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屈原的“吃货”生涯:创作楚辞不忘提及各种美食核心提示: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屈原很可能是个吃货。在没有微博的年代,即使在一部神神叨叨的《招魂》里,他也不忘在描述完天堂地狱之后直奔吃的主题:在大米、小米、黄粱等主食之外,肥牛蹄筋又软又香,有酸苦风味调制的吴国羹汤,烧甲鱼、烤羊羔还加上甘蔗汁,醋烹的天鹅、焖野鸡、煎肥雁和鸧鹤,还有卤鸡和炖龟肉汤。而在《大招》里,他还提到了猪肉酱、狗肉干、烤乌鸦、蒸野鸡、煎鲫鱼……>
一周配餐食谱营养分析表
一周配餐食谱营养分析表,我们正常的饮食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很多人烦恼一周该吃什么,下面就来具体说说一周配餐食谱营养分析表,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周配餐食谱营养分析表1周一:
早餐:牛奶一杯,全麦吐司一片,苹果一个
午餐:丝瓜蘑菇汤一碗,西红柿炒鸡蛋一份,蒜苔肉丝一份,米饭一碗
晚餐:虾仁豆腐羹一碗,素炒茼蒿一份,花菜炒肉臊一份,米饭一碗
周二:
早餐:豆浆一杯,萝卜丝包子一个,桔子一个
午餐:青菜香菇肉丝面一碗
晚餐:紫菜虾皮汤一碗,炝炒西葫芦一份,清蒸鲈鱼一份,米饭一碗
周三:
早餐:牛奶燕麦粥一碗,煮鸡蛋一个,香蕉一支
午餐:西红柿金针菇汤一碗,素炒豌豆苗一份,彩椒鸡丁一份,米饭一碗
晚餐:山药老鸭汤一碗,藕片荷兰豆一份,剁椒蒸豆腐一份,米饭一碗
周四:
早餐:豆奶一杯,香菇肉丁包一个,桃子一个
午餐:冬瓜虾皮汤一碗,素炒娃娃菜一份,豆角肉丝一份,米饭一碗
晚餐:小米粥一碗,韭菜鸡蛋饺子10个
周五:
早餐:酸奶一杯,蒸玉米一支,杏仁10粒
午餐:三丝炸酱面一碗
晚餐:海带豆腐汤一碗,口蘑炒芦笋一份,红烧黄花鱼一份,米饭一碗
周六:
早餐:三鲜馄饨一份,木耳拌莴笋一份
午餐:白菜干贝汤一碗,耗油西蓝花一份,青椒豆干炒肝丝一份,米饭一碗
晚餐:粟米蛋花羹一碗,黄豆芥菜一份,红烧大虾7只
周日:
早餐:八宝粥一碗,煮鸡蛋一只,葡萄10粒
午餐:文蛤豆腐汤一碗,素炒圆白菜一份,黄瓜鸡丁一份,米饭一碗
晚餐:茄子肉丁打卤面一碗
一周配餐食谱营养分析表2幼儿食谱的营养误区有哪些?
1、越贵的食物营养越高
很多家长在给幼儿的食谱上都是秉承着越贵越营养的原则,都认为越贵的就是越好的。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对于幼儿来说,最好是给孩子食用新鲜的果蔬或者鱼肉,对于罐头类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长期使用,容易导致缺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而且在食用过程中,含避免给孩子食用食品添加剂多的食物。
2、水果替代蔬菜
对于部分小孩不爱吃蔬菜的时候,家长认为水果能够替代蔬菜的价值。其实水果是不能替代蔬菜的,水果中含有的营养是远远比不上蔬菜的。而且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等对于人体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好的是蔬菜和水果都食用,它们二者之间是属于不可相互替代的关系。
3、零食当主食
小孩子都比较喜欢吃零食,当如果零食不控制量的时候,就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而且经常吃零食也会导致幼儿的肠胃功能出现毛病,导致消化吸收都出现障碍。零食不仅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营养价值的,高糖份的零食还会引起孩子肥胖症等疾病。
4、常吃快餐
对于快餐孩子也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很多家长也认为快餐看起来又卫生,营养价值也高,同时还有玩具可能满足自己的孩子。其实快餐大多数都是油炸食品,高脂肪高热量这些对于孩子的健康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一周配餐食谱营养分析表3营养瘦身食谱
1、意大利泡汁烤蔬菜
材料
茄子1根、云南小瓜半根、青黄甜椒各1/4个、蒜片1篇、油适量、水1勺、葡萄酒醋1茶匙、柠檬汁1茶匙、鸡粉半茶匙、胡椒粉适量、意大利脱脂干酪适量。
烹调方法
1、将准备好的材料全部清洗干净,切成条形状,留着备用。
2、用油热锅,将切好的蔬菜放入锅中炸,同时用水、葡萄酒醋、柠檬汁、鸡粉、盐和胡椒粉制成酱汁,待蔬菜炸熟上碟后,淋上酱汁,铺上薄薄的一层脱脂干酪即可。
2、香炸吉列猪排
猪腿肉100克、盐和胡椒粉少许、面粉适量、蛋液适量、面包糠1勺、意大利脱脂干酪2勺、橄榄油适量。
1、将猪腿肉放入保鲜袋中,用木棒轻轻敲打,将肉质打软打薄,然后取出,用盐和胡椒粉调味腌制。
2、接着再用腌制好的猪腿肉蘸满面粉、蛋液,然后再在上面撒上点脱脂干酪和包糠。
3、在平底锅中倒入橄榄油热锅,将猪腿肉放到油中炸至金黄即可。
3、蒜香煎排骨
猪排骨240克、酱油2勺、甜料酒2茶匙、蒜末半茶匙、生姜末半茶匙、黑胡椒粉半茶匙、油适量。
1、将猪排骨放入保鲜袋中,同时倒入酱油、甜料酒、蒜末、姜末和黑胡椒粉,密封腌制1小时。
2、用油热锅,然后将腌制好的排骨隔掉汤汁,放入锅中煎,慢慢将火收至中火,再煎10-15分钟。
3、最后一步就是痛大火煎熬一分钟左右,等到其表面出现焦黄,然后撇掉多余的油分金科食用了。
4、千层肉酱奶汁烤菜
牛肉碎100克、洋葱碎40克、芹菜叶碎2勺、蒜末1茶匙、水煮番茄100克、红酒100毫升、鸡粉半茶匙、草本香料半茶匙、盐和胡椒粉适量、鳄梨半个、茄子1根、比萨用芝士50克、橄榄油1茶匙。
1、在锅中倒入橄榄油加热,放入牛肉碎、洋葱碎、芹菜肉碎和蒜末爆炒,然后加入水煮番茄、红酒、鸡粉、草本香料,用大火爆炒,令水分蒸发,然后放点盐和胡椒粉调味。
2、将鳄梨去核切薄片。
3、在耐热容器中倒入一层肉酱,铺上鳄梨片,然后再铺上一层肉酱,重复好几次,令肉酱和鳄梨交替地一层一层重叠,最后在表面铺上比萨用的芝士,放入烤箱中,用200摄氏度加热10分钟即可。
古时对于皇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江山社稷。而对于江山而言,最基础的构成就是百姓生活富足安定。那么对于老百姓而言呢?无疑就是吃饱。民以食为天,兢兢业业劳作生产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填饱肚子吗?这个问题贯穿着整个历史长河,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同,各个朝代百姓可以接触到的粮食必然不一样,而各个朝代的百姓都吃什么呢?
一日三餐的习惯早已被民众接受,但是古时并不都是如此。在古时候一日两餐比较普遍,夜宵对于日常人家几乎不可求。生产力低下,农业发展有限,虽然地广,但是粮食作物的产出也有一定的瓶颈。人们自然不会浪费粮食,更不会奢侈挥霍一日三餐。尤其是秦汉以前,两顿饭为主甚至涉及到官宦人家。在粮食减产,或某地告急须动用储备的时候,也许会缩减成一日一餐。而宋代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夜市的出现后,一日三餐才可以见到。
在周代以前,小麦并未在全国普及,所以主要粮食作物就是粟米,也就是小米。当时的生产方式没有精加工,绝对算的是粗粮。这种粮食作物并不分人群,即使贵族也是如此。当然,富庶人家对于一日两餐,显然不会满足于仅有小米为主食,必然会多些肉类菜品,这也作为主要区别而存在。在周朝以后,小麦作为粮食作物开始慢慢普及,粮食种类的选择上由粟米转为面食。由于面食耗费相对较大,所以班超从西域学来了烧饼的做法。普通人家往往以烧饼为主,而富庶人家可以选择馒头作为日常主食。
周朝结束后,小麦开始在中国普及,情况才慢慢好转了一点。这个时候,馒头就开始出现了,不过,馒头需要大量的面粉才能蒸出来,当时也只是富人的食物。而穷人吃什么呢?还是以烧饼为主。而这种吃法,是汉代班超从西域那边学过来的,并不是我国穷人的自创。与此同时,菽也传入了中原,这就是当前的大豆。大豆的产量相对较大,且生长条件限制较小,所以很快成为普通百姓桌上的常见食材。
从需求来讲,普通粮食作物并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直到明朝中叶红薯的传入才让中国人口迎来井喷。而从口味来讲,盐并不是百姓常得之物,而香料又是明朝后期才逐步传入中国。在餐桌上的粮食及菜品,几乎只能维持饱腹,色香味俱全堪比登天。而我们生活在古代,真的一天都可能难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