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有“小人参”的美称,在我国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至10倍。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最佳食用方法:
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而且水分最多,可以生食,以做沙拉或凉拌为佳。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当,用来煮、蒸、熬、炖都可以。最末端的一块,是纤维最多的地方,而且辛味极浓,适合炒或油炸。
第一杂粮:红薯
冬天吃个热乎乎的红薯,是最惬意的事情。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多种微量元素,常吃对身体好。
虽然人们习惯吃烤红薯,但实际上,蒸红薯才是更健康的做法。这样不仅能减少营养的流失,还能减少因烤制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第一果:山楂
山楂是秋冬的应季食材,同时又有保健作用,能开胃、消食、活血。山楂最突出的益处是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因为它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对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有一定作用。
山楂生吃,有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减肥的人不妨试试。用山楂做汤或茶喝,适合胃口不好的人群。但需要注意的是,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吃山楂。
第一饮:红糖水
冬天强调温补,就饮品来说,红糖水是最为适宜。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其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淤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而且富含钙、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红糖水一定要煮一下。煮过的红糖水比直接用热水冲泡的更易吸收,而且更具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
第一汤:冬笋竹荪汤
冬笋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竹荪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两者搭配煮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缓解进补过后的积食。
竹荪含有丰富的谷氨酸,所以味道鲜美,更适宜熬汤。
第一补:枸杞
秋冬的养生原则应以益气助阳,滋阴补肾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进补的好选择。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例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对肝肾亏虚、腰膝酸痛、视力衰弱和糖尿病都有一定食疗效果。
枸杞可以和各种粥品搭配。枸杞还有一种简便的吃法,就是早晚嚼食,嚼食对枸杞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加充分。
但嚼枸杞时要注意,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最佳。
第一零食:栗子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老少咸宜。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脑血管都十分有益。
脾胃虚寒者,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无论是熬汤还是炒食,应细细咀嚼,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推荐食谱
木耳胡萝卜山药片
材料:
胡萝卜1根,菜山药1节,干木耳8g,植物油、盐、蔬果调味粉适量
做法:
1.木耳泡发,胡萝卜山药去皮切片
2.炒锅入油,先放入胡萝卜片,中火炒到略软
3.随后下入木耳翻炒后,加入少量的水,翻炒1分钟
4.再加入山药片,翻炒均匀
5.加少许盐和蔬果粉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酸辣丝瓜荟竹荪
竹荪适量、丝瓜1根、西红柿1/2个、水淀粉1大勺
1.竹荪用淡盐水泡发,摘洗干净,沥干水分。
2.丝瓜洗净切片,西红柿洗净去皮切小块,竹荪切段。
3.炒锅烧热倒油,油温5成热放入姜末和剁椒炒出香味。
4.放入丝瓜片和竹荪炒匀。
5.放入约50克清水,用小火稍微煮一些,约1分钟。
6.放入西红柿和盐炒至西红柿完全变软后加盐。
7.放蔬果粉调味,勾芡出锅即可。
萝卜糕
白萝卜600克,干香菇10克,淀粉300克,姜适量,盐3克,色拉油适量
1.300克淀粉加入400克清水搅拌均匀待用。
2.白萝卜去皮擦丝,姜切末,香菇泡发切成小块
3.炒锅放油,下入姜末和香菇末翻炒一下。
4.再加入萝卜丝翻炒,加入适量盐和水,煮一会至萝卜丝变软。
5.再倒入刚才拌好的糊,搅拌均匀
6.把拌好的萝卜糊装盘入蒸烤箱蒸熟
7.蒸熟的萝卜糕倒扣脱磨切成片状
8.平底锅里刷一层薄油,翻入切片的萝卜糕,煎到两面焦脆,美美的开吃,特好吃。
枸杞红薯糙米饭
糙米50克,大米150克,红薯100克,枸杞10克
1.把糙米、枸杞提前浸泡
2.红薯削皮切丁
3.把淘洗好的大米、糙米、红薯、枸杞放入锅中,放入适量的水,选择快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