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饮食习惯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的饮食习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这一年龄段,宝宝开始有了独立的行为能力,如果常在饭桌上有挑食的表现,这往往是他在宣告自己已经有了独立选择的能力。这个时候时常会发生父母与孩子的“拉锯战”。这种问题甚至能够演变成妈妈一做饭就焦虑,孩子一上桌就说“不”的闹剧。

建议1:做一个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在餐桌上同孩子一起吃充满各种营养的蔬菜及水果。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吃零食、喝饮料,因为小孩子不需要太多的饼干、蛋糕与糖果等。对于孩子来说,水果、酸奶、奶酪是最好的零食,而牛奶和水则是最好的饮料。

建议2:创造良好的环境

愉快的用餐环境会让孩子和父母都很享受,所以吃饭时要禁止诸如“电视”这些分心的事物出现。吃饭时心情愉悦、与父母有个轻松的交流环境,那么孩子便会无意中轻松尝试新的食物。除此之外,还可以把食物摆出笑脸或小动物的形状来讨孩子们开心。或者,也可以换个新鲜好玩的环境,譬如在客厅的地板上“野餐”,不过尽量让孩子坐着吃饭,避免边走边吃,这样可能会让他噎着。

当用餐结束的时候,最好用“最后一口”来结束这一餐。之后就不要再给他食物了。如果孩子拒绝吃“最后一口”,也要用汤匙轻轻地碰一下他的嘴唇来象征“最后一口”,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明白用餐的结束由父母决定,而不是因为他拒绝吃。当然,结束一餐时不要忘记夸奖孩子,“这口吃得真棒!”“汤匙拿得真好!”“吃了新食物真不错!

建议3:分担责任——避免“权力‘斗争

除此之外,不要用糖果等零食作为吃饭的一种奖励,这种“讲条件”的做法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反而让孩子觉得零食更有吸引力。

宝宝挑食的烦恼,Dr.Lucy帮您解答!

我家宝宝1岁零8个月,平时吃蔬菜很少,颜色深的挺喜欢,颜色浅的几乎不吃,我担心宝宝会营养不良,不知这样的饮食方式可以吗?

Dr.Lucy:对幼儿来说,挑食并且只吃很少的几种食物是很常见的。他们会很高兴一次又一次吃同样的食物。当你的孩子吃两三种蔬菜以及两三种水果时,营养已经足够。别太着急,慢慢地他们就会尝试更多的新食物。

我家宝宝13个月了,想问问可以给宝宝吃山楂卷、海苔、鱿鱼片、葡萄干这些东西吗?这些东西的防腐剂,食品添加剂多吗?还有核桃可以吃吗?

Dr.Lucy:又粘又甜的零食如山楂卷和葡萄干等,含糖量非常高,是引起龋齿的元凶,所以孩子们要尽量少吃。而核桃这样的坚果很容易引起过敏,所以我也不太建议3岁以内的孩子吃。当然,在3岁之前,也不建议给他们吃那些有防腐剂的食物或点心。

我家宝宝2岁了,我一般饭前不给宝宝零食吃。想问一下,每晚睡觉前儿子都说饿要吃点东西(晚饭后2~3小时)这时给吃点什么零食才对呢?

Dr.Lucy:如果孩子睡觉前饿,应该给他吃点夜宵,但是要注意要为孩子选择有营养的食物。

我家宝宝1岁了,不挑食,食物都是别人家的好吃,自己家买的都不太吃,同样的东西,就老是想人家的吃,人家在吃东西的时候,他就:“啊、啊、啊”地追着人家要!自己家的,看都不看,我很头痛,希望Lucy支招。

Dr.Lucy:这是很平常不过的事情!我婆婆总是给我讲我丈夫小时候的故事:每天晚上她都会从后门带些自己烹饪的肉去邻居家,因为那时我丈夫只在邻居家吃晚餐!不过,现在我丈夫认为我们家里做的饭才最好吃!

我小孩8个多月,最近不爱吃奶,换了几种奶粉也不爱吃,一天奶量200ml左右,米糊也不爱吃,但是大人吃的米饭她就很爱吃,一天吃一顿辅食,刚刚长了点牙,请问她是偏食吗?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Dr.Lucy:如果孩子停止了喝配方奶,那么等他1岁大时试试给他喝鲜奶,吃酸奶酪或者奶酪。小宝宝每天最好喝500~700毫升奶。

Lucy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宝宝10个多月,辅食只爱吃米粉,其他蔬菜水果和肉类他都不吃,怎么办?目前吃母乳和奶粉。好苦恼!

Dr.Lucy:其实不必着急,你知道?有的时候孩子在他的盘子里看见青豆角15次后才会尝尝它,所以重复展现才会使孩子对不同的食物感到习惯。10个月的孩子不能接受新的食物也很正常,不如尝试一下把蔬菜汤或水果掺到米粉里吧,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宝宝3岁半了,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大哭大闹,遇见不爱吃的东西就直接扔到地上,我该如何是好?

关键词:海事劳工公约;船员;健康;饮食管理;

0引言

1公司岸基应该认识到船员健康饮食管理的重要性

2船员健康饮食管理建议

3健康饮食基础

膳食应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来形成和修复人体组织,适当的补充矿物质来加强人体组织,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脂肪为维持人体所需能量。身体同时需要维生素和抗氧化物保证身体所有的功能正常运行。每天至少喝1.5L品质良好的饮用水对于身体至关重要。以下是对健康饮食习惯的五点建议:一是保持平衡是非常关键的信息;二是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土豆和全谷类制品;三是减少对肉类、脂肪、糖类和食盐的摄入量;四是饮用大量的水和奶制品;五是必须吃早餐。

食物金字塔(见图1)是保持平衡饮食的好参考。因各个国家、地区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所以不可能提供一个全世界通用的健康饮食和保持身体健康指南,但是人体所需的基本元素是相同的,船上应根据食物金字塔合理安排食物供应,保证每餐营养搭配均衡。

在船员健康饮食管理体系中,船上食物加工和保鲜设备、饮用淡水的配备是实施健康饮食计划的硬件保证。

在船舶建造时,冷库的制冷能力和储藏容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船舶营运航线、船员配备人数等因素,确保能储存足够数量的食品,储存期更长、更可靠。船上应加强食品日常储藏管理,采用有效措施延长食品的储藏期。每航次开始前应根据航行计划进行合理、充足的安排。另外,船上厨房烹饪设备配备的多样性也应受到重视,应满足船员多样性食品制作的需求。

对于饮用水,除了配备足够的自带淡水外,应设置性能可靠、便于维护的反渗透饮用水制造装置,为船员提供优质水源。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营养;健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12年9~12月,对选《营养与健康》课程的1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18~22岁的大学生,其中男84名,女92名。

3.统计学处理。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资料和数据输入Excel,对数据进行x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4.结果与讨论。第一步是利用电脑统计软件SPSS1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结果

2.营养教育前后学生对营养认知情况。表3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显著性差异。教育前后,女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都要优于男生。

3.营养教育前后学生的饮食习惯。分别在营养教育前后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其中影响因素较高的是:不吃早餐、饮食搭配不合理、经常吃零食、吃夜宵等。从表4可知,营养教育后大学生吃早餐的人数明显增加,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吃夜宵和零食的同学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王彦杰.浅析大学生膳食与健康[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6,(6):61-62.

[2]KantAK.Dietarypattems:biomarkersandchronicdiseaserisk[J].ApplPhysiolNutrMetab,2010,(35):199-206.

[3]傅善来,蒋有倩.走出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视角[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4]WhitingP,BagnallAM,SowdenAJ,etal.Interventionsforthetreatmentandmanagementofchronicfatiguesyndrome:asystematicreview[J].JAMA,2001,286(11):1360-1368.

[5]刘翠格.营养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6]曾翔云.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解析[J].中国食品,2004,(3):42-43.

[7]李里特.国外营养教育与管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5):4-6.

[8]StoreKS,Radechi-SV,MoshfeghAJ,eta1.Thenumberof24hdietaryrecallsusingthe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sautomatedmultiple-passmethodrequiredtoestimatenutrientintakeinoverweightandobeseadults[J].PublicHealthNutr,2011,(18):1-7.

[9]李源晖.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6):83-86.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课题基金(2012)资助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心理健康;结构图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归因方式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具体的原因归因影响人的情绪反应,不同的原因维度影响人的情绪反应。研究也发现,正性事件上,内在的、个人的、可控的归因方式有助于提高自尊;负性事件上,外在的、整体的、不可控的归因方式不利于自尊的提高。一个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偏差,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外因,而非自身能力。[7]

综合以往研究,本研究假设自尊是一项中介变量,在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效应的实现路径。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曲阜师范大学随机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6%,其中男生104人,占36.1%;女生184人,占63.9%。平均年龄20.61±1.91岁。

2.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自20世纪70年代由Derogates等编制以来,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临床和研究。它是由90个项目所组成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主要用来衡量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根据Derogates等研究结果,各症状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SCL-90的90个项目由9组症状群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按照1-5级的5级程度评分,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神经症诊断阳性症状标准:总分超过160的;阳性项目数超过43的(43项2分以上);因子分≥2的。

(2)归因方式问卷。[8]采用Lefcourt等人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TheMultidimensional―MaltiattributionalCausalityScale,简称MMCS)。MMCS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涉及关于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的因果信念。总共有48个条目,24个涉及学业成就,24个涉及有关人际关系。每个部分又分成有关成功和有关失败的12个条目。MMCS提出了四类可能的归因,即:属于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属于外控性的运气与背景。最终评定可分别测查被试在以上四个维度上的内控或外控倾向明显。从这个多维度量表可获取多种得分,最常用的是总分,总分为外控性得分减去内控性得分,分数越高,外控性越高。

(3)自尊量表。[9]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简称SES)。该量表是国内外常用的自尊自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分为4级,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3.结果统计

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及AMOS7.0统计软件做统计处理和模型建构。

二、结果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归因方式和自尊的路径图

本研究基于理论假设,采用AMOS7.0分析数据,通过路径图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和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效应的实现路径。选取归因方式中的学业外控、学业内控、人际外控、人际内控作为归因方式的观测指标,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和心理健康的路径图(如图1)。该模型绝对拟合指标CMIN/DF=1.732

三、讨论

在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目前国内外做过许多研究,研究表明,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但是,也有研究从正面证实了那些积极归因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业和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

综上所述,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只有学业外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引起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四、结论

[1][13]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23(4):10-16.

[2]刘皓明,张积家.自尊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4,

12(4):567-572.

[3][14]陈建文,王韬.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61-164.

[4][15]胡军生,李长庚,王登峰.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0-622.

[5]张敏,谢威士.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63-68.

[6][16]施章清,应贤慧,叶科.大学生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功能[J].心理科学,2009,32(2):456-458.

[7]BaumeisterRF.Self-esteem:Thepuzzleoflowself-regard[M].NewYork:

Plenumpress,1993:55.

[8]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9]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S1):318-320.

[10]BaronRM,KennyDA.Themoderatorvariabledistinctioninsocialpsychological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statisticalconsideration[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cal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心理调适。

1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逐渐边缘化,压力也日益严重,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1.1职业倦怠。

1.2自我价值感不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其本质就是服务型的管理人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全校师生服务,保证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等正常开展。但是随着大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他们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就容易产生自我失落、迷茫、甚至对工作的厌烦。从而影响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hi138\Com]

2影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2.1高校体制改革带来的压力。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纷纷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这使行政管理人员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一些不能合理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和接受眼前各种现实,自然会产生心理压力。

2.2经济上的压力。

高等教育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而非只追求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解决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问题,然而对于学校行政人员却未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使得他们的收入相形见绌,心中的不平衡感会慢慢滋生出来,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

2.3工作上带来的压力。

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基本上许多都是非教育管理专业,他们寒窗十载,学富五车,大多数人都有很大的抱负,希望可以在工作中或工作的成绩中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实现自我价值。然而他们跨入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行列,他们不仅荒废了原来所学的专业,而且难以从费时费力的事务性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2.4角色认知不平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中心任务,而行政管理系统仅仅是相应权力代表机构的执行机构。于是行政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所处的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他们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失落感。

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调适策略。

3.1调整思想认知,找准角色定位。

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行政人员面对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调整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整体利益出发,高校只有改革,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得到新的发展。并树立起正确的名利观和道义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还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要自我认同。

3.2提高自身素质,适应高校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学问,要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就必须认真地学习和实践。努力研究和探索教育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3.3辩证看待名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少;多在提高素质下功夫,少在职务提升上比快慢;多在工作业绩上下功夫,少在权力大小上比高低。因此,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应把人生的价值标尺放在多为全校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上,应尽量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考虑。

3.4注重人际关系,优化高校环境。

据调查,和谐人际关系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行政人员要想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就必须通过自我个性的成熟完善,提高个人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社交圈。要待人真诚,尊重他人;不断反省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

学校环境是行政人员最经常也是最重要更是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学校环境不理想最容易引起他们的行为受挫感。作为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行政人员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行政人员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要创造条件使每位行政人员都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从而得到一种自我价值认同感,更有效地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帮助行政人员确立合适的个人目标,同时在他们成功、失败时引导正确归因,保持心理平衡;学校领导还要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帮助行政人员调整自身的心理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hi138/Com]

参考文献

[1]魏晓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工作倦怠浅析[J/OL]jxedu.gov.cn,2007-09-13.

[2]Capel.S.A.StressandBurnoutincolleges[M].European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1992.15:197~211.

[3]陈高山,黄希庭。青年教师自我价值感及其培育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4]覃义贵。试论自我价值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5]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8~101.

关键词:合理膳食;健康教育;饮食行为

现今社会食品安全事件不绝于耳。各种让人痛心疾首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颗毒瘤,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给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使下一代的健康发育成长有了更严峻的考验。

一、小学生合理膳食健康教育亟待重视

既由于社会现状,食品的各种隐忧,也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更为优越,青少年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下,食物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孩子却缺乏健康的意识。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1.社会饮食卫生安全问题频现

“三鹿”问题奶粉、地沟油、问题银鱼用福尔马林、洋快餐速生鸡、双汇瘦肉精、雀巢致癌婴儿食品、催熟芒果、染色馒头、万能牛肉膏、毒生姜、墨汁红薯粉、零食糕点膨化剂……诸多食品问题事件不绝于耳,食品卫生安全的公信力已经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令人担忧。

2.青少年儿童饮食行为习惯现状令人担忧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庭对子女物质上的给予过于迁就顺从,而父母长辈宠溺孩子,往往对孩子的饮食喜好也十分迁就,孩子饮食健康意识低,不清楚什么样的食物对自己的生长发育有益,往往单纯依靠味觉去选择食物。致使大多数孩子养成偏食、挑肥拣瘦,多吃零食,少吃蔬菜、水果、米饭等营养食品的饮食习惯。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在各种隐忧之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饮食上有了更多让人忧心的状况。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对小学生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进行合理膳食健康方面的教育,十分必要。

二、针对现状对学生进行合理膳食健康知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也更为看重。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成为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

1.找准时机,对学生进行膳食健康教育

要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让他们明白膳食健康的重要性,才会在自己平时的饮食当中更加注意。对小学生的膳食健康教育不能依靠生硬的课堂讲说,更多的时候要找准时机,利用身边的例子或者真实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在社会上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适时地以之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关于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又或者以身边某某小朋友不注意饮食健康,随便吃街边小吃以致肠胃不适等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用反面教材加强学生的注意程度。

2.膳食健康教育必须家长配合

父母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导师,在饮食习惯上的养成也是一样,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多是向父母学习的。因此膳食健康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教育工作者在膳食健康教育这一问题上,要多与家长沟通,经常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饮食情况和习惯,向家长灌输青少年膳食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合作,才能更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饮食习惯得到更好的指引,这样,学生在学校能得到老师的教育,在家中亦能有父母管教和约束。

3.身教重于言教

在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假如父母喜欢吃零食,那小孩就一定也经常吃零食,而假若父母较为注重饮食健康,在日常饮食当中少接触油炸、肥腻的食品,那孩子们也能对这一类食品很少接触。小学生还处于发育阶段,各种行为动作仍然处于学习模仿阶段,孩子在饮食上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并形成自己的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家长明白身教的重要性,在平时的饮食上做到以身作则,不能一边在言语上对孩子说教批评,一边自己又在行为上“犯错”。

4.经常提点,反复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饮食习惯养成方法

一、不良饮食习惯的成因

1.家长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对于孩子过分溺爱,要吃什么就买什么,每顿都要准备孩子喜欢吃的菜,班级里有个小朋友挑食、厌食现象非常严重,有时没有喜欢的菜几乎就不吃,一到放学奶奶准备好小零食给孩子吃,这种现象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我和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孩子的奶奶也觉得孩子在家很挑食,为了让孩子多吃菜,每顿都要准备孩子喜欢的食物,最近孩子喜欢吃肉,就做红烧肉、肉末炖蛋、小馄饨等,所有能把肉变成菜的法子都想遍了,孩子吃厌后马上再换一种食物,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严重的挑食、偏食现象。可是溺爱孩子的奶奶认为孩子不想吃就不要吃了,没关系。还有的幼儿在家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喂了才肯吃,自己在家几乎不动手,这也导致幼儿独立吃饭的能力很弱,有的幼儿快升入中班了,勺子都不会正确使用。

2.家长的负面榜样影响。

有的家长本身就很挑食,而学前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看见父母不喜欢吃哪些食物,幼儿也会拒绝尝试这些食物,有的家长还会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可以说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孩子看到、听到后就会产生同样的行为习惯。

3.家长的忽视。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幼儿的父母都在上班,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使得家长往往只重视幼儿期的孩子是否吃饱,是否穿暖,对于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并未及时发现,等到开始重视的时候,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已经形成了,而且有的家长在幼儿哭闹的时候喜欢让幼儿吃点小零食,避免孩子继续哭闹,有的家长把零食作为奖励,如表现好了买薯片、肯德基、糖果之类的给幼儿吃,幼儿多吃了零食往往就对米饭、蔬菜等失去了兴趣。

4.饮食环境的影响。

人多嘈杂、不安静的环境不利于幼儿进餐,学前幼儿的注意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孩子易于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当孩子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的事物上,孩子就不能专心地进食,从而影响到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二、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及幼儿的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教育,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实际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真实地感受到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如:小班“不挑食”引导幼儿通过儿歌知道挑食对身体的危害,不挑食,什么都吃才会身体健康;中班“认识各种食物”在认识了解各种食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养成什么都爱吃的饮食习惯;大班“我们的种植园”让幼儿参观种植园,观看蔬菜瓜果的种植过程,参与到种植粮食、蔬菜的活动中,为蔬菜瓜果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知道各种食物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图片,感受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刚开学的时候,每天吃午餐时,我发现小朋友们吃饭时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经常会把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倒掉。为了减少这种浪费现象,在午餐后,我让幼儿观看和吃饭有关的动画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吃饭方法,通过故事让幼儿明白挑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而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饭菜是厨师叔叔辛苦做出来的,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帮助幼儿养成不浪费、不挑食的好习惯。

3.整合社区、家园的各种资源开展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社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展良好饮食习惯的宣传活动,发动家长一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起着榜样作用,家长良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幼儿感同身受,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也要通过家园栏、班级博客主页、家长会形式等向家长宣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向家长宣传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的种种表现,以及在家的情况,做好双向的交流沟通工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字】:饮食现状;传统饮食文化;运用

2012年7月20日,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媒体交流论坛在北京举行。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所有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约为69%”,并指出饮食问题是慢性病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现状,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

1.中国当代饮食现状

1.1饮食养生热潮鱼目混杂,难辨真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中医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吃饱”,“吃贵”;而是“吃得卫生”、“吃得精”、“吃出健康”。也不再是“有病才医”,而是“未病先防”、“延年益寿”。于是,养生热潮接踵而至,电视里养生节目盛行,互联网上各种养生网站相继出现,许多不法分子趁机而入,不少消费者也因此受到伤害,同时出现了许多荒谬的现象,如张悟本:“绿豆包治百病”,绿豆价格瞬间在各个城市疯长。

1.2饮食多元化

饮食多元化即“食物种类丰富”、“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融合”和“各国饮食文化融入”。食物种类丰富是指食物、饮品多样化。随着农业发展,蔬菜大棚的出现使食物不再受季节局限,冬季仍可吃到夏季盛产的蔬菜;新兴食物丰富了食物种类;添加剂的应用使许多食物得以长期储存;速冻技术的发明和交通运输发达使许多食物得以长期保存并远程运输;新兴饮品啤酒、奶茶、果汁、咖啡、碳酸饮料等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饮生活”。

1.3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即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符合国家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1]近年来,许多不法分子违背食品安全法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被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隐患日趋恶化。安全卫生是饮食的前提,只有安全卫生得到保障才能追求饮食的营养、质量。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3.1食品生产过程

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食用不合格的饲料,人们食用该肉类后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危害,如“瘦肉精事件”;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毒物残留食物中,人们进食后引发急慢性中毒等,如青岛连发的韭菜农药超标致食用后中毒事件;水果中各种化学制剂的使用如催红素运用于西瓜、番茄等。

1.3.2食物加工过程

食品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达到防腐、抗氧化等目的,许多厂家非法滥用防腐剂、染色剂、香精,如“三聚氰胺奶粉”,此外,为了节约成本选用变质且被污染的食物导致胃肠道疾病、急慢性中毒,如“病死禽畜肉类加工”。

2.现代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2.1饮食不洁

《金匮要略》:“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指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宜食用,食之有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饮食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有钱便能吃到各种美食,然而,许多企业为了利益违背食品安全卫生法,销售不合格产品,导致许多细菌被我们吃下去,如选用腐败、变质的食材,食用这类食品轻则腹泻,重则中毒。饮食不卫生是当代社会的一大不良现象。

2.2饮食不节(饮食无时和食量无节)

一日三餐应遵循早吃早,午吃饱,晚吃少,然而现代生活都习惯晚吃好、吃多,生意应酬、朋友聚会、团圆饭都在晚上。中医认为晚上属阴,机体处于抑制状态,功能较弱,此时肠胃消化能力和机体对营养需求较少,若大量进食,会加重肠胃负担,轻则失眠,重则导致肥胖、胃肠道和心血管疾病。食量无节即暴饮暴食,随着饮食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吃到各个地区、民族、朝代、国家等各种风味美食,这就是我们暴饮暴食的根源。“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导致消食积滞,损伤肠胃,引起各种慢性病。因此,这样的饮食方式有待改进。

2.3饮食偏嗜

互联网上曾盛行:“我辛辛苦苦爬到食物链顶端就是为了吃肉的。”这正体现了饮食偏嗜的现象,部分人忘记了中国传统膳食结构,主食由谷物转为油炸食品、肉食、甜食、辣食、冷食、烧烤、油炸、膨化食品、酒等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饮食偏嗜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主要诱因。

3.传统饮食文化对当代人群的指导

面对当代不健康的饮食环境,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饮食文化的优越性,坚持传统饮食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未病先防、建立正确的饮食养生观。二、坚持平衡膳食结构、补充人体所需气血精津液营养。三、健脾养胃、调理阴阳、三因制宜。四、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按时规律进食,远离不健康的食品。五、辨证进食,根据自身体质合理搭配饮食,真正实现饮食养生。

4.中医传统文化指导健康饮食运用

传统饮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遵循“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去除诱因,健脾调胃”的养生观,[2]使机体维持动态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国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面对当前各种不健康的饮食现状,我们应当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传承中医传统饮食文化,积极改善我们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对此我们将以两条路线指导人们健康饮食。

第一条是“社区路线”,通过社区医疗护理开展健康饮食咨询,弘扬传统中医饮食习惯,使中医饮食养生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社区护理在中国发展蓬勃,其上门进行健康教育,更是惠及社区各个家庭。我们可以先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中医传统养生知识,然后开展健康咨询,接受别人饮食咨询或主动上门服务,医护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理论及技能,熟知一些常食食物和家常菜养生功能,进而能够帮助咨询对象全面分析,介绍相应饮食食谱、指导其宜食宜忌。

第二条是“餐饮路线”,是通过饮食养生餐饮店直接传播中国饮食养生食疗和药膳文化。培训相应的厨师,制定养生菜谱;培训点菜员,使之能够对客人的养生目的和身体现状进行分析,介绍相应的食补菜谱供顾客选择,同时向顾客介绍平常饮食生活宜食宜忌。

通过以上两条路线,科学的指导人们健康饮食,从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并且推广中医文化的目的,使老百姓真正了解中医文化。

关键词:独立学院饮食健康重要性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广过程中的产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公办高校利用自身师资和无形资产与社会力量(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的有形投资合作开办的独立于母体高校之外的本科层次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简称为独立学院[1]。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科设置偏重于文综学科,相对缺少理科学科。

膳食健康又称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不会过多摄入热量。膳食健康的目的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确保各组织器官和机能正常活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寿命。

一、大学生饮食健康现状

但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膳食健康知识,饮食消费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膳食健康与营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膳食健康知识缺乏:大学生现有的膳食营养知识基本来自中学生物、电视、杂志及家庭教育,大学尤其我校几乎没有适当的渠道获得科学系统的膳食健康与营养知识。绝大多数同学不了解每天应该摄入哪些食品满足对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要,这些营养素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对食品的选择大多凭嗜好和传统观念。(2)饮食行为不良: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等现象普遍。大多数同学的早餐为牛奶、鸡蛋、包子和面包,部分同学饮食没有规律尤其周末早午餐合为一餐,挑食、偏食、平时节约星期天饱食一顿等,很多同学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特意调整饮食。(3)营养观念偏颇:由于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系统学过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在指导孩子饮食方式和营养摄入方面存在许多传统的错误做法。

二、调查情况

根据上表调查问卷的数据我们知道,我院超过51.67%的学生表示有兴趣选《膳食健康与保健》这门课程,可见学生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渴求。结合调查问卷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研究我院大学生膳食与健康的基础上,同时为了实现该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本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1)食品与健康问题:主要包括3个部分的内容:①食品与健康;②食品的保健功能及各种保健食品简介;③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一些食品的化学污染。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吃及平衡饮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才能保证身体获得均衡的营养。

(2)药食同源问题:介绍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法和饮食注意原则,使学生明白食疗重于药疗,并能够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调理身体、强壮体魄。

(3)中国传统饮食学习:介绍我国的菜系、各地的民族特色小吃,尤其鼓励学生亲自介绍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习惯、饮食文化和特色小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丰富的中华饮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并通过特色菜肴的制作视频进行实践演示和视觉冲击,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并培养学生动手烹饪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饮食,培养“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以食促健”的健康群体饮食理念。

[1]潘愚元,吴玫.独立学院的崛起、问题与前景[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1(1):1-3.

[2]陆少明.论学校开设饮食课程.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20-22.

所谓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指能在日常饮食中,做到家庭平衡膳食的4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并将这种饮食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7个原则

吃多样化食物,不挑食、偏食。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挑食、偏食会妨碍孩子获得全面营养。若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从同一食品组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荤菜或蔬菜等,则必须予以纠正。每日菜谱应包括5个营养性食品组,缺一不可。

均衡地吃各类食品,不要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机体对各类营养成分都有量的要求,摄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们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虽然表面上食物种类很丰富,但从营养素的量来看就会发生偏差,破坏了营养素的平衡。应按比例摄入各组食物,并注意同组食物之间的搭配,如粗细粮搭配、深色与浅色蔬菜搭配、鱼禽肉类的搭配等。

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这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就会影响正餐时摄入食物的数量。孩子下午放学以后可以吃一些点心,但数量不宜太多。

三餐饥饱适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和午餐。

一日三餐总热能应为早餐和晚餐各占30%,午餐占40%。不吃或少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体力下降,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如果午餐马马虎虎吃一点,晚餐就会进食过度。此外,节假日和家庭宴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胃肠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饮食清淡,不嗜好油炸、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品。

儿童一天总热能有一半以上应来自于粮食,约1/6来自于蛋白质,从油脂中获得热能只应占1/4。过多摄入重油食品或糖,不仅会使热能摄入过高,还会增加儿童发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危险;且由于过于甜腻而难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纤维而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

要选择适合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昧挑选食物。

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譬如脾胃虚寒儿童贪吃生冷食品常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儿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锅常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儿童体质不相符合。家长应熟知食物的温凉属性,提供与孩子体质相一致的食物,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换调整食物。

要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

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父母可在餐桌上结合菜肴讲些能促进儿童食欲的话,或介绍营养知识。餐桌不是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场所,应加强平时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时训斥孩子。

给父母的建议――

规范孩子的摄食行为。孩子的摄食行为是出生后就有的,但是良好的摄食行为并不是天生的,需要从小培养和建立。家庭在喂养孩子的实践中,需要规范孩子的摄食行为,告诉孩子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多吃什么,要告诫孩子学会控制自己不健康的饮食欲望,逐步确立良好饮食行为。并让孩子在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中,逐步纠正不良习惯,积累和固化良好的饮食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演变为自己的饮食习惯。家庭成员统一喂养主张。一岁

以后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尤其是具体喂养者,对幼儿的摄食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喂养者应经常和家庭中的其他人员一起商讨如何来喂养孩子,科学育儿知识是家庭在喂养孩子方面达成共识的基础,应避免不同的喂养主张干涉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建立。

THE END
1.学生营养膳食指南教育中小学生学龄儿童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做到合理膳食更加重要。为向同学们普及合理膳食相关知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从中心健康促进与教育资源库中遴选了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长图,一起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SM474R055040N3.html
2.高考食谱学生一日三餐(精选14篇)篇3:高考食谱学生一日三餐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是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发展和民族兴衰的重要因素,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营养不良问题, 与肥胖现象并存。所以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健康食谱及合理的健身方案, 来规范学生饮食行为, 使其增加对营养膳食, 及合理运动的重视, 进而提高我市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3y1t2zm.html
3.学生减肥食谱一日三餐怎么安排减肥食谱有哪些39降网以上就是关于学生减肥食谱一日三餐怎么安排的相关内容介绍,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此千万不能因为盲目减肥而节食不吃,身为家长务必要合理地安排自己孩子的一日三餐,让他们在合理的饮食调理当中成功瘦身减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http://fitness.39.net/a/181123/6667012.html
4.一日三餐降饮食食谱高中生一日三餐健康饮食食谱高中生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一日三餐健康饮食食谱高中生 星期一 早餐 餐单:馒头,花卷,馍片,五香鸡蛋,香椿拌豆腐,炒芥菜丝,萝卜条,稀饭午餐餐单:米饭,馒头,烧饼,土豆烧牛肉,蒜苗豆干,炒桐蒿,咸菜,绿豆汤晚餐餐https://hr.gan-ren.com/hc/rnrmftctnmsencxxhhx.htm
5.一日菜谱(降饮食一日三餐)新.ppt一日菜谱(健康饮食一日三餐)新.ppt,PPT模板下载:/moban/ 健康饮食一日三餐 第一PPT模板网, 正常餐饮配制原则: 1)食物多样,粮谷为主,保证乳类、蛋类,增加蔬菜、水果。 2)保证吃好早餐,吃饱午餐,吃少晚餐,三餐比为3:4:3。 3)少吃零食,少饮用含糖及碳酸类饮料,控制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209/6132133200001234.shtm
6.一日菜谱降饮食一日三餐ppt.pptx该【一日菜谱健康饮食一日三餐ppt 】是由【h37768312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日菜谱健康饮食一日三餐ppt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https://www.taodocs.com/p-811026927.html
7.中小学生的一日三餐如何安排?学生一日三餐带量食谱学生一日三餐带量食谱 中小学生的一日三餐如何安排?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高峰,这一阶段的饮食合理与否将与其以后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应格外注意中小学生的饮食营养! 小学生的一日三餐 1.主食:包括米饭、馒头、面条、窝窝头、烧饼、玉米、红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每天可吃300http://qmys.org/sl/sp/16237.html
8.初三学生一日三餐食谱作为初三学生,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需要足够的能量支撑。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一份适合初三学生的一日三餐食谱建议:早餐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帮助他们保持充满活力的状态。以下是几个早餐选择:- 燕麦片加牛奶/豆浆/酸奶:燕麦富含膳食纤维https://m.edu.iask.sina.com.cn/bdjx/wftll2TAYf.html
9.合理安排中学生的一日三餐饮食营养北京食堂承包合理安排中学生的一日三餐饮食营养 我们都知道中学生的学习工作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时候应该要多注意营养,多吃一些蛋白质,维生素的时候应该要让孩子吃得比较丰盛一点,因为这样才可以避免孩子的大脑出现问题,那么如何安排中学生的一日三餐呢,那么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吃。 http://www.ywycy.com/news/show-1249.aspx
10.高三学生健脑食谱大全高三生一日三餐营养食谱高三生一日三餐营养食谱该如何搭配 早餐: 鸡蛋+水果,鸡蛋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健脑益智,提高记忆力。“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是银,晚上吃就变成铜了。”人在早起时吃水果可快速补充人体糖分,並且水果中的各种維生素和养分更容易被吸收。做时可以变些小花样,煮鸡蛋,茶鸡蛋http://www.gaokao.com/m3g/e/20190527/5cebac5cb63b4.shtml
11.人群饮食小学生降饮食小常识小学生降饮食知识→MAIGOO知识小学生健康饮食小常识 小学生健康饮食知识 小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饮食安全? 1、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饮食,各类事物都要吃,不能偏食、挑食。 2、早餐要吃饱吃好,要多吃鸡蛋、牛奶、豆类食品,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吃一点,或干脆不吃。 3、吃饭前要洗手,生吃的水果、蔬菜要洗净。 https://m.maigoo.com/goomai/198130.html
12.儿童饮食怎么搭配均衡营养儿童饮食,如果想要保持均衡营养,在饮食上需要荤素搭配,三餐正常,这样才可以满足身体的各个所需,防止缺乏微量元素。1、荤素搭配:因为儿童正处于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比较多,因此以时尚一定要做到多样化,荤素搭配,不能挑食。首先需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7GaLx2GDe8xke3bM.html
13.公众版成绩新鲜出炉!来看看你是否脱颖而出对于血糖偏高的学生,要做好饮食、运动和随访或监测三个方面。具体包括遵循控制总体能量,保持适宜营养的原则,做到计划饮食,均衡膳食:要定时定量,可以少食多餐,即适量加餐,但一日总能量不变:多吃粗杂粮,少吃富含精制糖的食物,即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经常测量血糖,保持健康体重;购买食物时要看营养标签,尤其是http://www.mianfeiwucan.org/infor/detail3/post/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