食精细的谷物类食物
谷类和淀粉类食物,因其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不容易致敏,成为父母给宝宝添辅食的首选。但是,一些过分注重宝宝辅食营养的父母们经常偏向于选择精细的谷类食物,这其实是错误的选择。因为精细的谷物类食物中的维生素已经被破坏,一旦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就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会因为损失过多的铬元素而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
2、忌食鸡蛋清
鸡蛋清中的蛋白分子比较小,有些可以通过宝宝的肠壁直接进入血液,如果宝宝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就会导致孩子出现湿疹、荨麻疹等疾病。
3、忌食汞含量较高的鱼
汞元素主要以甲基汞的形态积聚于鱼类中,而甲基汞能够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胎儿和婴儿和孕妇因身体较弱则更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在给一岁左右的宝宝选择鱼类辅食时,应避选择食体型较大或汞含量较低的鱼类。
4、忌食海鲜
日常家庭饮食中常见海鲜,如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容易引发幼儿,特别是婴儿的过敏症状,而且螃蟹属寒性,所以不建议给一岁左右的宝宝食用。
5、忌食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
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一岁左右的宝宝身体吸收功能发育还不健全,所以不建议食用。这类蔬菜包括:菠菜、韭菜、苋菜等蔬菜,父母要注意给宝宝食用。
6、忌食豆类
豆类含有引发甲状腺肿的因子,由于一岁左右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食用后更易受到损害。而且豆类也比较难以煮熟,不易宝宝消化,严重的还能可能引起过敏和中毒反应。所以,豆类制品最好不要给宝宝吃。
7、忌食热带水果
现在为了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父母都愿意给孩子吃水果,尤其是价位较高的热带水果,盲目地认为营养价值更高。在此要提醒父母们在给宝宝吃水果时要认清这些水果可能给宝宝带来的危害。例如,不成熟的芒果含有醛酸,对宝宝的皮肤黏膜会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发宝宝口唇部接触性皮炎。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等多种活性物质,也会对宝宝的皮肤、血管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四肢口舌麻木等症状。猕猴桃等带毛的水果,食用后也可能易引起宝宝过敏。
8、忌食饮料
一岁左右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全,过滤功能比较差,这一时期最好给宝宝喝白开水,功能饮料或刺激性的饮料最好不要喝。
9、忌食调味品
过多的盐、糖或味精等口味较重的调味料,容易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影响宝宝身体对其他营养的吸收,摄入过多的味精还会影响宝宝血液中锌的利用。所以,一岁以内的宝宝做好最好不要吃盐,味精等调味料。
快满周岁的宝宝,认生会有所缓解,能够区分熟人和生人也是宝宝认知能力的进步。这个月龄的宝宝在活动能力方面会增加很多,常会乱动乱蹬,所以爸爸妈妈要给宝宝穿好袜子以避免宝宝损伤脚趾或皮肤。
智力发育
1.身体运动与控制
宝宝走路时看到地上有喜欢的玩具,会蹲下来玩一会,再起来接着走
2.探索与操作
宝宝能把空饮料瓶盖盖上。
3.语言
见到爸爸、妈妈时,宝宝能主动叫“爸爸”和“妈妈”。
4.社会适应
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学做家务,如擦桌子,扫地。
身体发育
男婴
身长68.6-85.0cm;体重7.21-14.00kg;头围42.6-50.5cm。
女婴
身长67.2-83.4cm;体重6.87-13.15kg;头围41.5-49.3cm。
认知
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事都想尝试一下。有了独立的思想和意愿,如果父母的要求不符合宝宝的愿望,他就会反抗。
大动作
能独自站稳并且可以弯腰捡拾东西,然后再站直;摔倒时能自己爬起来。模仿力进一步增强,吃饭时喜欢自己动手。
语言
有的宝宝能够说出一两句你能听懂的句子。当你说一些常见物品时,宝宝能够指认。能够按照指令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他已经会用"爸爸"、"妈妈"和其他几个你能听懂的词了。
精细动作
当妈妈给宝宝穿衣服时,宝宝能够配合妈妈伸出小胳膊和小腿。大多数宝宝都能抓住一块积木,并把它扔到盒子里。有些宝宝甚至能握住勺子,但是还不会使。一些宝宝已经会涂鸦了。
发育指标详解
宝宝的独立意识增加,从独立行走,自己能拿着食物吃,到自己穿衣服、穿袜子。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腿部力量有了进一步加强,不需要扶着能够站稳10秒。但12个月的宝宝还用不好勺子。
虽然发音不太准确,12个月的宝宝不但会说爸爸妈妈等亲人,还会发出如拿、给、掉、打、拖等单音节动词,也能学动物叫声,更能指认事物和图画,还能涂鸦。
营养建议这一阶段,宝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吃了,但他可能开始挑食了。因此,妈妈需要变化每日饭菜花样,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胆固醇和其他脂肪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所以应该让宝宝足够摄入。妈妈们要尽量为宝宝提供由以下4种食物组成的菜谱。
1、肉、鱼、家禽、鸡蛋;
2、奶制品;
3、水果和蔬菜;
4、谷类、马铃薯、大米、面包、面食。
喂养提示
此阶段是断母乳的最佳时期,断奶不要采取伤害宝宝情感的方式,自然断奶最可取。断母乳后,要让幼儿段配方奶来作母乳的接力棒,1岁1个月的宝宝每天可以喝300-500毫升的配方奶。
断奶不要采取伤害宝宝情感的方式,自然断奶最可取
这时候的宝宝不能仅仅喝配方奶了,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吃10种以上的食物,包括粮食、肉蛋、蔬菜、水果、奶。一日三餐+两次加餐。1岁以后,宝宝对食物开始挑剔,注意方法避免宝宝厌食、偏食。养成喝白开水的好习惯。
潜能开发
不识字并不代表不能读书
有些父母认为1岁的宝宝不认字,不会看书,也不需要看书,但事实却不然。阅读,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宝宝还不识字,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能读书。通过咬、翻、抓等各种对图书的探索行动,宝宝也可以早早展开他的阅读之旅。
阅读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
宝宝如果能及早开始阅读,将有助于脑力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如果能让婴幼儿期的宝宝多接触书本,进而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增加宝宝视觉感官的敏锐度,还能在翻、玩、拿书的过程中加强肢体发展与大脑协调能力。
通常情况下宝宝在4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如果宝宝在一岁后还没有出现长牙,那说明宝宝长牙慢,家长应该带孩子去检查清楚,同时在生活中增加宝宝钙的摄入,饮食方面要均衡,尽量让宝宝多晒晒太阳。
腹泻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在民间也被叫做“拉肚子”。腹泻是指患者排便的次数超过正常的范围,粪便的质地更加稀薄或者是肛门出现不适、便血、失禁等现象。腹泻一般会导致患者的腹部剧烈的疼痛,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应该及早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