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更新。今年9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2023版触及更多年龄段、更多人群,也为营养科学研究提供了核心的理论和技术保障。
01纳入更多新研究成果
据悉,我国在2013年发布了第八版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为第九版。
“值得一提的是,1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营养领域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本次修订将我国科学家的大量研究成果囊括在内。”杨月欣表示。
以蛋白质为例,2013版指出,成年男性每人每天所需蛋白质约为65克。“老年人需要的量是否更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以中国老年人为对象,使用更先进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研究。”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晓光介绍,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比普通成年人蛋白质需要量更高。
“根据研究结果,换算到日常膳食中,老年人比普通成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质的量多7克左右。”杨晓光说,这对老年人的膳食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为促进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膳食质量,2023版对老年人蛋白质参考摄入量的修订体现在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最大和最小适宜摄入量之间的范围,常用占能量摄入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上。“2023版推荐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占能量摄入量的15%,这比2013版提高了5%。”杨晓光表示。
02贯彻精准营养理念
“国人目前的营养健康水平如何?营养素摄入多少算是缺乏?多少是过量?怎么吃可以预防慢性病?随着研究数据越来越多,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杨月欣介绍。
杨月欣表示,2023版制定修订了中国人群的基础参考数值,包括年龄分组、体重代表值、母乳成分参考值、孕妇体重增长推荐值、身体活动水平等。“不同人群对于钙、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需要量,不是直接算出来的,2023版在对这些基础数值进行分组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符合国人体质的基础数值。”杨月欣说。
“同时,2023版通过参考这些基础数值的标准和各类研究结果,把每种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定量反映出来。”杨月欣说,2023版突出以数值为中心,让公众能够更明确地对应个人情况找到一些具体数值,比如多大的儿童吃多少钙和蛋白质,孕妇吃多少,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吃多少等。
03可应用在生活方方面面
随着国民营养计划与合理膳食行动持续推进,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加强,膳食营养健康行为逐渐形成。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指出,我国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也有所上升,这与居民吃得不科学不健康、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
“在我们的饮食中,动物性食物占比较高,动物性脂肪摄入量过高,水果和蔬菜等摄入量低,微量元素摄入量不足……”丁钢强表示,希望2023版能指导公众做到合理膳食、平衡膳食。
“翻开这本书,能够看到密密麻麻的数据,每一个数值都是我们实现膳食营养健康的目标值,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马爱国介绍,除了指导个人和家庭日常饮食,2023版对于食堂一日三餐的营养保障和膳食安排也有指导作用,包括指导营养从业人员在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更好地安排膳食。
“此外,对于食品产业来说,2023版对婴幼儿食品、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等产品的研发和营养标签制定也有重要指导作用。”马爱国表示。
“大家也可以去医院临床营养科接受专业营养筛查,了解营养健康状况,更好地完善膳食结构。”杨月欣说。