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高校联合起来发布一份标准化菜谱,它会长啥样?
3月16日上午,“上海高校标准化餐饮体系建设”主题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论坛发布了上海学校食堂标准化菜谱(高校版),并聘任了18位后勤发展研究智库专家,启动了上海高校餐饮标准化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作为餐饮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第一步工作,历时8个月,近50所高校参与讨论和实践的标准化菜谱于论坛当天正式发布。
记者翻看发现,这份菜谱颇具上海特色,如有上海小笼、四喜烤麸等菜品的做法。主食主食/面点类中,除了米饭、白粥、淡馒头、花卷、肉包、水饺、面条等传统面食,也有生煎、锅贴、油条、粢饭糕等特色菜品。
菜谱从菜品名称、成品菜重量、主料和辅料及其毛重、调味品名称、烹饪过程、烹饪方式、菜肴特色和营养成分等8方面进行标准化界定。上海市食品学会理事长潘迎捷教授受邀组建食品安全与营养指导专家组,针对确定的菜品进行营养成分测算和微量元素核准,并通过20余所高校食堂进行测试炒制后定稿收录。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闵辉表示,学校餐饮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要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菜谱在保障型食堂中的应用,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监管体系建设,将餐饮育人、爱粮节粮工作融入餐饮标准化体系建设,共同推动高校餐饮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师生对高校餐饮的新期盼和新要求。
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标准化试点项目。其中,《高校餐饮建设标准化试点》于2022年12月立项,被列为市级标准化重点推进项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