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营养膳食状况处于保障儿童身心发育,预防疾病和长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食物加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迁,为了解幼儿园儿童营养膳食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园儿童膳食指导工作,特对我园各年龄阶段幼儿作膳食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我们幼儿园餐点实行的是三餐两点制,大班组抽出幼儿100名,中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班组抽出幼儿100名,小小班组抽出幼儿50名。
2、方法:对20xx年10月第二周的带量食谱进行抽样调查。按称重法逐日进行调查,并输入电脑营养分析软件计算每日每人摄入量。
二、结果:
1、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经营养分析,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主要营养素的供给情况见表可见营养摄入量达到或大于ROA的有热量,蛋白质,铁。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方面Vc、铁、锌都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2、营养素供热情况从营养素供热情况看,三大营养素脂肪,糖、蛋白质供热比例属正常范围。
三、讨论
1、本次营养调查表明我园的膳食营养水平能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但Vc、锌、铁还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在下次的食谱中,我们会改进不足,全面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为了了解当前城市幼儿存在的主要膳食问题,笔者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了专门的调查与访问,发现:
一、当前城市幼儿膳食问题
(一)幼儿的挑食现象严重
幼儿的挑食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幼儿进餐时态度较差。每次一到幼儿园吃饭的时候,我们总会看种各样的吃饭状况:有的幼儿只吃白饭不吃菜;有的幼儿则只吃菜不吃饭或饭吃得很少;有的幼儿则只挑自己喜欢的菜类来吃;有的幼儿只喜欢吃面食长期如此,必定会影响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对营养的吸收。
(二)幼儿进餐依赖性强
在进餐过程中,幼儿依赖性过强。从家长对待幼儿吃饭时的态度来看,有些孩子在家吃饭时就好像全家总动员一样,爸爸哄完妈妈哄,再到爷爷奶奶一起哄。吃一口饭一堆人跟在孩子后面,好说歹说才吃那么一口饭。这样无形中让孩子产生错误的饮食观念,觉得吃饭像是一种任务,自己没有动手的机会,也习惯让别人喂饭。到了幼儿园老师不可能一直都给孩子喂饭,当没有人给她喂饭的时,她就东张西望,迟迟不动筷子。
(三)幼儿的正餐摄入不足
而有的幼儿在幼儿园不吃饭,在家就吃。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有了解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他幼儿已经添饭了,有的幼儿还在吃着第一碗饭,其他幼儿已经
添汤了,有的幼儿才吃完第一碗饭。是他们天生饭量少吗?通过多保育老师,对家长的了解才知道,有的幼儿是爷爷奶奶或亲戚帮带的,这些孩子在家里有喂饭的习惯,等到没人喂饭了,自己就吃得少吃得慢了。这些都影响了幼儿正餐的摄入。
二、原因分析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幼儿存在这些膳食问题呢?我们先从幼儿园菜肴这个大方向来看。
(一)饮食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1、幼儿的饮食缺乏多样性
饮食的单调导致了幼儿进餐质量差。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口味,他们大多喜欢吃一些颜色鲜艳,味香诱人的食品。举个例子:我在某幼儿园实习时,一天幼儿园中午的菜是菜椒炒猪肝,紫菜蛋花汤,颜色非常鲜艳,搭配得也很好。幼儿的食欲立刻就被调动起来了。相反,像肉末豆腐,冬瓜汤这类看上去不太漂亮的菜肴,幼儿的食欲就没有那么强。
2、吸引孩子食用特殊气味食物的策略欠缺
成人引导幼儿食用特殊气味的食物的方法有所欠缺,也会影响幼儿进餐的质量。由于幼儿不像成人那样在吃饭时会考虑到营养的摄入问题,所以在吃饭时经常可以看到幼儿把蒜,姜,香菇等这些有着特殊气味的食物挑出来。幼儿园在烹饪这类菜时,方法比较简单,颜色搭配不够;教师介绍菜名也有所欠缺,不能够吸引幼儿,教师应多从自身出发引导幼儿,给幼儿树立榜样。
3、烹饪方法不能满足幼儿在需要
烹饪方法不当也影响幼儿进餐的质量。幼儿园烹饪要求是细、软、嫩、烂。幼儿园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在色美、形状、可爱上却做得比较少。据了解,有个幼儿园的厨房师傅在烹饪方面非常用心和下功夫。他做出来的面食像馒头包子这类,就做成一些动物的形状,幼儿一看就很喜欢。由此可见,菜肴的品种是否多样,颜色是否鲜艳,味道是否可口,是决定幼儿膳食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幼儿自身的影响因素
幼儿自身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到幼儿进餐的质量。极少数的幼儿由于遗传、生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新陈代谢问题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面黄肌瘦,体质较弱。身体弱,多病的孩子,情绪处与消极状态,进而变得不爱吃饭,或是对吃饭提不起兴趣,这类幼儿的饭量一般较少。
(三)成人的负面影响
1、教师缺乏正确的榜样作用
教师自身榜样作用的缺乏导致了幼儿进餐质量的下降。如若教师在幼儿面前谈论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什么食物好吃,什么食物不好吃。这样,在无形中就会给孩子一种意识,老师只喜欢吃那些食物,我也只吃那些食物。如果幼儿不喜欢吃某些食物,教师应用自己的行为去鼓励幼儿尝试。像某些幼儿不爱吃大蒜,教师可以自己吃给幼儿看,并告诉幼儿,大蒜它有哪些营养价值,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这样,潜移默化中,幼儿就会尝试去吃那些食物了。
2、家长自身榜样的缺乏
三、对策建议
那么,对于孩子诸多的膳食问题,我们作为成人,应该如何去面对,去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幼儿对营养的吸收和身体的健康成长呢?
(一)引导孩子了解食物的重要性,激发食欲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幼儿的食欲。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幼儿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有关蔬菜的主题式活动,可以带幼儿去植物园,农科院或农民的菜园参观,请工作人员给孩子们介绍蔬菜的营养价值,对身体有哪些好处,从而了解食物的重要性。也可以在幼儿园内或班上开辟一小块菜地,种上一些孩子们平时熟悉的蔬菜,让孩子轮流做小小值日生来护理蔬菜,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从中了解到种菜的辛苦,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精神,激发食欲。
(二)食物的烹制尽量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孩子一般都喜欢色泽鲜艳,味香诱人或造型奇特的食品,这也是垃圾食品受到广大孩子喜欢的原因。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喜好,每天给孩子准备的食谱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而且要做到各种蔬菜的营养搭配,变换花样。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把菜做得色、香、味俱全。对饭菜的加工,既要保证原有的营养成分,又要做到精工细做。如有的幼儿不喜欢吃青菜,就可以把菜切碎做成幼儿爱吃的包子,饺子等,煮粉和面条这类食品的时候,可以配上青菜,西红柿,虾仁等,让面条看起来颜色丰富,吃起来鲜香可口。土豆和胡萝卜切丝一起炒看上去就很
好看。为提高烹饪技术,还可组织炊事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注意研究伙食花样,使幼儿见到饭菜就有食欲。
食物的外形美观,品种多样可以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嗅觉等器官,从而刺激幼儿的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消化和吸收功能。总而言之,只要是新鲜的,经过健康的方式加工的蔬菜,水果,肉类,主食等,都是健康食品。这些食品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如果在烹饪上再多用心思研究,把外形做得更卡通可爱,一定会让孩子喜欢上这些食品。教师和家长要在幼儿1-2岁时,即饮食习惯形成期,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使幼儿喜欢上健康的食品。
(三)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增强食欲
总之,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饮食环境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依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家长的配合,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们都舍得为孩子花钱,但由于部分家长缺乏营养知识,不懂得科学的喂养方法,使一些孩子养成了偏食、挑食的习惯。为此,我们应该向家长宣传营养知识和幼儿膳食营养和卫生知识,配合幼儿园做好膳食工作。
最关键的是做好家园之间的联系,多跟家长沟通,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父母转变观念,放开手让幼儿自己去学,去做,不要剥夺幼儿学习的机会。也许孩子会吃得慢一点,脏一点,但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如果孩子只是在幼儿园动手,回到家又是家长一手包办的话对孩子的进步是很不利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沟通,共同做好家园共育。
一、基本情况:
我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现有幼儿人,教职工人,食堂有储储藏室、餐厅、备餐间、操作间、清洗区、更衣室等,其建筑面积平方米。
二、食堂管理:
为了加强食堂管理,园委会组成了由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副园长为分管及总务主任和主班老师共同负责的食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加强了平时对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检查力度,确保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位。
三、食堂设施设备与环境卫生情况:
我园的设施设备布局合理,有独立的食品原料存库房,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发放及用餐场所,通过上学期暑假食堂改建工程的修缮,食堂各个操作间的布置基本达到规定的标准,墙面、地面均使用符合规定的瓷砖贴面,达到防火、防潮,可清洗的要求,配备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基本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品的设施和设备。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设施。
我园食堂内外环境比较整洁,卫生情况良好。一年来园领导、食堂负责人都把食堂的清洁卫生当成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一是对环境、餐具的卫生有明确要求,实行卫生包干,专人负责,做到餐厅环境清洁整齐,所有餐具清洁消毒。二是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不采购、不加工、不发放变质食物。三是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由食堂管理员和保健医生室每天定期检查,园领导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不足之处限期改正。四是严格按照幼儿园的食堂食品管理制度执行各项工作,由食堂管理员监督执行,确保食品的安全,杜绝各项有损教师、幼儿的事件发生。
四、食品采购、储存加工方面:
1.食品采购工作。严格按照采购要求,由园委会甄选符合条件的.商家,签订供货协议配送各种食品及原材料、调味料,同时严格把关质量,对于每天送来的物品进行检查,做好验收、验发记录,同时在食品加工好以后做好每天的样本留存。
2.储存加工工作。对于食品的储存我们要求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做到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或调料。用于原料和食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它工具做到定位存放。炊事用具摆放整齐有序,每天消毒。
五、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工作。
1.我园食堂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全部持健康证上岗,同时经常参加食药监局的食品安全培训,幼儿园每月两次的食品安全培训,掌握了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2.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食堂卫士安全要求进入工作地点,期间有外出也能做好个人卫生消毒工作。
3.食堂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了明确的卫生保洁责任区,分工明确,能将幼儿园的食堂卫生工作按要求做好每天的清洁消毒工作。
六、管理与监督
1.建立健全了食堂的各项制度,组成以园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加强了检查与监督。
2.能主动接受上级行政部门和食药监局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一、领导重视,周密布署。
开学初,幼儿园专门召开食堂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幼儿园食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项工作,针对各项具体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让食堂的全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明确责任主体,层层签订责任书。从人员、设备、采购、保管、加工等各个管理环节进行细化并狠抓落实,并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专门会议,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上级文件,要求工勤人员提高食品食堂安全工作意识,增强食堂卫生常识。
二、健全制度、责任到人。
三、细化管理,杜绝后患
(一)组织全体教师和工勤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通知与精神。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努力做到常规化。
(二)严格做好食材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严格把好食品验收关,对采购的食品索取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和质量检验报告,进出货手续齐全。幼儿园食堂食材一律从贵州老太爷食品有限公司统一采购,严格索取凭证、验收、入库出库制度,对于不新鲜,过期,霉变的一概杜绝验收入库和使用。
(三)坚持做好留样制度,每餐饭菜按要求标准留样待验,每个品种的留样量均不少于100克,留样不低于48小时,并有留样和处理记录,每餐剩饭剩菜当天全部理掉。
(四)坚持领导试餐、陪餐制度,每天做好领导陪餐试餐并有详实记录。
(五)加强工勤人员管理,每天对工勤人员进行晨检,工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规范操作。定期组织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帽,要求做到不留长指甲,不戴手饰,注意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个人衣物不带入食品处理区。每天进行垃圾清理,食堂各个区域的卫生情况良好。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杜绝投毒现象发生。
(六)坚持实行消毒制度。餐具使用后及时洗净、消毒,保持洁净。每天对食堂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七)定期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逐级上报。
四、以后的工作
为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有效的控制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幼儿园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要加强以下工作:
(一)加强食堂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教工勤人员、职员工和幼儿、家长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教育幼儿不吃路边小摊零食,远离垃圾食品,全面提升安全意识。
(三)加大管理力度,杜绝老师、家长和幼儿携带零食或其他食品进入幼儿园;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
秦都品格奥林匹克幼儿园膳食营养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营养膳食状况处于保障儿童身心发育,预防疾病和长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食物加工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迁,为了解幼儿园儿童营养膳食水平,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园儿童膳食指导工作,特对我园各年龄阶段幼儿作膳食调查。
2、方法:对20xx年10月第二周的.带量食谱实行抽样调查。按称重法逐日实行调查,并输入电脑营养分析软件计算每日每人摄入量。
1、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经营养分析,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主要营养素的供给情况见表可见营养摄入量达到或大于ROA的有热量,蛋白质,铁。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方面Vc、铁、锌都有不同水准的缺乏。
本次营养调查表明我园的膳食营养水平能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但Vc、锌、铁还有不同水准的缺乏,在下次的食谱中,我们会改进不足,全面满足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2、营养素供热情况从营养素供热情况看,三大营养素脂肪,糖、蛋白质供热比例属正常范围。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