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六成市民认为受物价上涨影响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月收窄0.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5%。佛山CPI今年以来一直居高不下。连日来,记者走进佛山不同人的生活。了解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后,他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商家:有人欢喜有人忧
同济市场菜贩:虽说菜价涨了,我却没赚到钱
一听记者来采访物价,同济市场的菜贩们全都围了上来。同济路市场鸭档老板胡哥说:“去年鸭一斤卖6元,今年卖8元,涨了三成多。好多单位饭堂的补贴没涨,他们都不来买鸭肉了。”一旁的菜档老板叶师傅称:“总体来看,今年的蔬菜也贵了两三成吧。不过,最近很多本地菜上市,一两元一斤的菜不少,现在吃菜便宜了些。”猪肉档的梁师傅则说,“往年到年底很多人买猪肉回家自制腊肉,但今年很少了。”
“市民都说肉菜贵,一两毛钱都磨嘴皮讲价,但今年我都没赚到钱,”张哥说,“以前一天能卖2000多斤菜,现在每天只拿200多斤菜,全卖光也最多赚100多元。”
菜贩们的期盼:补贴农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量才能平抑物价。
商场:未见遇冷销量不跌反升
记者调查了东方广场、兴华商场等多个大型商场发现,今年市民逛商场依旧热度不减,受访商场纷纷表示今年总体销量稳步上升。
东方广场明珠百货的有关负责人则认为频繁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带动了商场的销售。除了传统的服装、鞋类商品外,该商场的金银饰品销量也比往年好,“有部分市民的确因为物价上涨,而喜欢购买有收藏和保值作用的商品。”
调查
昨日,根据市政府网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约六成投票者认为今年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较大。另外,还有近七成的投票者认为,当前物价涨幅远超CPI数据,认为CPI指数与自己的消费感受不符合。调查还显示,仅有不到2%的投票者认为物价上涨并没有任何影响。
猜想
春节前会不会继续涨?
专家称难说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佛山10月份CPI涨幅比9月收窄了0.1%,但仍高于3%的警戒线,佛山的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近来,虽然国家和广东省最近都出台措施稳定物价,但游资炒作农产品的情况仍然存在。该人士建议,佛山应采取对困难人群发放补贴,打击炒作行为,扩大农产品采购渠道等多方面出台举措,进一步稳定物价。
众生相
公司老板:工人要涨工资,留不住人难请人
另一个开销明显见增的是养车费,晓玲算了算也吓一跳,养车费涨了近千元,“家里两辆车,一个月大约要2000元~2500元的开销。油价涨了,原来250元的油能用一周,现在4天就用完了。”“剪发也贵了,常去的发廊连锁店,剪发从68元涨到100元,心疼死了。”
晓玲说物价涨了今年生意也很难做,“现在很需要政府调控、稳定物价,像我哥哥在广州开厂的,原材料价格在涨,工人工资又不断地往上提,他们工厂是包饭的,菜价越涨越贵,今年的工厂经营压力很大,难请人,留不住人!”
晓玲的期盼:最希望政府调控、严控物价增长。
白领:不在外面吃饭乐当“便当族”
昨晚8时,在禅城区卫国路上班的85后白领小琪,加完班不是马上回家,而是去到东方广场的一家超市“扫货”。她的菜篮子里,有6元4串的烧烤,有买一送一的丝瓜,还有原价10元特价7元的寿司,花费在20元以内。小琪说,现在菜价都翻倍了,连方便面也贵了,为了让日子过得滋味一些,她已经习惯了下班再到超市买菜。
据小琪介绍,她每月收入约为5000元。现在和一位在南海工作的好朋友合租一间房子,在海三路小学附近。小琪觉得,两个人同住最大的好处还是能够一起做饭吃,连中午的饭都可以轮流做。“我们晚上一般在家里随便解决,然后轮流做第二天中午的饭,一般是白米饭,再炒个菜,拿到公司用微波炉叮热就可以了。”
小琪说,自己也是3个月前才开始成为“便当族”的,她发现,办公室的几个女孩都开始自己带午饭了,单位也专门为大家配置了两台微波炉。以前,她和男朋友经常到东方广场美食楼吃饭,两人每月仅伙食费就要支出近2000元,现在男朋友中午也是只吃5元或8元的面条或者盒饭、盖浇饭,他们算了一下,两人每月要节约1000多元。
小琪的期盼:年底奖金有4个月工资咁多,开开心心过年。
农民工:两人一顿饭只吃一个菜
昨日中午11时30分,张槎玉带制衣城的服装技术工娄健峰与平常一样随大队伍走出工业区后直接回家。“我老婆做了饭,我们现在连中午饭都在家里解决了。一切都涨了,鸡蛋以前是3元多一斤,昨天刚买的要5元钱了,西红柿以前是两元多,现在都超过三元了,一些绿叶菜和排骨都涨了一两元钱,排骨现在都要16元一斤了。”
娄健峰是今年年初从南海某制衣厂过来到张槎上班的,在这里,每一个月娄健峰能拿到接近4000元工资,“我们是计件工资,我是因为原来就做这个,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才能拿到4000元,像我老婆,她就是每个月2000元不到。”
昨日中午,记者随着他回家,他的妻子田燕香已经着手做饭,他们夫妻俩只吃一个菜。“就一个青椒炒鸡蛋,中午不是太饿,就不会做肉了,买了5元钱的瘦肉,打算今晚炒青椒。”这就是他们简单的午饭,不吃水果吗?“水果都不敢看了,梨子每斤涨了五毛钱,”娄健峰说,这一个月来,他们都没有买过水果。这样的生活让娄健峰跟妻子每个月的花费控制在1000元以下。每个月基本攒下来的4000元都寄回家给小孩。
娄健峰的期盼:工厂能增加点福利,过年发几张购物券。
文/记者李传智、廖银洁、钟敏
通讯员禤影妍、梁文福
图/记者何波
营养学医生:一欧元吃一天很难吃得营养应该变换搭配各类食物一起吃
对此,记者特别邀请佛山多位营养学医师为市民支招,推荐既营养又经济的食谱,并教大家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如何吃得健康又省钱。
另据本报调查,而对于佛山家庭而言,只花一欧元吃一天并不是梦,不少家庭同样可以做得到。
案例:
花1欧元养四个孩子
阿利斯·塞林曾向媒体介绍,实验期间,他每天只花1欧元在食物上,这实际上是在强迫他必须吃得更健康。早饭他通常吃得很丰盛,午餐吃8分饱,晚餐则吃得少之又少,有时就吃一个苹果。
两个月来的实验,塞林最大体会是,只要精打细算,加上自给自足,完全能大幅降低在食物上的花费。实验虽然结束了,但塞林决定把这样的生活坚持下去。而他的实验也给人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一欧元确实可以吃一天。
记者调查
佛山DIY家庭每月只吃300元
根据昨日的汇率,一欧元约合8.8元人民币。对于阿利斯·塞林的实验,许多佛山市民因此觉得不可思议。禅城白领孙女士说:“一欧元还不够我一顿晚饭的钱,怎么可能吃一天呢?”师奶阿影也说:“我们一家三口吃得很省,但算下来每天也要花40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佛山同样存在不少类似“一欧元吃一天”的家庭。
黄女士是每月收入过万元的高级白领,但他们一家三口在吃方面的开销让身边的人都感到惊讶。“我们一家三口每月吃饭也只花200~300元不等。”根据她提供的菜谱,记者发现,这家人每天午饭经常只有土豆(或胡萝卜)、豆角、豆腐这三道菜。“我们极少吃肉,早餐常吃馒头,晚饭经常吃些五谷杂粮或者面食,馒头和面食都是自己做的,算下来一周经常只花60元。”
每天都吃这几道菜,家人感觉不腻吗?对此,黄女士解释说:“丈夫和儿子喜欢吃我做的菜。”原来,黄女士对于这几道简单的菜,经常是“变着戏法”来做的。这么多年来,虽然全家人吃得很“素”,但黄女士的儿子已经长成1米8的壮小伙,而且极少生病。
除了在吃的方面省钱外,黄女士一家的“悭钱怪招”还表现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们会在洗澡房里贴上‘惜水积德’的字样,提醒大家节约水;我还会买来葡萄,自酿葡萄酒;我们晚上很少看电视……”这种被黄女士称为“DIY”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她身边的每个人。她的父亲过去喜欢“什么最补吃什么”,现在“什么最养生吃什么”,连她婆婆现在也开始自制“洗面奶”,不再去超市买了。
营养专家
想吃得省钱先过营养关
佛山市二医院营养专科副主任医师陈艳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经济菜谱可以为市民省钱,但很难吃得营养又健康。
据她分析,很多市民每天吃什么,经常是由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决定的,并不注重营养和膳食标准,容易造成营养、能量过剩和浪费。但从营养学分析,成人每天又至少要吃20~25种食物。这些食物主要包括奶制品、杂粮、禽、鱼、肉、蛋、种子果仁、蔬菜等。所以,只花一欧元吃一天,市民就很难吃得营养。
记者了解到,从佛山中医院、市二医院等多家医院营养科接诊情况来看,许多佛山市民在食物选择上显得非常单一,微量元素、维生素、豆蛋白等摄取量存在不足,杂粮、豆制品等吃得较少。
为你支招
食物巧搭配营养又省钱
那么,吃营养餐是否真的不能省钱了?营养餐究竟又要花费多少钱呢?对此,许多师奶深有同感,“每天想吃顿好的,到菜市场100元都觉得不够花了。”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营养医师张年认为,市民如果想吃得营养又省钱,还是可以通过各类食物的变换搭配来实现。例如,“我们可以经常利用调和油来代替价格更贵的食用油;用粗米、糙米代替精米;用鱼肉代替价格更贵的肉类;或者用豆腐、腐竹以1:2的比例来搭配肉类,等等。”
此外,营养医师们还透露,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心情好、压力小的市民,在吃方面开销反而会比压力大、情绪低落的人群少。“如果能每天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也可以在食物开销上省下一笔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