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打胜仗,首先就得让士兵吃得饱,吃得好。一直以来,体育竞赛也被认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所以让运动员吃好也是“出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去年省运会,扬州代表团取得了非主场办赛的最好成绩,而作为扬州军团参赛的主力军,扬州市体校运动员拿下了整个代表团近半数的金牌,这与市体校有个“给力”的食堂不无关系。
近日,由扬州市总工会和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2022年度扬州市“职工好食堂”建设先进单位名单出炉,扬州市体校的食堂榜上有名。这也是市体校食堂首次获此殊荣。
那么,作为一个对饮食有很多特殊要求的食堂,市体校食堂到底怎么个“好”法?15日,记者前去探访,看看扬州市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平时都吃啥。
运动员说,这里吃得比家里还要好
中午11点不到,在市体校的食堂门口,便聚集不少运动员在等待开饭了。“平时中午都是11点30分开饭,今天正好考试,所以孩子们下课比较早。”扬州市体校膳食科的科长曹阳说。
随后,曹阳通知食堂工作人员提前打开了食堂的大门,让孩子们先进去吃饭。跟随这些准备吃饭的运动员,记者也上了楼。体校的食堂共分三层,一楼是厨房,二楼和三楼则是餐厅。曹阳告诉记者,体校的教练、教师和工作人员也在这个食堂用餐,“和运动员一块吃,运动员吃啥,我们吃啥!”
当日中午,食堂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准备了三荤一素一汤的菜品,有两个大荤,分别是红烧狮子头和萝卜炖牛三宝,另外两个菜则是花菜炒大虾和韭菜炒豆芽。其中狮子头当属体校食堂最拿魂的一道菜,体校的狮子头也分红白,但不论是红烧还是清炖,都讲究的是“七分肥三分瘦,入口即化”,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用餐采用半自助模式进行,两个大荤由工作人员分餐,而另外两个菜则由运动员自取。“采用这种方式,主要还是为了防止浪费。”曹阳说,之前一直采用工作人员分餐制,工作人员会把所有的菜按相同的分量都打给运动员,这就造成部分运动员会残留不少自己不喜欢吃的菜,“现在采用这种半自助的方式进行,可以让运动员多打一点自己喜欢吃的菜,少打一点不喜欢吃的菜,进而避免了浪费。”
虽然,当天中午的大荤是红烧狮子头和萝卜炖牛三宝,但是大虾却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菜品,很多运动员的面前都堆起了高高的虾壳。“我们体校的花菜炒大虾是‘只见大虾,少见花菜,大虾管饱’!”扬州市橄榄球队的王召阳说,在体校食堂,不但能够吃饱,更能吃好,“我感觉在这里比我在家吃得还要好。”
桑吉措是来自西藏拉萨的运动员,来扬州市体校驻训已经两年有余,对于扬州的伙食,她也是赞不绝口,“最喜欢这里的鸡排和红烧牛肉,虽然在扬州会想念家乡的味道,但是回到拉萨,我又会想念扬州的鸡排和红烧牛肉。”
用40块钱做出都夸好的“一日三餐”
扬州市体校常务副校长、工会主席张友才告诉记者,体校食堂每天要为全校500多名师生准备早、中、晚三顿饭。“我们体校食堂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40块钱。”
如何利用40元钱让全校师生吃饱吃好呢?张友才说,扬州市体校工会和膳食科的同志们为此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我们找了专业的营养师为运动员制定菜谱,基本能够做到在半个月之内,每天的菜不同样,同时还兼顾营养,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一般来说,每天午餐我们会准备四菜一汤,三荤一素,其中有两个是‘大荤’,晚餐也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会有一个‘大荤’。”曹阳说,如果中午的两个“大荤”没有吃完的话,晚上则会继续拿出来让运动员们自助打菜,这样晚上有时就会有6个菜。“可以说,我们的一日三餐的菜谱不但保证了运动员吃得饱,更能很好地补充蛋白质,膳食纤维,保障他们的高强度训练。”
事实上,在去年省运会期间,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营养,体校食堂还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了加餐补充。“比如冬天,在晚上训练结束之后,我们会给运动员们再准备羊肉汤、牛肉汤以及蛋炒饭等。而到了夏天,每天下午我们食堂都会给每支运动队提前准备好冰镇酸梅汤和绿豆汤,给他们降温解暑。”张友才表示,体校运动员能在省运会上取得扬州代表团近半数的金牌,和体校食堂有力的保障不无关系。
对于体校食堂来说,和其他食堂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时刻都要严防误食兴奋剂事件的发生。为此,食堂做了严格的防范流程,“首先供货商一年一招标,从食材源头抓起,保证食品的安全;其次是我们会不定期的对所有的肉类进行抽检;最后就是每天每顿饭的所有菜肴全部留样至少48小时。”张友才说,正是这种严格的防范措施确保了在过去几年中,扬州市体校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未发生一起兴奋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