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能使高血脂动物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动脉壁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减轻。
茵陈对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解热作用,茵陈中6,7-二甲基七叶苷元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有抑制作用。
茵陈水煎剂3克/公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给药2~3周后可使血清胆甾醇及β-脂蛋白下降,β/γ比率较对照组低,但C/P值却比对照组高。这就是说,茵陈对主动脉弓的病变及内脏脂肪沉着均表现保护作用。
茵陈的营养价值
滨蒿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香芹酮、对-聚伞花素、苎烯、紫苏烯、α-水芹烯、百里香酚、α-、β-蒎烯、松油醇-4、马鞭草酮、萘、芳甲基苯乙酮.另含滨蒿素、对羟基苯乙酮及绿原酸等.菌陈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月桂烯、苎烯、桉油精、α-蒎烯、莰烯、α-姜黄烯、达瓦酮、茵陈炔酮、丁香酚、异丁香酚、萘、苯甲醛、龙脑.另含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即滨蒿素).另据报道,从茵陈蒿地上部分分得茵陈蒿素A、B。
茵陈附方
茵陈蒿25克,水煎服。
茵陈蒿煎煮浓汁,洗之。
茵陈蒿30克,荷叶15克,共为细末,每服3-4克,冷蜜水谬;饭后服。
茵陈蒿300克,栀子十四枚(擘),大黄100克(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茵陈蒿汤)
茵陈100克,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泡)75克。甘草(炙)50克。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茵陈蒿、白藓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茵陈30克蒲公英12克忍冬藤12克川军1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⑤治热病发斑:茵陈100克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50克栀子仁0.5克生甘草25克.捣筛为散.每服20克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服.(《圣惠方》茵陈散)
茵陈蒿两握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疬疡上令伤然后以汤洗之汤冷更温洗可作三四度洗隔日作佳不然恐痛难忍.(《外台》引《崔氏方》
炒白术9g鸡内金15g三棱9g莪术9g茵陈30g杏仁10g炒麦芽、谷芽各9g白茅根60g炒桃仁10g水煎服。当腹痛、腹胀除去后去茵陈,加生黄芪30g以健脾行水善后。
柴胡15g鹅不食草15g元胡15g鸡内金15g金钱草30g冬葵子15g黄芩15g郁金15g通草15g蒲公英50g茵陈50g水煎服。
钩藤12夜交藤12丹参10茵陈9牡蛎10生龙骨12生石膏10地龙10天麻9麻黄8菊花10银花9甘草8生地7赤芍9黄连6水煎服。
沉香、全虫、麻黄、茵陈、白果、山慈姑、僵蚕、红花、地龙、葶苈子、虫蜕各30g,侧柏叶100g、蛤蚧2对、蚤休30g,共研细粉,每服3克,效果很好。
茵陈的副作用
茵陈怎么吃
材料:
茵陈45克,红枣5枚,冰糖少许,薏米100克。
做法:
(1)将茵陈洗净,入沙锅内加水200毫升,煮沸后改为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
(2)再加入红枣、薏米加水至6000毫升。
(3)煮沸后改为文火,慢慢熬煮至汤稠后,加冰糖拌匀即可食用。
鲷鱼片1片,中筋面粉15公克,鲜奶油50㏄,橄榄油20㏄,茵陈蒿10公克,白酒10㏄,鸡高汤20㏄,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
(1)鲷鱼片洗净、沥干,抹上盐、白胡椒粉,再沾裹上中筋面粉备用。
(2)热一平底锅,加入橄榄油、作法1的鲷鱼片,煎熟备用。
(3)另热一锅,加入茵陈蒿、白酒、鸡高汤煮至汤汁浓缩、酒精挥发,再加入鲜奶油、盐调味。
(4)将作法3的酱汁淋在作法2的鲷鱼片上即可。
茵陈(6g)鸭边腿一只,葱8g,姜5g,清水适量,盐适量。
(1)茵陈清水快速冲净,葱切段姜切片,鸭边腿切块后焯水去血沫备用,
(2)炒锅上火加入适量植物油下入葱姜炒香后取出备用,
(3)锅上火加鸭块、茵陈、葱姜后加入适量清水,
(4)大火烧开转小火盖好盖子煮40分钟鸭肉烂软加入调味品即可。
茵陈20克,红枣3枚,鸡蛋1个。
做这个汤的方法很简单,先取适量的水,加入茵陈20克,大枣3枚煮熟,水开15分钟后,把茵陈捞出,打入荷包蛋,滚开1—2分钟即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