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你吃对了吗?“合理膳食”指南请收好

《素问·疏五过论》记载:“凡预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指出人生病与饮食的关系密切,《黄帝内经》中还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些都是饮食致病的描述。

中医认为,饮食要有节制,“应时、有度”,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者肉食动物、全素主义。

应时

从人体的经络气血变化规律来看,辰时气血流入胃经,此时吃温暖的早餐可以促进中焦气血的升发,有利于水谷运化吸收,使得整天都有好的精神气力。未时气血流入小肠经,此时吃一顿丰盛的午餐可以让小肠充分吸收食物中所蕴含的精微,有利于保持气血健旺充足。晚上阳气开始收敛,阴长而阳弱,消化能力下降,应吃些易于消化的食物。

有度

过饥:这类情况常见于减肥的人群,进食量过少,特别是米面类主食过少,或不适当的避谷断食,由于摄入的不够,脾胃生成的气血也减少,久则出现乏力、消瘦、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无华,手足不温等症,女性甚至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等问题。

过饱:饮食量超过人体脾胃运化能力,胃气需过度消耗,脾气需过度运化,久则脾胃皆损,气血生化反而不足。常见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口腔溃疡、口臭、大便臭秽等“食积证”。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要减少进食量,甚至可以空一、二餐让胃肠好好休息一下。如还未能缓解就要及时寻医治疗。

吃饭七八分饱最好,这样可以让胃脾充分发挥其受盛、运化之功,饮食水谷易于转化成精微而濡养全身。

应该吃什么?

在我国古代,不管是北方的面食还是南方的米饭,都是以五谷作为主食,充满着养生的智慧。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种膳食原则是非常完整合理的饮食法则,指出除了运用药物驱邪治病外,饮食五味更是人体营养的重要源泉,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缺一不可。

食物是最好的“医生”,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讲究药食同源,五谷作为我国的传统主食,是五千年中华养生的精髓所在。现今有些人为了减肥或其它原因不吃主食,只以果、菜裹腹,这样就缺少了维持身体健康最基础的“养”分,所以胃病频发;还有些人偏食肉食或者蔬果,这也会造成人体从食物中摄取营养成分的性味偏颇,日久人体的阴阳失和、脏腑失衡。

饮食要注意这些

01

进食宜缓

进食宜缓是指吃饭时应该从容缓和,细嚼慢咽。多年临床发现,凡是进食速度过快的人,非常容易得两种疾病——一是肥胖,二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

急食则食下易化,暴食则会骤然加重肠胃负担,还容易发生噎、呛、咳等意外,应当予以重视。

《养病庸言》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这样进食有利于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易被消化吸收,保护肠胃。

02

寒温适中

《灵枢·师传》告诫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告诉我们吃饭要寒温适宜,切不要过冷或是过热。

大多数患胃病的人都有脾胃虚寒,平日饮食寒凉会导致雪上加霜的情况,所以一日三餐尽量吃热乎,尤其是胃肠阳气刚开始复苏的早晨,不宜吃寒凉之物。当然,趁“热”吃不是趁“烫”吃,物极必反,过烫的食物会“烫”伤黏膜,同样会损伤脾胃,患食管癌的一个高危因素就是高温饮食。

03

因时、因地制宜

饮食的选择上,老祖宗也给了我们忠告——在均衡饮食的同时,也要根据四季的变化、地域的差异进行饮食,正所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素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就是说春夏之季不应服过温过热之食,以免阳气耗散太过,达不到养阳的目的;秋冬不可过服寒凉,以免阳气外泄无以养阴;故而说“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这里的寒热温凉,除了温度这一层意思,也是食物属性的体现,就像秋冬吃羊肉、夏天吃西瓜、喝绿豆汤。

另外,吃的技术性还表现在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进食,切不可五味偏食太过。孙思邈在《卫生歌》中说:“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减却苦,秋辛可省便加酸。季月可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04

忌滥服补品

俗话说“病从口入”,有时并不只是吃坏了东西生病,吃得太好、太多也会导致疾病发生,所以合理健康的饮食观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人习惯于看望病人时送些补品,若不属虚损证而滥用补品,则会越补病越重。即便是体虚之人,也要根据气血状态合理补益,若脾胃不足,而滥补肥甘之品,则会对脾胃造成负担,严重者可加重病情。

因时因地择材、饮食有节、食无过用,才能让自己吃的对,才能使人身体阴阳平衡。

屠连茹,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世家,得父亲屠金城教授真传,行医40余载。

擅长治疗属消化系统的肝、胆、脾胃、温热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男女不孕不育以及内外科各种疑难病。

THE END
1.一日三餐如何合理膳食午餐需要的食物种类就更丰富一些了。午餐需要有谷类、豆类、蔬菜、鱼肉类、最好还能有蕈类。保证午餐中产能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午餐摄入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30%~40%为宜; 晚餐宜清淡一些,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或谷类,少吃一点肉类或不吃。对于夜间工作、学习的人,适当吃一些夜宵,可以起到缓解饥http://m.zmdnews.cn/pcarticle/577306
2.均衡饮食带来的好处科学安排一日三餐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则包括:“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这些原则如能长期遵守,就一定能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 四、合理膳食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https://news.120ask.com/ysjk/post/134654.html
3.一日三餐你吃对了吗?“合理膳食”指南请收好饮食养生行业资讯膳食结构不合理正在成为营养相关慢性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居民食物营养摄入情况怎么样?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慢性疾病之间有什么关联?一日三餐,怎样吃,才能算得上“合理膳食”?一起来看↓ 我国居民粮谷类畜禽肉类烹调油摄入超量 我国居民总体的营养摄入情况怎么样?对照一下,你的膳食结构合理吗? https://www.ydw166.com/mobile/news/show-4780.html
4.一日三餐你吃對了嗎?『合理膳食』指南請收好降之家不僅是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也很重要。一日三餐,是大部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然而,我國居民吃早餐情況不容樂觀。 中國營養學會一項調查顯示,工作日18.4%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這個數據到了周末達到29.7%。另外,早餐食用谷薯類比例達89.4%,食用奶、豆、蔬果的比例不到50%,膳食結構也不夠合理。 http://health.big5.enorth.com.cn/system/2024/05/17/056313434.shtml
5.生物实践:平衡膳食宝塔——设计一日三餐食谱大家好,我是峻青初中七年级九班的袁婧琦,这次生物实践的内容是,根据“平衡膳食宝塔”设计一日三餐食谱,以下便是我设计的食谱。 早餐:西红柿鸡蛋面 餐后:牛奶(补充营养物质,放松精神状态) 营养: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鸡蛋含有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面条含有碳水化合物。这些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和https://www.meipian.cn/405f8i5u
6.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表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表 概述: 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来说,一月三餐的搭配很难以安排,特别是在国庆长假这类的节假日里,生活规律被打乱。经科学家研究表明,一月三餐的合理搭配是至关重要的。据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还有部分地区出现肥胖症等。出现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就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253587.html
7.膳食指南帮你“把关”一日三餐进餐不规律、暴饮暴食、经常在外就餐可增加肥胖、糖尿病风险。因此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规律进餐,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两餐的间隔以4小时~6小时为宜;用餐时间早餐建议15分钟~20分钟,午、晚餐建议20分钟~30分钟。 足量饮水是平衡膳食的基础,饮水过少会降低认知能力和体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风险。因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80704505322492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