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除主刊《家庭医生》外,我们还出版发行《家庭药师》《健康养生》、健康科普类丛书及漫画。
抽血、做B超、拍X光片……一堆检查做下来,就是大半天,有的当天还出不了结果,得之后再跑医院,劳神费力。
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林浩添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钟跃思副主任医师,联合开发了一个“黑科技”——眼部影像筛诊肝胆疾病智能技术。
只要上传一张眼睛的照片,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肝胆疾病。
有肝病,眼睛最先发“信号”
眼睛和肝脏,八竿子打不着,怎么看眼睛,就能发现肝脏的毛病?
“我们的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体的前哨器官。”林浩添教授说。
很多疾病,都可以从眼睛发现端倪。有时候,身体还没什么反应,眼睛就先出现症状了。
很多肝胆疾病患者,由于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就会在身体内集聚。最先体现在眼睛上,眼白会泛黄。
但有些人却容易忽略,直到皮肤发黄,比如脸、手发黄时,才去医院就诊。
林浩添教授研发的黑科技,就是通过检查眼白泛黄的情况,来及早发现肝病。
相对于抽血、CT、核磁共振、B超等检查手段,该检查更简单便捷,也更省钱省力。
对6种肝胆病,准确率超九成
林浩添教授研发的眼部影像筛诊肝胆疾病智能技术,既能筛查,又能诊断。
只要拍一张眼睛外观的照片或一张眼底照,上传到该网站,就能得到分析结果。
目前,筛查模式能筛出是否有肝胆疾病,准确度有70%左右。
诊断模式可以分别判断是否患有这6种常见肝病的其中一种——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肝囊肿。
林浩添教授告诉记者,对于肝硬化、肝癌等重症肝病的诊断,这个系统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
未来,用手机拍照就能查
这项技术将陆续在全国各大医院投入使用。
目前,人们还需要去医院,由医务人员用比较专业的设备拍眼睛、眼底照,然后上传到该网站,进行筛查、诊断。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升级,未来,老百姓自己在家,用手机拍下眼睛照片,有望也能进行筛查。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尊敬的用户,您未能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账号,请重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