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MOOC中国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科学地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学会制作营养平衡的食谱,以及避免食物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人体造成危害,安排好一日三餐,饮水及零食、选择适宜自己的健身模式,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第一周膳食营养平衡1.食品、特殊食品的概念1.1什么是食品1.2什么是特殊食品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1食物营养素与人体需要2.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3.安排好一日三餐、饮水及零食3.1合理营养与合理膳食3.2合理安排一日三餐3.3科学饮水3.4合理选择零食4.认识食品标签4.1什么是预包装食品4.2食品标签4.3营养标签4.4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单元讨论:“药食两用”单元测试:单元作业:保健食品的“功效”

第四周营养食谱的编制1.营养食谱的编制1.1什么是食谱编制?1.2食谱编制的目的1.3食谱编制的理论依据1.4食谱编制的原则1.5食谱编制的注意事项2.营养食谱编制举例2.1计算法食谱编制举例2.2食物交换份法食谱编制举例3.常见饮食误区及解决方案3.1喝骨头汤是补钙的好方法3.2考前补充氨基酸可以提高学习能力3.3多吃碱性食物可以调节机体、有益健康3.4产妇不宜吃西瓜等生冷水果3.5海鲜不能和水果一起吃单元讨论:食谱编制怎样再简单点?单元测试:单元作业:首先按照计算法为自己制定一天的食谱,接下来按食物交换原则,制定一周的食谱。

第五周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一)1.食物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1.1什么是食品安全1.2食物中可能存在哪些生物性不安全因素1.3食物中可能存在哪些化学性不安全因素1.4食物中可能存在哪些物理性不安全因素2.各类食品卫生问题与防控2.1从地头到餐桌-粮豆、蔬菜、水果类2.2从养殖到销售-畜、禽、鱼类2.3防控奶及奶制品的污染2.4食用油脂的保藏3.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3.1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标准3.2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3.3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规定3.4配料表上食品添加剂的标示4.转基因食品营养与安全4.1何谓转基因食品4.2主要的转基因食品4.3转基因食品可能的安全问题4.4对转基因食品怎样进行安全性评估4.5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单元讨论:大众接受转基因食品还需要做什么?单元测试:单元作业:酒的喜与忧

第六周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二)1.认识安全食品1.1食品不安全的危害1.2对安全食品的认识2.安全生产、经营、消费食品2.1生产、经营食品应符合哪些要求2.2哪些是我国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3.3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确保消费食品的安全3.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与防范3.1用微波炉加热食品可以致癌?3.2冰箱是不是食品的“保险箱”?3.3如何正确解冻食物?3.4酸奶是低温的好还是常温的好?4.5如何去除果蔬上的残留农药?单元讨论: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如何屡禁不止?单元测试:单元作业:食品安全,为什么说人人有责

第七周把好病从口入关(一)1.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及有害物的形成1.1蛋白质1.2脂肪1.3碳水化合物1.4维生素1.5矿物质2.预防人畜共患传染病2.1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2.2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3.预防食物过敏及常见的真菌、霉变食物中毒3.1什么是食物过敏3.2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3.3预防黄曲霉毒素食物中毒3.4预防赤霉病麦食物中毒3.5预防霉变甘蔗食物中毒4.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4.1预防沙门菌食物中毒4.2预防变形杆菌食物中毒4.3预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4.4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4.5预防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4.6预防肉毒梭菌食物中毒4.7预防李斯特菌食物中毒4.8预防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单元讨论: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单元测试:单元作业:防止营养素变成有害物

第八周把好病从口入关(二)1.预防有毒动、植物中毒1.1预防河豚中毒1.2预防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1.3预防麻痹性贝类中毒1.4预防毒蕈中毒1.5预防含氰苷类食物中毒1.6预防粗制棉籽油棉酚中毒2.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2.1预防亚硝酸盐中毒2.2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2.3预防砷中毒2.4预防锌中毒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3.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国家制度3.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健康服务工作3.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什么情况下开展4.食品安全法律责任解读食品安全法122~149条。单元讨论:“病从口入”单元测试:单元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读后感

本课程评分采用百分制计分,分为以下4个部分:1.平时单元测验18%,为客观题;2.平时单元作业32%,为主观题,需要完成作业提交和完成规定的互评数量;3.平时课程讨论的表现为10%。获取满分需要学生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发帖的数量总计共达20条及以上;4.课程结束考试40%,为客观题。综合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并可申请相应证书。电子版的课程结业证书免费。纸质版认证证书收费:100元/人。

参考书籍:1.孙长灏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营养素膳食推荐摄入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营养素膳食推荐摄入量速查手册(2013)版》,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THE END
1.食物中毒事件演练报告.pptx演讲人:日期:食物中毒事件演练报告目录演练背景与目的演练准备与实施演练过程与记录演练效果评估后续工作展望01演练背景与目的Part演练背景介绍近年来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安全。提高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检验和完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STEP01STEP02STEP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889222.html
2.某学校食品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标准版)20241117104107.docx某学校食品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1、健全食物管理制度和中毒报告制度。 加强检验、储藏、加工、留样等环节的管理。 学校的饭堂、小卖部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相关《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加强食物采购管理,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开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7/8073037054007000.shtm
3.《食品营养》课程标准人体能量的消耗又去向何处──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结构性、联系性极强。在讨论能量的需要量时,指出有计算法和查表法,引导学生学习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最后能力拓展──试着为自己设计营养处方,这也为以后更好的学习食谱配制奠定了基础。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为https://www.lsgx.com.cn/yypr/manage_yypr/tsxbkc_yypr/9562.html
4.预防医学(区外全科医生方向)通过本次病例讨论培养学生在临床思维中的环境医学观念和意识,掌握在临床诊断过程暴露信息收集的内容和方法。 【实验内容】 1.环境卫生内容复习 2.环境中存在影响健康的因素,外界物质进入机体的途径,致病机理等。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无 实验七: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 https://www2.xzmu.edu.cn/yxsys/getcontent?id=19973&url=show
5.2015年天津医科大学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考研大纲(官方)(二)简略现时寿命表的编制 1、基本数据 2、年龄组死亡概率 3、尚存人数与死亡人数 4、生存人年数 5、生存总人年数 6、期望寿命 3、研究内偏倚 (四)案例讨论 (五)计算机实验 营养学 一、营养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食物成分:营养素种类及分类、水及其他膳食成分https://yz.kaoyan.com/tijmu/dagang/544b13bd4a452.html
6.中毒事件案例(通用11篇)篇1:中毒事件案例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报文件 ×××[×××]×号 签发人:××× 关于X县X村X屯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X X X X X X: X年X月X日下午X点X分,我中心接到X县卫生防疫站报告,该县X乡突发中毒事件,中毒10人,已死亡3人,7例重症病人正在县医院抢救治疗。接到报告后,我中心派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qh6oxfs.html
7.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题内容6、煎炸食物时油温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A、油温过高容易使油产生“哈喇味” B、油温过高使油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容易使被煎炸食物的口感不好 D、以上说法均正确 7、七八分熟的涮羊肉不宜吃的原因是( ) A、易感染上旋毛虫病 B、易引起食物中毒 https://d3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34410
8.降管理师2511.关于四季豆中毒,下列错误的是 A.四季豆中毒是我国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之 B.一年四季各地都有发生,以秋季多发 C.病程较短,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之内恢复,预后良好 D.炒四季豆时不宜过熟 E.四季豆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引变质 12.不属于合理营养基本要求的是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554700
9.食物中毒调查时一般询问进餐者什么时间范围内的食谱()。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的颜色,包括( )、( )、( )、( )四种基本颜色。https://www.shuashuati.com/ti/c603eec97a0d420ebb32cabd9b7fc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