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低保老人们收到免费牛奶;家境贫困的孩子报名参加“圆梦关爱计划”,就有机会实现梦想;老小区没物业,政府出资建“准物业”……市南区政府近年来在“小政府大社会”框架下,培育、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范围覆盖养老、社区服务、关爱特殊人群等方面,更加全面、细致服务于辖区居民。
按需定食谱每天不重样
“从去年食堂建好我就一直在这吃,这的菜味道好。”在汕头路社区老年食堂里,正在排队等候就餐的76岁老人张先生说,因为子女工作都比较忙,平时都是他和老伴两个人在家吃饭,但是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两个人都不太方便中午在家做饭。自从有了老年食堂,一下子就解决了他和老伴中午吃饭的问题。
汕头路老年食堂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每周老年食堂的厨师们都会先征集老人意见,按照老人们口味定制下一周的食谱,保证每一天的食谱都不重样。对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老人还会定制专门的食谱,在饭菜上尽量保持清淡口味。对于不方便出门的老人,食堂还专门派人将午饭送到老人的家中。
养老食堂覆盖10个街道
记者从市南民政局获悉,目前,市南区养老食堂已经实现10个街道全覆盖,其中,八大湖街道老年食堂升级改造完工,从以前只能为20余人提供配餐升级到能为100多位老人同时提供配餐,送餐服务覆盖整个街道。金门路街道“天山社区大食堂”在原有“爱心厨房”的基础上对厨具改造升级,所有的厨房用具一应俱全。每周的营养菜谱和食品原料、调味品等全部由区民政局委托“阳光暖情”社区服务中心统一监制和集中配送。香港中路街道闽江路社区规划出了6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食堂,目前为“三无”和80岁以上低保独居的7名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为60名空巢、独居老人提供低费用午餐。(记者樊蓉实习生方晨摄影报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