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又称黍、糜子、夏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原产中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人们拿它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糜、黍在植株形态上区别较小,由糜子加工成的米没有糯性,陕北老百姓称其为“黄米”或“糜米”,由黍子加工成的米有糯性,陕北老百姓称其为“软米”。蒙古族喜欢食用的“炒米”由糜米制作而成,东北人喜欢吃的“年糕”是由软米制作而成。
1.养阴补虚黄米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2.润肺黄米滋阴润肺,去除肺燥肺热。使人呼吸畅通舒适。3.通便黄米可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4.安神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久泄胃弱,疗冻疮、疥疮、毒热、毒肿等症。
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
1.辨色陈米或劣质米颜色暗黄且有黑斑。2.捻摸正常抛光的米,摸起来有玻璃珠般圆滑的感觉。但陈米摸在手上很糙,油米则又腻又油。有些不法商贩还会用石蜡处理劣质米,这样的米摸起来有黏手感。3.嗅味正常大米有股清香,而劣质米一般都有异味,如陈化米有发霉的味道。有时,加工处理后的米气味较难辨别,但用塑料袋包半小时后,就可闻到明显陈味。
防霉防蛀。
黄米面可做糕点,尤以炸糕、驴打滚最为有名。炸糕是北方人节日喜庆必备的佳品,驴打滚是非常有名的大众化小吃,黄米亦可酿酒。
材料:苦荞米,大黄米,大米做法:1、苦荞米、黄米洗净,大米略泡,
2、开水下锅,放入黄米煮开,后放大米,最后放入苦荞米,放入后会变绿色正常别慌。
3、开锅后,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关火。
4、配几粒煮的花生米,鸡蛋,早餐有了。
材料:黄米面250克,小米面100克,温水200克,枣泥馅适量做法:1、黄米面、小米面混合,倒入温水,和成光滑的面团
2、取面团40克,压扁包入30克枣泥馅,收口搓成团子
3、蒸15分钟即可
材料:黄粘米600克,干粽叶300克,线绳,小红枣300克做法:1.将黄粘米洗净,用清水泡透(大约6个小时),棕叶用清水浸泡透(大约6个小时)用开水煮一下再洗干净,红枣放入开水中煮半熟再放入凉水中洗干净;
2.取棕叶2-3张(其中一张压着另一张的一半,用量要根据粽叶的大小而定)铺平;
3.从中间折成漏斗状(底尖不可漏米);
4.底部先放一个枣,以防漏米;
5.放黄沾米七成满;
6.再放3个红枣(如果枣很小,中间也可能再放一个),冲着每个角摆好,以防漏米;
7.枣的缝隙里再放上黄粘米;
8.将粽叶交叉的一头折叠过来;
9.将粽叶的另一头再折叠过,就变成了锥形;
10.用结实的线绳(我用做被子的白线),捆结实(不要捆得太实,否则不好熟;但也不要太松,否则会成为粥状。)最紧的是不要漏米;
11.交包好的粽子分别依次摆放在高压锅里,加水刚刚浸没;
12.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底火(电磁炉140度)20分钟关火,再闷1个小时即可。
温馨提示:1、粽子放入锅内既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粽子上最好放一个箅子,用重物(或石块)压住箅子,以免粽子煮时移动破损。2、吃粽子最好搭配疏菜水果,这样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3、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4、一天不要吃得过多。女士一天不超过三个;男士一天不超过五个。5、包粽子不要拘泥于形状,只要扎好不漏米就可以,多包几次就会熟能生巧。6、没有高压锅,用电高压锅更安全,无论用那种锅,一定要闷一个小时。
材料:大黄米(黍子米),蜜枣,花生米,粽叶做法:1.大黄米浸泡10个小时,花生米浸泡1个小时,粽叶洗净,放沸水中煮5分钟,用清水浸凉
2.粽叶先折叠成圆锥形,底部放黄米
3.中间放蜜枣、花生米
4.上面覆盖黄米
5.包成三角形粽子(也可以包成其他形状的),用棉线扎紧
6.放锅中加水大火烧沸,改小火煮1小时,再关火,焖一小时
7.ok
材料:黄米面四斤,小枣半斤,红小豆一斤做法:小枣洗净,用开水煮一下,空干水分备用。
红小豆洗净,放在高压锅里,放水二斤,开锅后煮八分钟即成,把水空干备用。
黄米面放一斤二两水拌均备用。
蒸锅里放水开锅后铺好笹布,这时先撒一层红小豆,然后再撒一层黄米面,等上一会儿气再撒一层小枣,就这样一直把黄米面、红小豆、小枣全部入锅为至。
盖上锅盖大火蒸一刻钟即成。
材料:沁州黄米500克,竹垫1片,牛柳300克,蚝油、盐、鸡精、老抽各适量做法:1、沁州黄米洗净,均匀码在竹垫上,入笼蒸熟。
2、牛柳切成丝,上浆入味备用。
3、锅内放蚝油烧热,下入牛柳丝,调好口味,放在拼摆好的黄米上即成。
创新说明
用蒸熟后软香的山西特产黄米与嫩滑的牛柳一起烹制,是历代之贡品。
特点
色泽金黄,软糯鲜香。
李春伟(山西)
材料:党参15~30克,炒米30克。做法:每次用党参15~30克、炒米30克,加水4碗煎至l碗半,代茶,隔天1次,一般2~4次即可。
材料:老母鸡1只,红壳小黄米适量。做法: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入锅,加适量水炖煮,先以武火煮沸,撇去汤面浮物,改文火慢炖至鸡软,将淘洗净的小黄米加入鸡汤煮粥,煮至鸡烂米稠即成。
材料:小黄米100克,羊肉250克。做法:羊肉切片,加水适量煮汤,用羊肉汤入小黄米常法煮粥,葱、姜、食盐、味精适量调味,温热食。(小黄米与大黄米不同,粘性较差。此粥用小黄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