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其实一日三餐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现在的老人大多数吃晚饭都比较早,睡得也比较早。有人表示:七八点钟我们刚要吃晚饭,可家里的老人已经要准备睡觉了。
有的老人认为,我生活的很规律很健康,每天五点就吃完饭,七点准时睡觉。但是在体检的时候却会发现,血糖,血脂的指标都偏高。
大家工作一天,其实是比较注重晚上这顿饭的,可以和家人一起,能够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联系,对食物的制作也许会精心准备上一番。
其实晚饭吃的太早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如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老人大多会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现象,我们平时称为三高。这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卧血归于肝。是说晚上我们躺下睡觉的时候,血都去肝那帮忙了。这样一来脾胃上的血就会减少,因此晚上消化能力就会下降。
权威医学期刊《糖尿病治》,曾发表过一项研究表示:晚餐决定你的降糖速度。其实晚饭吃的过早或过晚,对于你的血糖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如果你太早吃饭,那么在睡前的时候就很有可能饿。饿的时候,我们通常就会找一些高糖分的食物来快速的抑制这种饥饿感,因此会影响到血糖的稳定。
尤其是对老人来说,有的老人平日还要依靠药物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如果晚饭吃太早,对血糖会有更大的影响。
晚餐吃太晚其实也是不好的,对于一般人来说,睡前四小时禁食是最明智的选择。睡前一小时进餐相比较于睡前四小时进餐,葡萄糖的浓度会升高8倍甚至更多,进而造成血糖水平的升高。
在进餐的顺序上,也有对血糖更友好的方式。先吃纤维素,再吃蛋白质或者脂类,最后再吃碳水。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先吃蔬菜,再吃荤菜,最后再吃主食。
我们大多数吃饭的时候,都是有碳水,有菜,有肉,因此想要让它完全消化,大概需要四小时左右。
在我们吃完饭后的4~5小时内,我的身体会经历一个排钙尖峰期。如果此时你正在熟睡中,无法将尿及时排出,那就会让尿中的钙含量不断增加,从而沉积变成结晶体,然后就形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结石。
老人晚饭应该怎么吃?
美国的一位健康专家曾经说过:吃晚饭,四分之一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四分之三是为了维持医生的收入。
我们大家都知道四个字叫病从口入。其实晚上一个不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会让很多疾病找上门来。
晚餐如果吃的太多,在我们睡前蛋白质的营养物质并不能够完全的消化,而大多数人晚上的活动又比较少,根本消耗不了那么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这就会造成剩余的热量会在体内形成脂肪。日积月累,脂肪的堆积越来越多,这就是大多数人肥胖的原因。
钟南山院士也曾在讲座中表示:吃的太饱容易影响脑内生长因子的活化,进而造成我们的大脑早衰,会有记忆力下降引起老年痴呆。
那么晚餐怎样才能吃的健康呢?
首先,要降低我们的吃饭速度,控制食量。如果吃的太快,就会导致我们吃的多,在总摄入量的控制上,就会超出预期。
吃的慢,我们会更容易有饱腹感,血糖升的也慢。因此早餐我们可以吃十几分钟,午餐和晚餐吃上半小时也是可以的。
其次,合理搭配,选择清淡的食物。晚上我们应该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搭配一些粗粮和维生素。避免吃一些辛辣的,油炸的食物。
最后,注意烹饪方式。烹饪的方式越简单越好,可以煮,蒸,炖汤等健康的方式,避免一些炸,煎之类的方式。
欧洲食品安全局给过这样一个数据:一个标准成年人一天要吃掉1500g的食物。因此流行了一种这样有趣的说法:“人一生要吃九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
所以说,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
结语
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长寿的因素之一。好的人生,要从好好吃饭开始。我们要有对健康饮食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喜爱。为我们的身体采购好的原材料,做好身体的采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