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盅始于清朝。当时,皇室每到夏令季节,都要吃些既有营养又能清凉解渴的菜肴。清宫御厨便将大西瓜切去上盖一片,挖去瓜瓤,用鸡汤、鸡丁、干贝、鸭肫、精肉丁、火腿丁、冬菇丁等原料,蒸制成“西瓜盅”,汤清味鲜,清宫皇帝和大臣都十分喜好,后来随着清宫官吏夏令出访,随身厨师也做此菜,因而流传各地,广州地区首先用冬瓜加鸡汤鸡肉和山珍食物外加珧柱、虾仁作为“八宝”,并用夜来香花插在冬瓜上,吃时阵阵香味扑鼻。“夜香冬瓜盅”很快扬名各地。时至今日,冬瓜盅的主料慢慢沉淀为相对稳定的八种即鸭肉、烤鸭肉、虾仁、干贝、鲜莲、鲜菇、瘦猪肉、鸭肫。自民国时起,冬瓜盅已更名为“八宝冬瓜盅”。近一个世纪以来,“八宝冬瓜盅”多次入选广州十大名菜,虽然夜来香没有了,“八宝”的内容也有变化,但“八宝冬瓜盅”的风味基本不变,使用烤鸭肉,并用鸭肫、鲜菇入汤,这是冬瓜盅一大特色,也是广州夏令汤羹的主料,绝对不能丢弃。当然,在炖汤过程中,正宗的西瓜盅也十分讲究,掌握好火候和水量。优质的冬瓜盅必定是瓜软烂、肉鲜滑、汤香醇,汤水碧绿,外表美观。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龙虾仅仅是在潮汕等临海地区流行,多数是简单的白灼或者是煮,并没有什么花俏,像是潮汕菜的白灼龙虾片就是一例。而在广州,渔民手气好偶尔捞到才有,上世纪80年代旺起的黄沙水产市场成为龙虾的聚集地,摆酒请客的市民都来这边“淘虾”,龙虾肉比较鲜爽,汤水是广州人的拿手好戏,以上汤方式烹饪,最能吃出龙虾的原汁原味,刚好符合了广东菜清、爽、软、滑的讲究。
美味解惑
上汤龙虾好味之源
汤清味鲜,龙虾肉质洁白饱满,嫩而不柴不韧,这是上汤龙虾的精髓所在。周师傅表示,现在市面上的龙虾很多,有大钳的加拿大龙虾波士顿龙虾,有澳大利亚青虾,还有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的花龙虾,甚至是连本地也有出产的青龙仔。它们各自的肉质都不相同。像是加拿大和美国龙虾,由于个头可以去到两斤以上,用来做刺身就一流,肉质纤维够弹牙。澳大利亚龙虾属于青龙虾一种,个头比较娇小,不过肉质就比较饱满贴壳,口感细嫩,适合用来上汤焗、牛油焗,特别是上汤更可以突出其嫩滑口感。
广州十大名菜之白切鸡
广州十大名菜之香滑鱼球
鱼球逢到秋风起时最靓仔。只因此时鲮鱼最易挞起胶。靓的传统黄埔鲮鱼蛋,被称呼为鸡子丸,因为它被捏成鸡腰形状。颜色象牙白,因此叫做白皇子,它入口软滑松化,爽中带有空气质感的为上。美食家们表示,今天的百年名菜倾注了无数代人的心血,就像这颗小小的鱼球,如果没有结实的厨艺功底是无法做好的。
何解白皇子很松软
其实是师傅在喞鱼蛋时还有个小诀窍,就是会故意在鱼蛋中留下气泡,就好似日本师傅在寿司中留条空气通道一样。咬开鱼蛋就会发现里面有小小的气孔,就是它们令到鱼蛋吃起来更松软。
广州十大名菜之老火靓汤
正是由于广州气候湿热的缘故,拉拢了粤人与汤的因缘。广州人对一碗汤的坚持执著是出乎全国人民的意料,它已经不仅仅是原汤化原食的搭便车式纯粹帮助消化功能,而是上升到有没有人爱的高度。无论是阿妈煲的还是爱人做的,集补身、下火、滋润等功效于一体,根据时节气令而变。一碗汤,代表的是你的生活质素,有汤喝,背后的隐含义是:你是有家庭关爱的。
一煲汤,从精挑细选拣好材料、洗净切块、一层层有秩序摆放入煲中,细火慢熬,熬汤者时常要三顾四盼,调节火候,常常一煲就是三四个钟头。正如资深食家们所讲,除了广州人,再无他人能这样耗时耗力耗精神,在一煲汤水中倾注如此多的耐心与心思,实际上,这是一种传承!
广州十大名菜之红烧乳鸽
粤菜的厨艺,相当程度就体现在蒸。清蒸能够在不添加任何食味(姜丝葱段等辟腥之物除外)的情况下,仅仅凭借鱼本身被蒸发出来的鲜味对同一条鱼进行循环透析,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鱼的原味,而且最能留住其形体及神态上的完整。
为什么会把咕噜肉看作进口货?咕噜肉的前身原来是广东民间一道很普通的夏令菜,名为“甜酸猪肉”。早年,广东人远赴美洲打拼,把广东的家常菜“甜酸猪肉”也带过去了。后来,广东人在旧金山聚成了唐人街,唐人街的广东籍餐馆自然把自己喜好的菜肴作为招牌菜,“甜酸猪肉”也在唐人街中扎了根。到20世纪初,“甜酸猪肉”成为中餐馆的一道最受欢迎的中国菜肴,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他们点菜言必称“SweetandSourPork”(甜酸肉)。广东人见外国朋友如此赏面,便把“甜酸肉”戏称为“鬼佬肉”,后来觉得未免失敬于外国朋友,便取谐音,改“鬼佬肉”为“咕噜肉”。
台湾烹饪名家傅培梅女士则认为,咕噜肉本名为“古咾肉”,因为这个菜在溜汁时,用的是广东泡菜的古老卤汁来调制的。“古咾”是由粤语“古卤”转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