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T的所有控制权归中国的字节跳动,甲骨文和沃尔玛按照625亿美元(5000亿人民币)的估值对TT融资,总共拿出125亿美元,换取TT合计20%的股权。
2.TikTok在德州成立“TikTok全球”,聘用至少25000员工,并承诺捐助50亿美元到一个美国教育基金;
3.甲骨文托管TikTok数据;
这个结论,我并不意外。
从9月15号的分析,现在的走势跟上面说的的预期还是比较吻合的。
1,特朗普政府果然同意了甲骨文和Tiktok的方案。
2.事件演变倾向第二条,走甲骨文和TT的“技术合作”,第三条“延期”的走势也同时得到验证。
这个结果出来之后,很多人认为是Tiktok太牛了,夹缝中求得生存,至少来说比直接关停要好得多。
然而,星哥作为一个在TMT工作十几年的老兵,还是补充说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股权。
Tiktok在这笔交易里面,引入甲骨文,获得了1000亿RMB的大投资,然而,原有的美国资本占40%,加上这次的20%,Tiktok实际上占股已经少于50%了,真正重大事件决策的时候,TT真的还有控制权吗?
第二,关于核心的“汽车引擎”-算法。
正如我在上面所说过的,甲骨文的老板绝不是善类,这个人行事非常偏执奇特,而且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一旦Tiktok把数据库交给甲骨文托管,背后的技术演变到哪一步根本没有边界?
到时候Tiktok有没有卖掉他的算法(汽车引擎),根本无从定义。甲骨文拿到数据之后,或者可以给自己或者第三方进行数据训练和算法迭代,诞生下一个Tiktok。
到那个时候,如何分清楚是“买卖”还是“”自主研发“呢?
第三,关于特朗普
对特朗普来说,白白拿到了一笔50亿美金的捐款和两万五千个工作岗位,大大有利自己的选票。同时,如果能实际控制TT或者诞生另一个类似的应用,收为己用,这相比Tiktok封停似乎更划算。对美国政府来说,这笔买卖好像也不亏。
第四,字节跳动
对张一鸣来说,他似乎在现有非常尴尬的处境之下,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商业处理办法,毕竟比起直接关停(他和背后的其他股东将损失600多亿刀),现在的情况尽可能的保全了他和背后美国资本的商业利益。
以上是当前的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最后,再说下我对未来走势的上中下预判:
1.最坏的结果
美国拿到了TT的数据和算法,一两年之后出现另一个美版的Tiktok在全球流行,掌控舆论,并且为美国政府所用,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站在国家维度的一次灾难(我想,大家不会不明白Facebook在H.K事件所起的作用吧)
2.次坏的结果
美国人拿到TT的数据和算法,只在美国本土使用TT,美国产业资本逐步从张一鸣手中回购股权,然后TT更名,变成DD,CC,彻底脱中,这样的结果是:
张一鸣把钱要回来了,把其他的一切留给了美国。
3.还不错的结果
TT在美国变成一个美国资本控股,实际具体经营归属字节跳动本身,算法仍然归属字节跳动,或者仅仅停留在美国企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