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图(局部)吃饭这件事上,很多习惯看起来特别天经地义,就比如说一日三餐,好像人生下来就应该这样,但其实不是。人一天应该吃几顿饭,当然是个问题。
今天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奉行一日三餐,这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有些地方,这个习惯确立得相当晚。有的还没有形成。
比如BBC纪录片《人类星球》里刻画的非洲中部丛林采蜜之旅,土著小伙子冒死爬上几十米高的大树采下来新鲜野蜂蜂蜜,亲人在树下接过篮子立即就大块朵颐,这样的画面放上抖音快手,不知能馋死多少人,但是这样的收成对于他们并不是天天都有,更不是随手可得。
▲《人类星球》剧照“丹尼尔·艾佛里特在著作《别睡,这里有蛇!》中记录了作者在一个孤绝的人类部落里的所见、所闻:南美洲毗拉哈印第安人以食为乐,只要村里有食物,他们一定要吃个精光。但是错过一两顿不吃,甚至一整天不吃也没关系。他曾经看到有人连跳三天舞,中间只吃了一点东西。”
“当毗拉哈印第安人第一次到城市,他们很惊讶于城里人吃东西的习惯,特别是一日三餐这件事,离开村庄的第一餐,他们狼吞虎咽。第二餐,他们也同样尽情猛吃。第三餐,他们一脸懵逼,打着饱嗝问,我们还要吃吗?等6周的城市之旅结束后,他们平均胖了13公斤。”[1]
▲毗拉哈人
进入成熟的农耕文明后,吃饭开始变得规律。
中国周秦至两汉,普通人一天吃早晚两顿饭,早餐叫饔,在早上10-11点,晚饭叫飧,在下午3-5点。孟子说,“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
汉代统治阶层开始变成一日三餐或四餐,而平民一般也还是两餐。《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里说“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意思是刘长谋反,获罪徙蜀,文帝下令仍给他一天三顿饭的待遇。[2]
到唐宋,普通人也吃三餐了,加了一顿午餐,并且这顿午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但是中国太大发展极不均衡,再加上古代战争、灾害频繁,所以普通人三餐或两餐实际长期并行,甚至同一个地方,某些时期是三餐,某些时期又是两餐。
清朝“帝王餐”是“明二暗四”:在早膳和晚膳这两顿正餐(大餐)之外,还有“早点”和“晚点”两道副餐。[3]
▲邵氏电影《倾国倾城》,导演李翰祥类似的,古代近东、希腊、印度的普通人一般也只吃两顿。三餐最早或见于古埃及。古埃及普通人本早晚各一顿,但富裕者逐渐在下午加一餐。[4]
英语lunch起初的含义是“一团”、“一块”,英国有两个方言把“午餐”叫作lunshine(一块食物)和nonschench;non即“noon(中午)”;schench,“饮料”;意即“中午的饮料”。“午餐”的正式用语luncheon即是由lunshin和nonschench合并而来的,其完整的含义是“一块食物加上午的饮料”。英国人这顿午饭,也是从非正式慢慢加出来的。
日本人一日三餐的习惯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日本人习惯每天只吃两顿饭。即上午10点一次,下午5点一次。一日三餐的习惯也是近代生活水平上升才形成的。
▲电影《七武士》剧照,困苦的农民以免费吃白米饭为报酬招募武士抵御山贼,自己只能吃稗饭另外,日本人以食稻米为主的习惯是从昭和时期,更确切地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过去,日本人主要以碾碎的大麦米为主食。当时以米、粟、稗子参合在一起的混合饭只有富裕人家才有,一般人都则食用麦、蚕豆、白薯干等混合在一起煮的菜粥。
上世纪20年代,贝林格把brunch称为“周六晚上的醒酒餐”的说法,在美国东海岸流行起来,成为休闲和社交新宠,人们在早午餐上追求花样翻新,特立独行。
1939年,《纽约时报》刊文宣称周日就是“一日两餐”,即早午餐和晚餐。而到了60年代,早午餐更加风靡。9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在周六也开始吃早午餐,而早午餐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不再成为专属于周日的一种“特殊活动”。[5]
最初的brunch不是每日提供的,一般只安排在周日或假期,是一家人团聚沟通的机会,如今是晚睡一族喜爱的生活方式。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没有餐点到开始两餐,再到变成规律的三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有了食物储备,普通人家可支配的食物增加了,多吃一顿就变得自然。农业的发达是这一切的先决条件。
如今仍保持了原始生活方式的部族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那里的自然环境提供了足够生存的物质供应——鸟兽丰富、可采食植物众多,狩猎采集生涯不算艰难的情况下,生活方式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去艰苦的学习发展农业,有的吃就吃,也是一种幸福。
人类早期的农业生活是要比渔猎更艰难的,依据考古发现,7500年前开始从事种植业的人类祖先,身高比从事渔猎的人类祖先有明显下降。
三餐制还要归功于工业社会降临,8小时工作制统治的开始。如今三餐仍是普通人保障精力,同步社会生产节奏的方式。
▲艾克森如今,对于每天吃几次饭,最讲究的恐怕要算运动员了,他们的身体非常敏感,对于吃有特殊的要求。
比如国足球员艾克森就采取“1天6餐、少食多餐”的吃法,目的是尽可能控制体脂含量,增加肌肉。对于蛋白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他给自己提出了“精确到克”的要求。
▲C罗而世界上最有名的每天雷打不动6顿饭,保持着比超模还低体脂率的,是永远不老的C罗。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周成·《读了这本书,我再也不敢看不起胖子、神经质和话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