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1.11江西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杨光福、杨初转编)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长寿的影响指数中,遗传占15%、社会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自我保健占60%。由此可见人们自己的生活思想和保健行为对自己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人类正面临健康的危机,内因及遗传因素所占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只占15~20%,86~80%的外因造成的。外因可以通过调控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确保是你处于健康状态。

健康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观念必须转变。什么叫观念转变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病,归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一共就四句话,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当前世界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提出的“维多利亚宣言”——健康四大基石,它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因此健康方式很简单,效果非常好。

1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杨光福教授提出“四菜一稀,三果二主,四个搭配”平衡膳食十二字要诀,即为每餐保持“四种菜肴一份稀汤或稀饭,三种水果两样主食”,做到“素食与荤食搭配,水果与坚果搭配,粗粮与细粮搭配,干粮与稀食搭配”即为健康饮食。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

“二”:二百五十克至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

“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

“四”:一个礼拜吃四次粗粮。

“五”: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一天一个西红柿,喝少量的红葡萄酒,吃点红辣椒改善情绪,少焦虑。

“黄”: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即红黄色的蔬菜,红黄色的蔬菜维生素A多。

“绿”:饮料数茶最好,茶叶绿茶最好。

“白”:燕麦粉、燕麦片。

“黑”:黑木耳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水果、蔬菜含糖量,列表如下:含糖量1%有南瓜紫菜生菜。含糖量2%有:小白菜、小油菜、波菜、芹菜、青韭、蒜黄、窝笋、黄瓜西红柿、西葫芦、冬瓜、菜瓜、茴香、卷白菜。含糖量3%有:大白菜、黄韭、鲜雪里红、茄子、小红萝卜、角瓜、瓠子、鲜蘑菇、豌豆苗、酸菜、塌棵菜。含糖量4%有:洋白菜、韭菜、绿豆芽、豆角、西瓜、甜瓜、菜花、扁豆荚、茭白春笋、油菜、空心菜、臭豆腐。含糖量5%有:丝瓜、小葱、金花菜、青椒、青蒜、青梅、酱豆腐、韭菜花。含糖量6%有:白萝卜、青水萝卜、心青、大葱、韭菜苔、冬笋、草梅、桃、枇杷、豆腐干、黄豆芽。含糖量7%有:香椿、香菜、毛豆、黄桃子、黄胡萝卜。含糖量8%有:生姜、洋葱头、红胡萝卜、樱桃、柠檬。含糖量9%有:橙子、波萝、李子、莲蓬、榨菜、蒜苗。含糖量10%有:葡萄、杏。含糖量11%有:柿子、沙果。含糖量12%有:梨子、桔子、豌豆、橄榄。含糖量13%有:柚子、苹果。含糖量14%有:荔枝山药。含糖量15%有:苹果。含糖量16%有:土豆。含糖量17%有:石榴。含糖量20%有:香蕉、藕。含糖量22%有:红果。含糖量85%有:粉条。

2健康第二大基石:适量运动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提倡打太极拳。运动做到三个字:三、五、七。“三”: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每星期最少运动五次;“七”:适量运动。

3健康第三大基石: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使人成瘾,还会促发高血压、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种癌症和气管炎、肺气肿等,因此,吸烟是健康的大敌。任何年龄的戒烟都可获得健康上的真正收益。如戒烟一时有困难,每天吸烟应限制在5支以内,逐步减少吸烟量直至彻底戒烟。酒可少饮,经常或过量饮酒则伤肝,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注意做到不要喝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也不可常喝,黄酒、葡萄酒也要有节制。一日饮酒量不宜超过15克酒精,相当于葡萄酒60—100毫升,白酒25—30毫升,啤酒0.5—1瓶。

4健康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

5附属知识世界卫生组织十条健康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压力食品)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THE END
1.如何合理膳食,让运动锻炼更轻松?如果你在运动锻炼时经常觉得困难或吃力,那么除了需要检查运动强度是否过大,还要检查一下饮食模式:是否做到了定时进餐?是否会在空腹状态下运动?饮食计划中是否包含充足的富含碳水类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日合理的饮食搭配应该包含主食类、蔬菜菌藻水果、禽畜肉/水产、奶蛋豆制品、适宜油脂,并保证https://m.gmw.cn/2024-08/21/content_1303827226.htm
2.了解降知识活出降人生降的定义如何合理膳食三、适量运动的正确方式 适量运动也就是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 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31938.html
3.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本报讯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可有效避免老年病。”医学专家表示,只要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病完全可以有效预防。 专家介绍,在饮食方面,应尽可能平均分配一天的摄食量,做到少食多餐,不漏餐。每日至少三餐,若一日四餐、五餐更佳。每顿饭只吃八九分饱,应吃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http://www.zhld.com/zkwb/html/2009-11/02/content_43416.htm
4.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十六个字(适量运动)1、适量运动是指运动后感觉有点疲劳,晚上能快速入睡,第二天锻炼的肌肉有酸胀感。2、但是精力充沛。https://edu.iask.sina.com.cn/jy/2ADSIwSVxbx.html
5.合理膳食知识讲座7篇(全文)总之, 合理的膳食不仅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而且长期的合理营养可以维持人们的身体健康, 增强免疫力, 预防疾病, 在此基础上, 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适量的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做到均衡饮食, 努力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0gu551l.html
6.生活方式与降有着密切的关系39降网近年来,以英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又一次提出了100多年前曾提出过的作为保健金科玉律的“维多利亚宣言”,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作为健康的四大基石。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迄今寿命最长的一位君主,在那个时代,能活到82岁(1819—1901)就可算是一位老寿星了,她统治英国长达64年,也是迄今英http://care.39.net/087/11/556757.html
7.合理膳食与降论文(通用8篇)二、合理膳食对运动及健康的影响 “合理营养”和“科学营养”并不是指摄取高蛋白、高脂肪、高热卡的食品,这显然不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则。 一方面人体在生长发育、饮食起居中需要大量的、合理的营养素,然而另一方面却因为所需营养素的摄入过多或者过少的或者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失调,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导致一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7bjx74y.html
8.何为降生活新风尚?“上海市民降生活新风尚”推选号召全民参与本次推选活动于3月16日启动,由主办方拟定32条初步征求市民意见的倡导内容,涵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与健康习惯等,涉及健康生活的方方面面。推选活动经媒体发布后,受到市民热情参与,通过邮箱、“上海发布”“健康上海12320”留言及私信、12320热线等途径,征集到一大批市民反馈意见。主http://wenhui.whb.cn/zhuzhan/yiliao/20210412/399743.html
9.脑血管痉挛头晕怎么办专家文章因为脑血管痉挛疾病,导致头晕症状出现时,可以应用钙拮抗剂,镁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3h治疗,同时要注意针对病因治疗缓解病情。平时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能预防这种疾病的出现。 导致头晕的原因很多,脑血管痉挛就是其中之一,患病时颅内的动脉,会处在收缩的状态中,持续时间过长时,不但会让https://m.bohe.cn/article/mip/108279.html
10.降的四大基石是什么健康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合理膳食: 每天要合理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不能暴饮暴食以及挑食、偏食等,要做到三餐定时定量。 2、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进行运动可以加速身体血液流通,提高肌肉力量,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https://www.xywy.com/arc/340753.html
11.合理膳食助力降降科普主动降服务体系建设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减重?如何合理膳食,健康减脂可以避免不反弹? 方法一:每日饮食摄入的总能量减少30%或减少300-500千卡。注意控制甜食及油腻食物。 方法二:除了水,把平常吃的各种食物如一日三餐的主食、肉蛋菜奶,以及加餐的水果、酸奶等都均匀的减量1/4,长期坚持下来就是很好的“减肥餐”。 http://www.gxhospital.com/healther_article/2021/7ax9Wr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