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中国白酒以淀粉为原料,加入糖化发酵剂,经()发酵、蒸馏、贮存、勾调而制成。
87、桂林三花酒生产中糖化24h后,结合品温和室温的情况,加水拌匀,加水量为原料量的()。
A、50%~60%
B、90%~100%
C、120%~125%
D、150%~200%
196、中国白酒以淀粉为原料,加入糖化发酵剂。经()、()发酵、燕馏、贮存、勾调而制成。
7.下列有关糖化血红蛋白A1(GHbAl)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而成的
C、有a、b、c三种,以GHbAlc为主,常写为HbAlc
D、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浆葡萄糖的总水平,是糖尿病控
29、下列有关糖化血红蛋白A1【GHbAl】的叙述,错误的是()
C、有a、b、c三种,以GHbAlc为主,常写为HbAlc
D、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浆葡萄糖的总水平,是糖尿病控
30、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
A、2%一4%
B、3%~6%
C、4%一7%
D、5%~10%
78、关于糖化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血糖虽然正确,但有可能GHb仍较高
C、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的指标
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
E、GHb测定可作为判断预后,研究糖尿病血管合并症与血糖控制关系的指标
7.下列有关糖化血红蛋白A1(GHbAl)的叙述,错误的是()
题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使用呋塞米需测
A、血电解质
B、糖化血红蛋白
C、血脂
D、肝功能
E、尿渗透压
54、在食醋生产中黑曲霉的作用是
A、酒精发酵
B、糖化
C、蛋白质分解
D、氧化酒精
糖化红血蛋白每降低1%,冠脉疾病的危险会降低()
A、8%
B、9%
C、10%
D、11%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糖类非酶促结合而成,一般可反映的血糖平均水平在
A.1~2小时
B.1~2天
C.1~2星期
D.1~2个月
E.1~2年
44关于糖化蛋白描述错误的是
A.可作为糖尿病控制与否的一个检测指标
C.可以反映血糖浓度的急性或瞬间变化
E.由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
48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描述,错误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红细胞寿命有关
B.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的影响
C.有溶血性疾病时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减少
D.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
E.短期反映血糖控制效果上比糖化清蛋白敏感
48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实验(HbAlc)结果超过下述哪一项数值时,牙周洁刮治后需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A.7%
B.8%
C.9%
D.10%
E.11%
121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B.可分为HbAla,HbAlb,HbAlc,HbAld
C.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D.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E.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A.检测前1~2周
B.检测前1月
C.检测前2~3月
D.检测前3~5月
E.检测前4~6月
A.瞬时
B.1~2周
C.2-3周
D.3-4周
E.4~12周
22按血糖控制的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可分为()
A.理想水平,
B.理想水平,
C.理想水平,
D.理想水平,
E.理想水平,
A.5个月
B.6个月
C.1个月
D.12个月
E.3个月
84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血糖控制理想的水平应在6.5%之下,良好为6.5%~7.5%,糖化血红蛋白7.5%表明血糖控制差。
A.1~2个月
B.1~3个月
C.2~3个月
D.3~5个月
A.3~5天
B.2~3周
C.4~6周
D.8~10周
E.12~14周
48血糖控制理想时糖化血红蛋白的范围是
A.小于7%
B.小于5%
C.小于6%
D.小于6.5%
E.小于7.5%
A.1~2周
C.3~4周
D.4~6周
E.6~8周
关于糖化血清蛋白临床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糖尿病的诊断
B.用于糖尿病的分型
C.用于观察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情况
D.用于糖尿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E.用于观察糖尿病即时控制情况的指标
20用于判断糖尿病控制效果的糖化血红蛋白组分是()。
A.HbA1a
B.HbA1c
C.HbA1b
D.HbA0
E.HbA1a1
14糖化血清蛋白测定主要用于()。
A.糖尿病的诊断
B.观察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情况
C.糖尿病的分型
D.糖尿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E.观察糖尿病即时血糖控制情况
A.2~3周
B.4~5周
C.6~7周
D.8~9周
E.10~14周
52关于糖化血红蛋白(G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GHb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指标
B.糖尿病病情控制后GHb浓度缓慢下降,此时血糖虽然正确,但GHb仍较高
C.GHb是HbA与已糖缓慢并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
D.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
25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B.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C.可分为HbAla,HbAlb,HbAlc,HbAld
D.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E.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68糖化血红蛋白是()。
B.HbA1a2
D.HbA1c
E.HbF
67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日常工作中主要测定的是
A.HbA0
B.HbA1a
E.HbA
A.反映当前情况
B.前2至3周
C.前4至5周
D.前5至6周
E.前8至9周
46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
A.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患者血糖的总体变化
B.反映测定前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
C.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
D.了解患者的肾糖阈
E.β一羟丁酸测定
45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A.2~3天
D.4~8天
E.4~8周
70患者男,58岁,经诊断为糖尿病,需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该监测可以反映多久的血糖水平()。
B.2~4周
C.5~6周
D.6~8周
E.20周以上
39下列关于血液糖化血清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B.是血清糖果胺的主要成分
C.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检测指标
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当患者有急性全身性疾病时能够准确的反应短期内平均血糖的变化
B.4~6周
C.4~8周
D.8~12周
E.12~16周
46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
A.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B.诊断糖尿病
C.判断贫血程度
D.鉴别各型糖尿病
E.判断高脂血症
120患者,男,40岁,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IC)>8%,对其给予胰岛素治疗,同时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同时给予用药教育,以下需避免使用以防血糖升高的药物包括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甲状腺素
C.西咪替丁
D.氟喹诺酮类
E.抗精神病药
31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一点终点法4.8%~6.0%
B.两点终点法3.8%~5.0%
C.竞争免疫比浊法3.8%~5.0%
D.直接遮蔽法2.8%~4.0%
E.高效液相法4.8%~6.0%
108按上述方案治疗3个月后,查空腹血糖7.5mmo|/L,餐后血糖12.2mmo/L糖化血红蛋白7.0%。该患者经常出差,进食不规律,希望选择每日使用一次的降糖药。宜选用的药物是()
A.瑞格列奈片
B.二甲双胍片
C.格列美脲片
D.阿卡波糖片
E.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
99患者,女,71岁,2型糖尿病史10年。化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9.2%,空腹血糖10.5mmol/L,餐后血糖15.5mmo/L。目前服用二甲双胍片0.5gtidpo,格列美脲片2mgtidpo,罗格列酮片2mgbidpo,甲钴胺片0.5mgtidpo,羟苯磺酸钙胶囊250mgbidpo。对该患者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注意事项和用药指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注射胰岛素制剂时,针头可重复使用
B.未使用的胰岛素可以冷冻保存
C.注射胰岛素制剂时,应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cm
D.开启的胰岛素需要冷藏保存
E.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以室温保存8周
98患者,女,71岁,2型糖尿病史10年。化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9.2%,空腹血糖10.5mmol/L,餐后血糖15.5mmo/L。目前服用二甲双胍片0.5gtidpo,格列美脲片2mgtidpo,罗格列酮片2mgbidpo,甲钴胺片0.5mgtidpo,羟苯磺酸钙胶囊250mgbidpo。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心悸、大汗、无力和饥饿感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立刻喝白开水200mL
B.立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C.立刻口服糖水或糖块
D.立刻服用美托洛尔片
E.立刻服用阿卡波糖片
97患者,女,71岁,2型糖尿病史10年。化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9.2%,空腹血糖10.5mmol/L,餐后血糖15.5mmo/L。目前服用二甲双胍片0.5gtidpo,格列美脲片2mgtidpo,罗格列酮片2mgbidpo,甲钴胺片0.5mgtidpo,羟苯磺酸钙胶囊250mgbidpo。针对患者病情,临床加用胰岛素治疗,应选用的治疗方案是()
A.门冬胰岛素餐前30~60min,皮下注射,tid
B.甘精胰岛素睡前30min,皮下注射,qd
C.普通胰岛素餐前30min,皮下注射,qd
D.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餐前30min,皮下注射
E.精蛋白锌胰岛素餐前30min,皮下注射,tid
96患者,女,71岁,2型糖尿病史10年。化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9.2%,空腹血糖10.5mmol/L,餐后血糖15.5mmo/L。目前服用二甲双胍片0.5gtidpo,格列美脲片2mgtidpo,罗格列酮片2mgbidpo,甲钴胺片0.5mgtidpo,羟苯磺酸钙胶囊250mgbidpo。患者用药中,用法用量错误的是()
A.二甲双胍片0.5gtidpo
B.格列美脲片2mgtidpo
C.罗格列酮片2mgbidpo
D.甲钴胺片0.5mgtidpo
E.羟苯磺酸钙软胶囊250mgbidpo
52对于糖化血红蛋白不正确的是
A.可以了解取血前2~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情况
B.是目前判断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最好指标之一
C.是糖尿病分型的鉴别指标
D.目前还没有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E.OGTT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者,更应该定期复查血糖
A.1~2周
B.8~12周
C.瞬时
D.3~4周
E.2~3周
28患者,男,35岁。患1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6.0%。晨起,家属发现不能唤醒,最可能的原因是
A.脑出血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糖尿病高渗昏迷
D.脑血栓
E.低血糖昏迷
124(1)糖化(2)滤清(3)包装(4)发酵(5)出售
A.(1)—(2)—(4)—(3)—(5)
B.(1)—(4)—(2)—(3)—(5)
C.(4)—(1)—(5)—(2)—(3)
D.(5)—(4)—(1)—(3)—(2)
56(1)糖化(2)滤清(3)包装(4)发酵(5)出售
A.1—2—4—3—5
B.1—4—2—3—5
C.4—1—2—3—5
D.5—4—1—3—2
A.近2~3个月
B.近3~6个月
C.近1个月
D.近6~12月
E.近4~6个月
36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
A.诊断糖尿病
B.估计糖尿病预后
C.区分糖尿病临床类型
D.确定胰岛用量
E.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
126男,68岁。近1周晨起锻炼时感胸痛,持续10余分钟,休息后可缓解,1年前体检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为8.3%,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Ⅴ1~Ⅴ6导联ST段压低。该患者胸痛最可能的病因是()。
A.心绞痛
B.肋软骨炎
C.肥厚型心肌病
D.心肌梗死
E.肺血栓栓塞
113女,21岁。1型糖尿病8年,平素4次(R-R-R-N)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7.5%~8%,2日前患者受凉后发热,体温37.5℃~38℃,因食欲不佳,自行停用胰岛素,改用阿卡波糖治疗。渐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尿中有异味。查体:P102次/分。BP90/60mmHg,体重55kg,轻度脱水貌,精神萎靡,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25.6mmol/L,血钾4.8mmol/L,血糖(++++),尿酮体(++++);动脉血气分析pH值7.25。患者入院后尿量约60ml/h,复查血钾4.0mmol/L。关于补钾治疗应采取()。
A.每2小时测定血钾,低于3.5mmol/L,开始补钾
B.开始口服补钾
C.开始静脉补钾
D.两次检测血钾均正常,不需要补钾
E.观察尿量如果有进一步的增加,则补钾
112女,21岁。1型糖尿病8年,平素4次(R-R-R-N)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7.5%~8%,2日前患者受凉后发热,体温37.5℃~38℃,因食欲不佳,自行停用胰岛素,改用阿卡波糖治疗。渐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尿中有异味。查体:P102次/分。BP90/60mmHg,体重55kg,轻度脱水貌,精神萎靡,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25.6mmol/L,血钾4.8mmol/L,血糖(++++),尿酮体(++++);动脉血气分析pH值7.25。该患者pH值降低,合理的治疗是()。
A.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
B.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至血pH值正常
C.静脉滴注l.25%碳酸氢钠,至血pH值正常
D.静脉滴注1.25%碳酸氢钠,至尿酮体转阴
E.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至尿酮体转阴
111女,21岁。1型糖尿病8年,平素4次(R-R-R-N)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7.5%~8%,2日前患者受凉后发热,体温37.5℃~38℃,因食欲不佳,自行停用胰岛素,改用阿卡波糖治疗。渐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尿中有异味。查体:P102次/分。BP90/60mmHg,体重55kg,轻度脱水貌,精神萎靡,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25.6mmol/L,血钾4.8mmol/L,血糖(++++),尿酮体(++++);动脉血气分析pH值7.25。该患者目前最佳胰岛素治疗方案是()。
A.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持续静脉滴注,起始量11U/小时
B.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持续静脉滴注,起始量5.5U/小时
C.常规人胰岛素持续静脉滴往,起始量11U/小时
D.恢复4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并适当增加剂量
E.常规人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起始量5.5U/小时
1818、葡萄酒前发酵的主要目的是()
A、糖化作用
B、酒精发酵
C、苹果酸乳酸发酵
D、陈酿作用
551、检査低血糖的常用项目不包括
A、血糖测定
B、OGTT试验
C、糖化血红蛋白
D、C肽
E、胰岛素
72.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
A、4-12周
B、2-8周
C、8-12周
D、6-12周
8糖尿病患者大量失血后
A、糖化血红蛋白与失血无关
B、糖化血红蛋白增高
C、糖化血红蛋白偏低
D、糖化血红蛋白正常
E、糖化血红蛋白不变
2糖化血清蛋白
A、临床比糖化血红蛋白还常用
C、反映近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D、监控血糖优于糖化血红蛋白
E、反映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266、()不属于老白干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
A、低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B、续楂混烧老五甑生产工艺
C、混蒸流酒,分段摘酒
D、地缸发酵
602、按糖化发酵剂分类,白酒可以分为()。
A、大曲酒
B、小曲酒
C、麸曲酒
D、混合曲酒
E、新工艺白酒
14.以下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发绀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
B、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的发绀可分: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
C、中心性发绀可分为:淤血性发绀和心性混合性发绀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所致发绀属于周围性发绀
10.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
A、正确
B、错误
28.若诊断糖尿病,应做哪项检查()
A、尿糖
C、空腹血糖
D、空腹胰岛素测定
1诊断糖尿病漏诊率最高的指标是
A、OGTT2h血糖值
B、C肽释放试验
D、糖化血红蛋白
E、胰岛素释放试验
监测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金标准是()。
A.糖化血红蛋白测定B.尿糖测定C.空腹血糖测定D.餐后2小时血糖
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是()
A.尿糖B.餐后2小时血糖C.糖化血红蛋白测定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诊断糖尿病首先选择的检查是()。
A.尿糖B.空腹血糖C.糖化血红蛋白D.口服糖耐量试验
A.2~4周B.4~6周C.6~8周D.8~10周E.10~14周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的诊断中具有如下哪些优势
糖化血红蛋白在用于诊断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时,具有哪些优势()
A.尿糖B.X光检查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血糖E.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是()
血糖控制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应在()之下
A.5.5%B.8.5%C.6.5%D.7.5%E.9.5%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血糖控制理想的水平应在6.5%之下,良好为6.5%~7.5%,糖化血红蛋白7.5%表明血糖控制差
A.1~2个月B.1~3个月C.3~5个月D.2~3个月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计划干预的短期目标()
A.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20%B.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率提高30%C.参与COPC活动的人数提高10%D.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5%E.纳入糖尿病病例管理的人数提高15%
23、豉香型白酒用大酒饼作糖化发酵剂。
264、老白干香型白酒采用()作为糖化发酵剂。
A、低温大曲
B、中温大曲
C、高温大曲
D、麸曲
36、小曲清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包括传统小曲、根霉酒曲、糖化酶和酒母等。
481、采用小曲(大酒饼)作为糖化发酵剂的是()。
A、米香型白酒
B、豉香型白酒
C、小曲清香型白酒
D、特香型白酒
301、()采用先培菌糖化、后发酵的半固态发酵工艺。
A、小曲清香型白酒
B、特香型白酒
C、米香型白酒
D、兼香型白酒
117、大曲既是糖化发酵剂又是生香剂。
432、根霉曲是采用纯培养技术,将固体酵母按一定比例配入纯根霉中而成,使其具有糖化和发酵作用,根霉曲中酵母配量为()。
A、0.1~0.5亿/g曲
B、0.5~1.0亿/g曲
C、1.0~1.5亿/g曲
D、2.0~3.0亿/g曲
120、小曲是指酿酒用的糖化发酵剂,多为砖形的块状物。
649、黑皮曲块主要产生在温度高而潮气重的曲堆中层,黑皮部分不但糖化力很低,而且有时还带枯草臭味,防治方法包括()。
B、多用干草隔离曲块,使曲堆中部温度不至过高,并易于潮气散发
C、小麦粉碎不宜过粗,以免升温过猛
D、等曲坯收汗后再入房堆积
615、按生产工艺分类,采用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及固态蒸馏工艺的香型包括()。
A、小曲清香型
B、米香型
C、豉香型
D、特香型
E、凤香型
606、采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生产的白酒香型包括()。
A、酱香型
B、兼香型
C、米香型
D、凤香型
E、豉香型
604、采用麸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生产的白酒香型包括()。
A、凤香型
B、特香型
D、麸曲清香型
E、芝麻香型
270、传统酱香型白酒采用()等为糖化发酵剂。
250、董香型白酒采用()作为糖化发酵剂。
A、大曲和小曲
B、大曲和麸曲
C、小曲和麸曲
D、大曲、小曲和麸曲
476、浓香型白酒采用()作为糖化发酵剂。
D、小曲
617、特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包括()。
A、大米为酿酒原料
B、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制曲原料为面粉、麸皮及酒糟
C、红褚条石窖作为发酵容器
D、固态发酵
44、芝麻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剂以麸曲为主,高温曲、中高温大曲、强化菌曲混合使用。
249、米香型白酒采用()作为糖化发酵剂。
A、小曲
B、大曲
C、麸曲
D、混合曲
474、采用高温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是()。
A、浓香型白酒
B、清香型白酒
C、酱香型白酒
D、董香型白酒
正确
错误
29.糖尿病患者2次随访评估期间,若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查,随访表中也应记录检查日期和检查结果。
食醋生产过程中,糖化剂常用的是()
A.酵母菌B.醋酸菌C.曲霉菌D.放线菌
(单选题)糖尿病确诊方法是
A.血浆胰岛素水平测定B.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C.糖化血清蛋白测定D.血浆C肽水平测定
下列哪一项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A.空腹血糖B.餐后C.随机血糖D.糖化血红蛋白
患者,女,28岁,妊娠24周,查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血糖1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首选的降糖药物是()
A利拉鲁肽
B达格列净
C胰岛素
D格列美脲
E二甲双胍
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和空腹血糖的C-糖苷类药物是()
A根皮苷
B阿卡波糖
C甘精胰岛素
D格鲁辛胰岛素
E达格列净
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上可判断为()。
A糖尿病患者
BI
CIT
D贫血患者
问题补充1.[不定向选择题]患者入院后应检查A.糖化血红蛋白B.肌电图测定C.振颤量阈值测定D.皮肤温度感觉测定E.下肢血管彩超F.血液流变学检查ABCDEF确定
判断2~3个月后血糖控制程度的指标是
A.糖化血红蛋白B.空腹血糖C.血浆胰岛素测定D.葡萄糖耐量试验E.尿糖
可检査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B.空腹血糖测定C.血清C肽测定D.血浆胰岛素测定E.葡萄糖耐量实验
对糖尿病的分型、治疗和预后有一定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葡萄糖耐量实验
B.糖化血红蛋白
C.血清C肽测定
D.血浆胰岛素测定
E.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某研究者测量了对照组、护士教育组、同伴教育组三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分,若用统计图来描述,应选择的统计图种类是()
A.圆图
B.线图
C.单式直条图
D.复式直条图
酿造过程常说“生香靠发酵,提香靠()”A.蒸馏(正确答案)B.贮存C.糖化D.曲药
以下关于焦糖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焦糖化反应就是美拉德反应B.焦糖化反应属于酶促反应C.焦糖化反应是单糖、蔗糖等物质在没有氨基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反应D.焦糖化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
混合原料应该具有1500-2000WK的原因在于能够保证在1小时内完成糖化。
A.正确B.错误
在糖化操作的各个温度段中,只有糖化休止是必不可少的,其它的例如“酸休止”、“蛋白质休止”不是必须要进行的。
糖化车间的标准设备配置是三锅三槽或三锅两槽,其中糖化日批次数是评价糖化车间操作的主要指标。
发酵工业中可采用淀粉为原料,先经过糖化,在接种乳酸细菌进行乳酸发酵生产纯乳酸。()
A.正确
B.错误
一般而言,焦糖化反应发生的温度低于美拉德反应。A.正确B.错误
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
麦芽溶解不好,酶活力低时,可以采用浸出物糖化。()A.正确B.错误
啤酒发酵时,大麦中的各种物质、尤其是淀粉和蛋白质充分溶解,保证了后期糖化、发酵和酵母生长的要求。()A.正确B.错误
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至其熔点以上时,会变为黑褐色的物质,这种现象称为焦糖化反应。
下列哪项是经济而简便的监测糖尿病的指标?()
A.糖化血清蛋白
B.尿糖
C.糖化血红蛋白
D.胰岛素
E.C肽
啤酒的麦芽汁的制备过程实际上就是()过程。
焦糖化是使糖在加热后变成棕褐色,炒制蔬菜的变色和面包表皮的金黄色是焦糖化的表现
白酒是以糖质或淀粉质为原料,加入糖化发酵剂,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
不是凤型酒工艺的是()
可以用于鉴别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化验指标是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目标是
为明确诊断,此时应做何种检查
术前血糖控制标准()
以下哪一种工艺不属于八次发酵流程
混蒸混烧续楂法操作法优点不包括
蒸煮的作用是利用高温使淀粉颗粒吸收()、膨胀、破裂,并使淀粉成为溶解状态,给曲药的糖化发酵作用创造条件。
下列白酒香型中,同时采用大曲、麸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是()。
下列白酒香型中,同时采用大曲、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是()。
我国名优白酒使用的糖化发酵剂不包括()。
采用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是()型白酒。
()是小曲酒的糖化菌,也可制造豆腐乳及生产糖化酶等产品。
酒曲是一种糖化发酵剂,成品曲中除了含有一定数量的酿酒微生物外,还积累了多种并多量的胞内酶和胞外酶,其中最主要的是()。
根据白酒按糖化发酵剂的分类方式,()属于混合曲酒。
按糖化发酵剂分类,白酒可以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以及()。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加入醪糟专用酒曲经糖化、发酵而制成的醪糟酒,下列最适宜的食品类别是∶()。
某社区护士采用3种健康教育方式进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的宣教,半年后,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异,应首选下列哪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A.近2月~3月B.近半年C.近1个月D.近1年E.近4个月~6个月
A.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天冬酰胺残基连接B.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天冬氨酸残基连接C.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谷氨酰胺残基连接D.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谷氨酸残基连接E.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脯氨酰胺残基连接
A.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丝氨酸残基连接B.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酪氨酸残基连接C.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组氨酸连接D.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谷氨酸残基连接E.糖链与蛋白质的糖化位点中的天冬氨酸残基连接
A.糖化血红蛋白B.尿酮体C.尿糖D.血糖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A.糖化血浆白蛋白B.糖化血红蛋白C.血糖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尿糖
A.血糖B.血、尿酮体测定C.葡萄糖耐量试验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E.尿糖
诊断糖尿病的化验最有价值的是
A:空腹血糖B:血脂测定C:葡萄糖耐量试验D:餐后2小时血糖E:糖化血红蛋白
能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的是
A随机血糖B餐后2小时血糖C糖化血红蛋白D果糖胺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血糖用(),糖化血红蛋白用()。
A、氧化酶法,亲和层析法
B、氧化酶法,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法
C、邻甲苯胺法,亲和层析法
D、邻甲苯胺法,微柱法离子交换层析法
对糖尿病患者的监测,采用的实验室检查没有
A.血糖
B.酮体
D.乳酸
E.OGTT
长期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多少
A.6.5%
B.7%
C.5.6%
D.6%
A糖尿病B高脂血症C高血糖D贫血E红细胞更新率增加
案例女性,45岁,肥胖多年,口渴5个月,糖化血红蛋白7%~9%,空腹血糖7.9mmol/L,饭后2小时血糖12.1mmol/L。本患者可诊断为()A1型糖尿病
B肾性糖尿
C食后糖尿
D2型糖尿病
E类固醇性糖尿病
患者,52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5mmol/L,下列哪项检查最有诊断意义()A尿糖定性
B糖化血清白蛋白
C餐后血糖
D糖化血红蛋白
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
测血中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A取血前412周的血糖总水平
B取血前23周的血糖总水平
C取血前812天的血糖总水平
D取血前812周的血糖总水平
E取血前6个月的血糖总水平
案例女性,45岁。肥胖多年,口渴5个月,糖化血红蛋白7.9%,空腹血糖7.9mmol/L,饭后2小时血糖12.1mmol/L。本患者可诊断为()A1型糖尿病
案例女性,45岁。肥胖多年,口渴5个月,糖化血红蛋白7%9%,空腹血糖7.9mmol/L,饭后2小时血糖12.1mmol/L。本患者可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