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国庆节7天假期了,大家看到这样长的国庆假期都非常开心,其实具体算下来我们只有三天假罢了,这所谓的7天假期都是通过调休得来的。那么,国庆放7天假为什么还要调休?法定节假日调休是什么意思呢?想知道国庆节放七天假的由来,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国庆节放七天假的由来
1、庆祝国家成立
国庆节是庆祝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国庆节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2、黄金周的影响
按照劳动法工作休息比例的规定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国庆节的假期是受到了国家劳动法的规定的。
国庆七天假发展历程
黄金周从1999年“十一”正式开始。当时国务院专门出台了文件,其主旨还在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由于国庆大庆以及天气等原因,1999年“十一”期间的旅游并不火爆。
然而2000年的黄金周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让所有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宾馆、交通、餐饮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致出现了暴利宰客的行为,住宿、餐饮的价格成倍上涨。
从那时起,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黄金周蕴藏着这么多的“黄金”,媒体用“钵满盆满”来形容商家的收获,用“假日经济”形容黄金周的新动力。从那时起,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手持护照出境游的人也开始多起来。也就是从那时起,真正的大众旅游热潮开始了。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提出,今后中国假日制度的重点要转向带薪休假,通过增加分散的带薪休假来解决“缺假”问题,黄金周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他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规则,国家的领导人带头示范带薪休假,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国庆七天长假到底今后会如何发展,这个还需要等待国务院的具体规定,不过对于小编来说还是非常希望七天长假能继续保留。
国庆节的由来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有的人要问了,10月1日又怎么成了国庆节而不是9月21日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委员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于是在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所以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这就是国庆节的由来。
我国国庆节的习俗
一、张灯结彩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二、国庆长假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