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做好帮扶服务“自助式大餐”
如果环保帮扶服务是一桌大餐,就餐者喜欢哪种点菜方式呢?是按单点菜,还是自拿自取,或者固定菜品无需点菜呢?近期,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自助式环保服务更受企业欢迎。
当然,自助式环保服务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也会遇到新问题。比如,随着“食客”增加,“口味”不一致问题就会凸显,特别是在菜单设计上,有些企业希望宏观细节相结合,有些小企业则希望越细越好。总的来说,自助式环保服务还需要攻克菜单设计优化、内容定期更新、效果科学评估、强化积分管理等难点。
那么,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该如何贴近企业需求,用好这一创新模式,让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笔者认为,这需要有“三个意”。
有诚意,“菜品”既要适口又要好吃。深入了解区域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在切实摸清企业真实想法的基础上,兼顾考虑不同体量、不同层级企业的需求,量体裁衣设计自助式环保服务的“菜单”。粗细结合、繁简相间制作相应的“菜品”,既满足企业的一般需求也满足特殊要求,让企业感觉有菜可点、有菜可吃、菜还很好吃。
有新意,“菜品”既要多样又要更新。目前,企业对环保服务需求方向非常多元,要尽可能充分考虑企业的不同需要,服务方向和服务项目尽可能细化,多列举一些项目,让企业能够找到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服务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定期调查、收集企业的新需求,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推出新服务,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服务形式和内容。
有深意,“菜品”既要简洁又要有营养。新模式不一定非得高大上,能不能吸引人、能不能留住客,最主要的还是“菜品”本身。在服务项目和预约方式设计上,秉持简洁、直观的理念,便于企业快捷地找到想要的项目。同时,务必下够功夫,把“菜品”做好做精,全力提升服务质量,让企业愿意学、好吸收、能够用,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三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