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长发育,人体所必需的营养也不断变化。应多注意每个阶段的营养摄入。从婴儿期到老年期,营养摄取方式不断变化
本文摘自:《图解远离疾病的营养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长发育,人体所必需的营养也不断变化。应多注意每个阶段的营养摄入。
从婴儿期到老年期,营养摄取方式不断变化
这一时期,婴儿的身体发育很快,从幼儿阶段的后半期开始,婴儿对营养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婴儿期(0~1岁)
婴儿期身体的变化
要点:婴儿出生5个月后开始搭配吃离乳食
幼儿期身体的变化
要点:尽量让孩子习惯各种食物
为了让孩子长大后好好吃饭不偏食,从幼儿期开始就尽量让孩子习惯甚至喜欢上各种食物。但是若孩子不喜欢的话,不要过于强迫孩子。
要点:通过辅食来补充,从每日三餐中摄取不足的营养素
要点:蛋白质和钙能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要点:少吃多运动预防肥胖
要点:每天坚持吃早餐
在少年期这一阶段中,12岁以上被称为“青春期”。青春期是第二性征发育、男女体型差异变大的时期。另外,在青春期也容易出现不吃早餐、饮食紊乱等问题。因此,合理安排三餐、均衡摄取各类营养素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期的学生们大多喜欢参加社团活动,但经常运动可能会导致贫血。为了预防贫血,应充分吸收铁元素。
女生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贫血,在这个时期女生要注意补铁。另外,有很多女生因为盲目减肥导致损害了身体健康。因此,摄取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饮食生活的混乱。为了预防生活习惯病,应注意均衡摄取各类营养素。
青年期(20~29岁)
要点:青年期的人容易对饮食不上心,应注意合理饮食
中年期(30~49岁)
要点:中年期的人讲究对美食的追求,但要注意不要饮食过量
晚年期的人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患病。应多摄取一些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例如,黄绿色蔬菜中富含的β-胡萝卜素和海鲜、坚果类中富含的维生素E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效。
更年期女性会在50岁左右迎来绝经期。此时,因雌性激素等女性荷尔蒙分泌过少,会出现一系列的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身体的变化
要点: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女性处在更年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钙难以在骨骼中沉淀,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补充牛奶、乳制品等以及吃一些小鱼来补钙。
要点:控制脂质的摄入,预防肥胖
更年期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内脏脂肪沉积,易导致肥胖。
怀孕初期的身体变化
要点:不要过多摄入维生素A
动物肝脏及白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孕妇若食用过量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应适当减少食用量及食用次数。维生素A的每日推荐摄取量为650~700μgRE。
怀孕中期(怀孕16~27周)
要点:摄入足够的钙和铁
均衡摄取叶酸等易摄取不足的营养素
在怀孕期间,孕妇摄入的营养,其中一部分用于制造母乳,以供哺乳期婴儿的生长。因此,在怀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需要补充丰富的营养,并均衡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怀孕期间若孕妇身体缺乏叶酸,很可能会造成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以及脑和脊髓的异常发育等。因此,应摄入充足的叶酸。
另外,若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很有可能会造成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因此,要控制饮食、管理体重。
怀孕后期(怀孕28~39周)
要点:控制盐分的摄取量,以免身体水肿
怀孕后期孕妇容易手脚水肿,而手脚水肿会导致体重增加,应控制好盐的摄取量。特别是,饭店的餐食或者方便食品里都含有大量的盐分,所以建议怀孕期间尽量避免食用。
哺乳期
要点:补充母乳中必需的铁和能量
从怀孕前的BMI可以得出怀孕期间的标准体重(参考:厚生劳动省“健康的母子21”)
①BodyMassIndex的简称。公式为:体重(kg)÷[身高(m)×身高(m)]
老年期的饮食,应选择容易下咽的食物。保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摄入。
要点:科学补钙,保证骨骼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钙的吸收率逐渐降低,易造成骨骼脆弱。为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应多喝牛奶及多食用乳制品。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两者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要点:控制糖分及盐分的摄入,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
人体中保持血糖值正常的机能下降,使糖尿病患病概率增加。同时因为味觉的变化,口味开始变重。因为过量摄取盐分容易导致高血压等病症。因此,应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取量。
到了65岁进入老年期之后,身体的肌肉量及骨密度减少,基础代谢量下降。同时,因老人的运动量减少,身体所必需的能量也会变少。但另一方面,为保证身体健康,身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摄取量不会改变。
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既需要摄入必需的营养素,又需要适当减少能量的摄入。
此时令人担心的是,消化功能的下降会引起食欲不振。若食欲不振,会造成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低营养”状态。老年人营养不良时,既容易疲劳,又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还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当老年人食欲不振时,可以在菜肴的味道及搭配上多下功夫。
摄取量及饮食功能下降,相应地改变饮食习惯
保护牙齿,细嚼慢咽
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做一些流食或把食物打成糊状,使老人容易吸收
坚持一日三餐不缺食
老人身体所必需的能量虽然减少了,但必需的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量,基本没有变化。应每日三餐均衡饮食。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通过服用营养辅助食品来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