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的食物种类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最好有粥,小米、大米、杂粮粥都可以。动物性食物适量。
谈到营养,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营养经”。有人说,鸡鸭鱼肉有营养,因为其中的蛋白质丰富、容易被吸收利用;有人说,素食好,可以排毒养颜、防病强身;又有人说,山珍海味、燕窝鱼翅有营养;有人说牛奶有营养,豆制品有营养;还有人说,粗茶淡饭、豆腐白菜最有营养……。
于是,有关饮食营养健康的“奇招妙计”不断流行,今天是“茄子、绿豆热”,明天是“泥鳅、地瓜潮”…….。折腾来、折腾去,忽然发现,钱没少花,健康没有什么改善。
营养确实重要,从生命的孕育、出生,到生长发育…..,防病、抗病,健康的维护,都离不开充足、全面、均衡的营养。说营养是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一点都不夸张。
说营养很重要,那么营养从哪里来?营养就来自各种各样的食物。我们吃下去各种各样的食物,从食物中获得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因此,营养其实就是“吃”的学问。“会吃”,就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不会吃”,就会吃出疾病。
“吃”是门实践的学问,看似简单,真正会“吃”,还是需要花点功夫学习。首先,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营养知识,包括食物的分类、每类食物的营养特点,还应该了解合理营养的原则。然后,根据这些知识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购买食物,通过对食物科学的搭配和烹调,才能从食物中获得充足、均衡的各种营养物质。
因此,营养的关键在于把营养知识应用到一日三餐的合理膳食和营养搭配中。
首先,要重视早餐,每天吃早餐,吃好早餐。
如果午餐能回家吃,那是太幸福不过啦。
晚餐要尽量在家里吃。
晚餐的食物种类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最好有粥,小米、大米、杂粮粥都可以。动物性食物适量,以鱼,牛羊肉为主。鱼以海鱼为首选,深海鱼最好,如三文鱼、平鱼。最好用清蒸、清炖、红烧的方法,少用油炸。
肉以牛、羊肉为首选,同样重量的牛羊肉中所含的脂肪比猪肉少。牛肉可以红烧、咖喱等。羊肉可以清炖,可以放些萝卜;豆制品每周1-2次。蔬菜应该每顿都有。要选深颜色的蔬菜,用急火快炒,或上汤的方法烹调。餐后,可以来点坚果,杏仁、葵花籽、榛子、小胡桃、核桃等都可以,少量为宜。水果每天都要吃的,品种不限。
讲“营养”不是件难事。关键就在于持之以恒,一日三餐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