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补钙时还需要注意,生活中有一些不良习惯会加速钙的流失。
加速钙流失的10种不良习惯
1.无肉不欢
在营养成分表中,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是含钙量最低的食物。如果每顿饭都无肉不欢,吃很多肉,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造成膳食总蛋白质过剩,从而导致钙的流失。
2.不吃粗粮
在营养成分表中,谷物是钙及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但在现在的饮食习惯中,人们往往以吃精细加工过的食物为主,很少吃粗粮谷物,而这种饮食习惯会影响钙的摄入量。
3.食物太咸
人体内的钙,是与钠一同从尿液中排出的。因此,如果盐吃的太多,尿钠排出的量也就多,同时,尿钙排出的量也会随之增多,从而导致身体内钙的流失。
4.偏食
食物中缺少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骨密度,所以偏食也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和骨量,平时应多吃牛奶、鱼、虾、蚌、萝卜、芹菜、菠菜、白菜、卷心菜、各种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5.咖啡摄入量过多
6.喝太多碳酸饮料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发生骨折的危险是不饮用这种饮料的青少年的3倍。如果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人体骨骼钙的流失,应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喝白开水才是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
7.喜烟嗜酒
饮酒势必多吃菜,高脂类食物摄入过多,可造成机体钙营养代谢失衡,不仅可影响食物中钙的吸收,而且可使骨钙大量“迁移”和尿排钙量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骨骼严重缺钙,最终引发骨质疏松症
8.活动太少
骨骼系统的功能是负重和运动,活动越多,肌肉越发达,骨骼吸收的钙也越多。如果能够多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肌肉收缩,使骨骼受力,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9.接受日光照射不足
10.蹲得太少
下蹲运动和肌肉力量强是预防骨质疏松和减少因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人们平时多做下蹲运动。比如,出行多骑自行车,洗衣洗菜时蹲在地上,增加自己下蹲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